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

高層次人才集聚,給南京帶來了什麼?

2024年03月15日07:15 |
小字號

過去一年,南京國家級人才工程入選數量居全國同類城市前列、全省第一﹔南京市范圍內共有4名專家當選新一屆“兩院”院士,1人4團隊榮獲“國家工程師獎”,10個人才團隊入選省人才攻關聯合體﹔獲評2023中國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在中國最具95后人才吸引力城市中排名第六。

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關鍵依靠創新驅動,本質上是人才驅動。高層次人才集聚,給南京帶來了什麼?記者進行了深入探訪。

南京城

“技”撐新興產業取得新突破

“十幾分鐘前剛結束和醫院的電話會議。我們前期針對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核素治療的研究有了不小的突破,預備今年下半年進行臨床測試,時間緊,任務重,需要全方位快速推進項目的轉化。”2月26日,記者見到江珂博士時,他正帶著開發團隊,分析討論毒理測試方案。

三年前,美國硅谷新藥研發創業公司首席研究員江珂選擇回國,加入中科南京生命健康高等研究院(原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院南京麒麟創新研究院),作為中國科學院大學南京學院的研究生導師和項目負責人,主要從事新型多肽類遞送體系在腫瘤核素治療中的應用研究。

“簡單來說,我的研究方向就是探索如何將對腫瘤細胞有殺傷力的‘核彈’,選擇性聚集在病變組織。再利用‘核彈’產生的放射線消滅病變組織且不傷害正常組織。前列腺癌細胞就是這個‘核彈’遞送技術應用的首個發射目標。”作為藥物遞送領域的資深科學家,江珂給記者這樣打比方介紹道。

江珂口中的“核彈”,指的是核素藥物,又稱放射性藥物,是目前全球公認治療惡性腫瘤有效的藥物之一,相關產業被業內稱為生物醫藥賽道的下一個爆發點。國際知名調研機構沙利文最新發布的《中國放射性藥物產業現狀與未來發展藍皮書》預估,中國顯像診斷和治療用放射性藥物市場規模2025年將達到93億元﹔2030年的市場規模預計將增至260億元。

“2022年3月美國FDA批准了諾華基於前列腺特異性膜抗原(PSMA)靶點而設計的一款放射性配體療法,用於PSMA陽性的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三線治療。我們的首條管線也是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核素治療方向。”江珂介紹,“動物實驗結果顯示,相比於現有的放射性配體療法,我們的技術可以在劑量減半的情況下,達到更好的療效,顯著延長小鼠的存活期。當然,后期還要進行大量臨床試驗,畢竟動物和人體是不一樣的。”

江珂還透露,胰腺癌、腎癌的放射性藥物治療應用研究也在進行中。該創新技術具有平台性,可以應用到不同的晚期癌症治療上,對核藥產業整體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希望能通過我的研究,為南京生物醫藥產業做點貢獻。”江珂告訴記者,南京,是自己當初回國創業的首選、也是唯一選擇,“主要是兩個原因,一個是南京合理的產學研構架,以及醫院和研究所對轉化的支持﹔二來回到當年給予我教育經歷的城市,將更有動力,更有激情,也更無后顧之憂地投身創業。”事實証明,江珂的這次與南京的牽手,實現了個人成長和城市發展的“雙贏”,目前,南京在核素治療領域有望突破行業壟斷,江珂本人也成功入選省“雙創人才”。

“慧”助傳統產業開辟新業務

新興產業因人才而愈加向“新”的同時,傳統產業也有新變化。

很多人可能不清楚,在南京有座全球“大廠”——全球液體蛋氨酸產能最大的單體工廠,安迪蘇南京工廠。所謂蛋氨酸,是畜禽體內不能合成、必須從飼料中獲取的一種氨基酸,主要功能是參與蛋白質的合成,是飼料配方中不可缺少的營養成分。

2019年,遠在丹麥發展的動物營養領域專家李峰被引進到南京,擔任藍星安迪蘇南京有限公司中國區研發高級總監、江蘇省動物營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他入職藍星后辦的第一件事,就是為工廠二期18萬噸液體蛋氨酸項目在產品高附加值、工廠環保節能減排、降本增效方面提供技術指導。

“非常開心到寧第一件事就是參與這麼好的項目。”李峰表示,飼料產業決定著畜牧業的發展前途,同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對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著重要意義。“我想讓我們國人都吃上高品質高蛋白的雞鴨魚肉,也減少對進口產品的依賴程度。”

在充分發揮個人技術專長的同時,李峰還積極當“伯樂”,尋找改造提升產業發展的新技術。他搭建團隊實現技術引進的戰略項目甲烷單細胞蛋白飼料現已研發落地,完成農業農村部產品注冊。

“隨著全球對資源需求的日益增加,尋找替代蛋白原料已成為養殖等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而這套技術的關鍵點在於其生產完全不佔用人類口糧,直接通過氣體發酵生產單細胞蛋白!且這種單細胞蛋白非常接近魚蝦、螃蟹等水產在自然環境下食用的餌料,飼養效果更好。”李峰回憶,當時是機緣巧合接觸到該項目技術負責人,聽完介紹,自己立馬憑借多年專業積累和一線經驗判斷這是一個新突破點,最終成功為公司引進、落地了該技術,並依此成功開辟了水產養殖新業務。

這幾天,李峰又忙著和東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能源與環境學院等相關院系對接,“希望能找到可以共同合作的點。感覺我現在越來越像一位職業科技經理人了,到處去找適合我們需求、可以落地的新技術。”李峰說,他的新年願望是繼續為助力飼料產業這一傳統產業加快煥新升級貢獻力量。

“才”聚四海棟梁謀發展

採訪中,記者注意到,一名高層次人才往往還可凝聚、培養一批批人才。

“一碰到論壇、交流等活動,我就會抓緊機會了解現場參會人員情況,看看有沒有適合到我們公司發展的。平時自己的校友圈也是經常‘招兵買馬’。”李峰笑道。入職企業不足五年的他,不僅落地一批新技術,幫助單位開辟了新業務,還積極引才打造研發團隊,為公司獲得多項人才項目及科研機構認証資質。人才和事業的結合,在南京產生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目前,藍星安迪蘇南京工廠研發團隊規模相較於李峰入職前已翻了三倍,他本人也成功入選省“雙創人才”和市海外高端創新團隊帶頭人。

人才是科技創新的第一資源。李峰舉例介紹,前兩年他從國內頂級動物營養企業引進了一位近紅外專家。專家一入職就帶隊開發建設了飼料營養精細分析的大數據平台項目,可進行快捷、無損、精准的飼料營養成分與能量值檢測。“現在業內很多產品面臨同質化問題,這個大數據平台可以提升企業的服務效能,加速數字化轉型。”

再看江珂,他走的又是另一種路子——化身教師,培養人才。“中科南京生命健康高等研究院作為中國科學院大學南京學院的生命健康與安全學院,已與南京醫科大學、中國藥科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南京郵電大學等高校建立研究生聯合培養機制,將在未來培養越來越多的,具有專業交叉背景的研究人員投入到生物醫藥行業。”江珂透露。

多位人才引進專家告訴記者,當前業內談到人才引進,往往不僅是個人的引入,還會帶來一個團隊的引入﹔更會期待人才不僅對外宣布“我來了”,也告訴大家,“我來了,歡迎大家也來。”從而吸引更多的人才,促進城市人才高地建設。

當前,南京正全力爭創國家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深入落實“人才強市25條”和“重點產業人才7策”,抓好科技人才評價改革試點,建立健全聯合引才聚才等機制,大力引進戰略科技領軍人才和緊缺型產業人才,全面構建近悅遠來的人才生態。

“所謂筑巢引鳳,就是人才安居樂業還缺什麼、實現價值還要什麼,我們就努力去營造什麼樣的環境。我們相信,在南京興業進取的城市氛圍和誠意滿滿的政策托舉下,一定會有更多優秀人才加入,助力南京高水平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斷開辟新領域、創造新價值、塑造新動能。”南京市委組織部(人才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張安琪)

來源: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

(責編:黃竹岩、張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