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

14座中國軟件名城江蘇“獨中三元”:“量”多更“質”優

周夢嬌
2024年02月20日09:34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新年伊始,工業和信息化部就2023年中國軟件名城評估結果發布通告,14座中國軟件名城裡江蘇“獨中三元”,分別是南京、蘇州和無錫。 

事實上,作為制造大省的江蘇也是軟件大省,而軟件產業、特別是工業軟件更是建設制造強省的關鍵支撐。數據顯示,2023年,江蘇省完成軟件業務收入1.4萬億元,同比增長9.5%﹔其中工業軟件產業鏈實現業務收入3259.8億元,同比增長15.2%。

實施加快工業軟件自主創新的19條舉措、印發《江蘇省軟件名園管理辦法》、啟動軟件產業政策宣貫解讀環省行……開年即開工,江蘇軟件產業建設快馬加鞭。江蘇省政府工作報告在部署2024年重點工作時也提出將推動工業軟件高質量發展。

中國(南京)軟件谷,是軟件產業重要集聚地。南京市雨花台區委宣傳部供圖

中國(南京)軟件谷,是軟件產業重要集聚地。南京市雨花台區委宣傳部供圖

南京捷足先登

“軟件大道”,是南京首條以產業名稱命名的道路,全長5.3公裡。每到早高峰,“碼農們”四面趕來,涌向沿線的軟件企業。

南京,是江蘇最早發力軟件產業的城市。2001年,在軟件業務收入僅有18億元時,南京就提出“十五”期間破百億元並如期實現。4年后,該市正式對外宣布建設“中國軟件名城”,並舉辦首屆南京“軟博會”,把軟件產業定位為“第一優先鼓勵發展產業”。

到2010年,南京軟件產業規模首次突破千億元,成為全國首個“中國軟件名城”。此后,當地精心布局的中國(南京)軟件谷、南京軟件園、江蘇軟件園“一谷兩園”成形。

在產業環境虹吸下,頭部軟件企業接續落地。中興通訊、華為兩巨頭率先選址落戶。這些年來,阿裡巴巴江蘇總部、字節跳動南京研發中心等一批頭部企業也入駐南京,反哺中小企業,形成“以大帶小”的集群式發展格局。

目前,南京聚集涉軟從業人員約85萬人,擁有重點涉軟企業4000家左右,市內53所高校開設軟件相關專業。2022年,南京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上榜首批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2023年,該市軟件業務收入達8000億元,居江蘇省第一。

“軟”實力的背后是“軟環境”。《中國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紫金指數(2023)》顯示,南京在政策環境、專項基金設立指標上得分第一。過去兩年,《南京市推進軟件名城提質升級打造萬億級產業行動計劃》《南京市推進產業強市行動計劃(2023-2025年)》等先后出台,進一步助力打造軟件產業好生態。

在南京的示范作用下,自“十三五”開始,江蘇軟件產業規模一直位居全國前列。2020年,江蘇軟件產業規模首次過萬億。在這前后,蘇州、無錫兩市也接連榮膺“中國軟件特色名城”。

無錫國家軟件園。無錫市新吳區委宣傳部供圖

無錫國家軟件園。無錫市新吳區委宣傳部供圖

江蘇全線布局

蘇州從2012年開始申創“中國軟件名城”,軟件業務收入年均增長率接近20%。在2018年工信部組織的中國軟件名城創建實地評估中,評估專家組一致認為蘇州市軟件產業持續快速發展,給出了高達106.7分的評估成績。次年,蘇州獲評工業軟件方向的“中國軟件特色名城”。

北向瀕臨旺山、東向距太湖僅兩公裡,太湖軟件園所在的片區依山傍水。這裡既有好風景,也有好產業,一批又一批軟件企業相繼落戶,產業集聚效應得以彰顯。

通過科學布局、錯位發展,蘇州形成了以金雞湖軟件產業園、太湖軟件產業園、蘇高新軟件園等為代表的工業軟件核心集聚區。此外,蘇州還建成江蘇軟件名園2個、省級信創先導區3個、省級互聯網眾創園6個、省級“數動未來”融合創新中心16個,推動首批22個市級數字經濟特色產業園區建設。

緊隨其后,“中國物聯網之都”無錫在2021年獲評物聯網和平台軟件方向的“中國軟件特色名城”。

無錫入選,亦實至名歸。當地在車聯網、區塊鏈等新興業態領域進行創新實踐,提前布局人工智能、元宇宙、量子計算等未來產業。2023年,無錫軟件產業業務收入超2000億元。

全線布局,遍地開花。早在2007年,江蘇即最早以地方性法規《江蘇省軟件產業促進條例》來加持軟件產業的發展。當前,江蘇以南京、無錫、蘇州為中心形成軟件產業集聚帶,常州、鎮江、南通的嵌入式軟件,宿遷、揚州的信息技術服務業保持較快增長……江蘇軟件產業正向“蘇皖”及“蘇滬浙”方向聯動,形成“沿長江軟件創新走廊”。

如何以一市之力實現軟件產業萬億突破?南京正加緊破題。

“著力在提升創新能力上下功夫,推進產學研協同攻關和技術成果轉化﹔在擴大產業規模上下功夫,加快集聚一批全球軟件500強企業、國內軟件百強企業、國內外上市軟件企業。”在去年舉辦的中國工業軟件供需大會暨中國(南京)國際軟件產品和信息服務交易博覽會上,南京市市長陳之常提出了上述發展目標。

按照南京市的產業發展規劃,到2025年,全市軟件和信息服務規模突破1萬億元,涉軟從業人員超110萬人,產業規模和綜合競爭力穩居全國前列。

工業軟件發力

在軟件行業中,工業軟件佔比不大,卻是工業制造的大腦和神經。對於正在建設制造強省的江蘇來說,務須“軟”“硬”兼備。

作為工業領域操作系統的開發企業,南京翼輝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內工業操作系統的產業規模目前不到千億,但若將其作為基座向工業裝備、智能制造場景衍生,未來可望擴大到萬億級的市場規模。”

“在汽車制造業,不管是上規模的整車廠,還是多品種小批量的中小企業,其生產計劃和實際都存在一些差異。”無錫雪浪工業軟件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峰說,“基於此,我們研發了工廠仿真與實時優化軟件,可提前預演驗証生產計劃,讓工廠降本增效。”

除了“智慧生產”,工業軟件還在不斷拓展應用場景,賦能“智慧生活”。在軟件算法支撐下,蘇州“聰明的車”“智慧的路”等智能交通場景可觸可感。

瞄准高端工業軟件,搶抓產業新賽道。這些年來,南京一大批工業軟件企業以豐富的工業場景為磨刀石,以新制造業的有效市場需求為導向,充分利用雲、AI、大數據、先進網絡等新技術,更換科技競爭的賽道。目前,南京工業軟件產品廣泛應用在裝備制造、電子信息、電力能源、鋼鐵、航空、航天、船舶等重點行業。

此前,江蘇已將工業軟件作為“十四五”期間的發展重點列入全省軟件產業規劃。超前布局也讓江蘇收獲碩果:2023年,江蘇完成工業軟件業務收入3259.8億元,同比增長15.2%,高出軟件業全行業增速5.7個百分點。

去年12月底,江蘇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工業軟件自主創新的若干政策措施》,從6大方面共19條具體措施進一步加快推動基礎軟件和工業軟件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其中重點強調了“支持創新產品首試首用”。

“江蘇在軟件產業方面還有很強的后勁,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研發與互聯網大數據息息相關,需要從產學研用各方面協同做好規劃。”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人工智能)學院院長唐金輝認為,致力打造“研發—應用—迭代”良性發展生態,江蘇還可以做得更好。

已有“量”多,更要“質”優。江蘇明確,到2025年,全省軟件產業規模力爭達到1.6萬億元,培育10家百億級頭雁型軟件企業,建成1個國家級軟件產業集群。

(責編:張程、張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