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社會

快遞“不告而投”最高罰3萬 江蘇省消保委呼吁快遞企業不能當“甩手掌櫃”

2024年03月07日07:33 | 來源:南京晨報
小字號

  3月1日起,新修訂的《快遞市場管理辦法》已經正式實施。其中,未經用戶同意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及快遞服務站等方式投遞快件的行為被明令禁止,違者最高可面臨3萬元的罰款。新規實施沒幾天,相關話題就上了社交媒體的熱搜榜。不少快遞員大倒苦水,也引發社會廣泛熱議。對此,3月6日,江蘇省消保委表態稱,快遞新規的出台與實施,為快遞行業劃定了明確的紅線,大部分收件人對快遞新規表示支持。但是,快遞行業內一些“老大難”問題的形成非一日之寒,解決起來也非一日之功。因此,快遞企業不能當“甩手掌櫃”,簡單把矛盾轉移至快遞員和消費者之間。企業要兼顧派送效率與服務質量,同時確保快遞員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實現消費者與快遞員的“雙贏”。

  快遞亂象消費者詬病已久

  事實上,對於普通的消費者來說,平時網購可能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一些快遞亂象。很多時候,能把快遞放到驛站然后短信通知還是好的,記者自己就遇到過幾次快遞包裹被放在小區樓棟一樓的前台,既沒有電話通知也沒有短信通知,有時候還能看到其他樓棟的快遞放到了自己樓棟下,長時間無人認領。更不要說有的快遞不打招呼直接放在蜂巢快遞櫃,過了免費保管時間就要收費。所以快遞新規實行以后,大部分收件人表示支持,其中的原因不只是“送貨上門”,而是快遞員“不得擅自投遞到快遞櫃或服務點”。這一規定充分保障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一位王女士告訴記者,她倒是不反感快遞員把快遞送到驛站,為了安全,在沒有驛站之前她都是把收貨地點填寫在辦公室的,每天把快遞從辦公室搬回家更累。但是新規要求投送前先打電話確認,她是支持的,因為這是尊重消費者的選擇權。

  成本提升可能會轉嫁給消費者

  不過,在實際操作中,快遞員一方也有話講,3月3日,“快遞員稱30分鐘送完的貨現在12小時”登上熱搜第一。據央廣網報道,有快遞員在得知快遞新規實施消息兩天后提出離職,相關熱點也迅速沖上熱搜榜。網上,一些快遞員吐苦水說:“我打電話了,但是客戶一直不接怎麼辦?”還有人說,“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出問題了最后責任都會落在我們快遞員頭上,就比如一個件放在了居民家門口,最后丟了如果沒有監控視頻,那最后隻能我們去賠。”

  隨著快遞新規的實施,許多快遞員紛紛表達了其帶來的不便與艱難,在每次投遞前,快遞員必須逐一詢問每位消費者的意見,增加了溝通的時間成本。當收件人因故無法及時接聽電話或回應投遞請求時,配送延誤就在所難免,就會降低配送效率。隨著快遞的積壓,投訴壓力也如影隨形。而為了緩解貨物積壓,提升配送效率,快遞企業又不得不增加運力投入,而這些成本最終可能會轉嫁至消費者身上。其實,現在的快遞公司中,還是有堅持配送前打電話送貨上門的,像是順豐、郵政EMS、京東快遞。不過收取的運費也比較高,順豐同城寄送一個文件也要12元起步,如果是長途寄送重物,價格更是高得嚇人。而在京東購物,不滿一定金額的話也要收取6元的運費。事實上,現在在有些平台購物,運費是相對較低的,所以經常可以看到“長三角包郵”“9塊9包郵”的宣示。

  快遞企業不能當“甩手掌櫃”

  江蘇省消保委認為,在當今社會,快遞服務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近年來快遞企業擅自投遞、暴力分揀等現象時有發生,嚴重損害了收件人的權益。快遞櫃或服務點的存在,確實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快件丟失,並為無法及時簽收的快遞提供了存放的空間,特別是在網購高峰期,有效緩解了投遞壓力。同時,還能讓消費者免受快遞電話的“突襲”,保護個人居住地址的隱私不被泄露。而送貨上門,也能確保一些貴重物件和大件商品當面交付,更為老年人等行動不便的特殊群體和農村居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但是,快遞新規的推行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快遞行業內一些“老大難”問題的形成非一日之寒,解決起來也非一日之功。因此,快遞企業不能當“甩手掌櫃”,簡單把矛盾轉移至快遞員和消費者之間。如果 “快遞”變成了“慢遞”,商家以“漲價了事”,消費者是否還會為快遞服務買單?快遞員權益被侵害,快遞行業是否還能夠繼續穩健發展?

  在快遞行業迅猛發展、競爭激烈的背景下,如何兼顧派送效率與服務質量,同時確保快遞員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實現消費者與快遞員的“雙贏”,努力構建消費者友好型消費環境,是快遞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也是社會各方共同努力的方向。

  呼吁:在下單界面引導用戶預先設置投遞方式

  江蘇省消保委呼吁:快遞企業應積極擁抱變革,推動服務模式創新。以智能技術為引擎,優化配送流程,切實保障快遞員的合法權益。加強對快遞員的培訓和管理,提升服務意識和規范工作方式。快遞驛站應發揮輔助作用,打通“最后一公裡”,讓消費者在取件過程中“少跑路”。電商平台作為快遞服務的前端,可在下單界面引導用戶預先設置投遞方式,並及時提醒或通知快遞公司差異化送貨。

  省消保委同時也呼吁消費者,作為消費者,應不斷提升自我法律意識,了解相關法律法規。在接收快遞時,要給予快遞員更多的理解和支持,配合他們完成快遞確認工作,及時取件並妥善保管快遞物品。此外,也應留存相應憑証,一旦遇到糾紛要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金磊)

(責編:黃竹岩、張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