人民網
人民網>>社會

江蘇江陰:“關鍵小事”托起群眾“微幸福”

2024年02月04日11:39 |
小字號

從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利益問題入手,著力辦好群眾關心的“關鍵小事”……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江蘇省江陰市緊扣“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體要求,在成果轉化、為民辦實事上下功夫,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主題教育與為民辦實事互融共進。

作為利港街道首個開展垃圾分類試點的社區,興港社區為高標准推進社區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建設,積極開展垃圾分類科普宣傳、社區自治活動及便民惠民服務,讓居民自覺養成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興港社區在興港新村33幢道口設立的垃圾分類試點廂房,配置了非接觸式投放口,在居民投放垃圾時,投放口會自動感應開啟,可輕鬆實現無接觸式投放垃圾。與此同時,該社區通過限時投放、分揀垃圾,確保高效清運垃圾,避免異味產生,為居民帶來舒適的投放體驗。

“我們一直在探索如何讓垃圾分類這件身邊小事變得既簡單又精准。通過前期大量調研工作,在充分考慮居民的實際需求后,我們將智能化和人性化相融合,切實提升垃圾分類實效。”興港社區黨總支書記周玉虎介紹。

秉承便民原則,2023年下半年,興港社區通過“板凳議事會”的形式,對規范垃圾投放、合理化分類投放時間等具體施行方式進行了充分討論,對居民代表提出的可操作性建議,進行採納實施。如今,垃圾分類小屋運行已經步入正軌,居民們還可以通過自主投放獲取相應積分,進一步激勵大家參與垃圾分類,營造良好氛圍。

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已建成“三定一督”小區314個,211個小區的384座分類屋在線視頻已接入無錫市智慧城管信息平台。

投放垃圾雖然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卻是社會治理的大事,更是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大問題。江陰市把實的要求貫穿主題教育全過程,不斷把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現實。“老百姓的事有人管,管得有條有理管到位﹔老百姓的難有人問,問寒問暖問到家。”江陰市政府相關人士表示。

農房翻建工作是盤活鎮村資源、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舉措,也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課題。當前,環境優美、品質宜居的新農村場景,在江陰市祝塘鎮廣闊鄉村大地徐徐展開。以景陽村高家基為代表的一批新農房正“拔地而起”,為美麗鄉村新畫卷再添一抹亮麗色彩。

景陽村高家基現有村民72戶、人口258人、土地面積24666.79平方米。村庄裡大部分房屋建造於20世紀80年代初,有些已破舊滲漏,且基礎設施落后,全村人居環境亟待整治提升。為從根本上改變村民落后的居住環境、提高村民生活質量,景陽村村委深入群眾,組建高家基村民代表議事小組,“喝百家茶、坐百家凳”,積極收集居民農房翻建訴求。同時發揮高家基一批黨員的先鋒引領作用,依托村干部、志願者力量進行宣傳動員,深入講解農房整體移位建設方案,介紹村庄遠景規劃,消除村民疑慮,扎實推進高家基整村農房翻建拆除工程落細落實,實現農村住房更新改善。

景陽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沈岳虎表示,該村的美麗農居規劃充分尊重民意,結合實際解決新村庄布點和翻建規劃等問題,並以鄉情鄉愁為紐帶,有效服務鄉村振興事業,致力將高家基發展建設成為集生態居住、鄉村休閑、文化傳承等功能於一體的現代化美麗鄉村。為切實提升住房舒適度,村委考慮到后期住戶多數會換掉普通窗戶,便一步到位裝上隔音密封窗,考慮到老年人上樓梯困難,還預留了電梯位。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據了解,接下來,江陰將通過開展新一輪經濟相對薄弱村幫扶工作,全面清查盤活集體資產,建立健全鎮村、村村聯合發展平台和集體農業發展公司,“一村一策”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年內經營性收入超500萬元的村佔比達45%以上﹔堅持“調高、擴中、提低”,深入實施中等收入群體壯大行動和居民收入十年倍增計劃﹔深入開展全民參保擴面專項提升行動,完成社保擴面新增3萬人,穩步提升各類保障標准,健全政府救助與慈善幫扶銜接機制,進一步織密扎牢社會保障網……讓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切實讓主題教育成效更好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劉淞源 楊莎靜)

來源:中共無錫江陰市委宣傳部

(責編:耿志超、張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