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突破丨鹽城,工業經濟跨萬億
2023年,南京文旅火爆出圈,蘇州晉級特大城市,常州沖關萬億之城,連雲港圓夢深水大港……在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江蘇每一座城市都在奮力奔跑,勇做示范。歲末年初,人民網江蘇頻道策劃推出“突破·2023”系列城市觀察報道。
10074.1億元!2023年,鹽城市工業經濟總量不出意外地跨過了萬億關口。
與此同時,鹽城新能源產業集群入選首批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示范集群,晶硅光伏、動力及儲能電池、不鏽鋼產業規模躍居全國前三位,並入選國家首批碳達峰試點城市和全國首批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綜合試點城市。
在江蘇的經濟版圖中,鹽城屬於“腰部城市”,2023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403.87億元,在省內13個設區市中排在第八,和第七位的揚州僅有20億的微小差距。對於這一年區域經濟發展的質態,鹽城市委書記周斌給出的評價是:動能蓄積、活力迸涌、量質雙升。
新年伊始,總投資百億元的埃克森18GWh 儲能電池項目開工。鹽城市委宣傳部供圖
產業體系強支撐
鹽城工業經濟去年沖關萬億之所以盡在掌握,是因為2022年時該市全口徑工業開票銷售收入已達9700億元,加之工業強市戰略深入實施形成了一定的發展勢能。
過去,人們提起鹽城的實體經濟,一個突出的印象就是以悅達起亞為代表的汽車產業。進入新時代,鹽城已從汽車“一業為主”,發展到汽車、鋼鐵、新能源、電子信息“多輪驅動”,繼而在2022年底鹽城對產業體系進行優化調整,梳理形成了新能源汽車及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大健康和數字經濟、海洋經濟“5+2”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23條重點產業鏈。
新的產業架構鎖定“高精新”,突出“鏈群配”,讓產業方向更加明晰,產業生態更加健全,也讓支撐作用更加凸顯。數據顯示,2023年鹽城實現工業實時開票銷售10074.1億元,其中新材料產業規模超2000億元,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突破千億、達1027.7億元,汽車產業逼近千億、實現開票銷售971.7億元。
重大項目是工業經濟壓艙石。 2023年,鹽城新簽約、新開工、新竣工億元以上產業項目分別達1300個、750個、450個,通威、晶澳、蜂巢等百億級項目建成投產。鹽城市發改委重大項目推進處處長傅剛介紹,這些百億項目涉及動力電池、晶硅光伏等領域,緊緊圍繞“5+2”戰略性新興產業進行布局。
1月3日,鹽城全市重大產業項目現場推進暨埃克森18GWh 儲能電池項目開工活動在鹽城經開區舉行,該項目計劃總投資100億元,預計滿產后,年可實現開票銷售不低於110億元。據了解,新的一年,當地已初步編排年度投資超億元市重大項目538個,年度計劃投資2017億元﹔在2024年江蘇省重大項目清單上,鹽城有31個實施項目,年度計劃投資432億元,分別位居全省第六、第二。
鹽城一處“漁光互補”光伏電站。人民網 俞楊攝
發展注重含綠量
2023年,是鹽城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的起步之年。這一年,鹽城空氣優良天數比例、PM2.5平均濃度繼續位居全省前列﹔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1380萬千瓦,是長三角地區首個千萬千瓦級新能源發電城市﹔當地還先行先試低(零)碳產業園建設,並入選為國家首批碳達峰試點城市。
作為擁有“世界自然遺產”“國際濕地城市”兩張國際名片的生態城市,鹽城有著江蘇省內最長的海岸線、最大的沿海灘涂、最廣的海域面積,在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以風電、光伏為代表的鹽城新能源產業發展勢頭正猛,在去年入選江蘇省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示范集群后,當地正推動新能源產業創建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
“鹽城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得益於天時、地利和政策把握。”在鹽城工學院教授、江蘇省新能源裝備電氣系統工程中心主任何堅強看來,鹽城地處黃海之濱,具有豐富的灘涂與海洋風光資源,是我國海上新能源開發建設條件最好的區域之一,當地在能源結構調整優化過程中把握住了機遇,無論是風電、光伏等新能源裝備制造生產,還是沿海新能源資源開發與利用,都走到了全國前列。
不唯新能源產業,綠色低碳是鹽城在產業發展中一貫堅持的發展理念。2月1日,周斌在鹽城市招商引資和重大項目推進工作會議上表示,要把含綠量作為項目必選的第一標准,將綠色低碳作為轉型的第一方向,既不能“撿到籃子裡都是菜”,也不能一味“貪大求洋”。
對於2024年6%左右的經濟增速,周斌認為這是一個“必須跳一跳才能實現”的目標。“最大的變量在項目、在投資,必須與時俱進抓招商、真刀真槍拼項目。”他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