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

江蘇出台實施意見 多方合力打通專利轉化難點堵點

2024年03月20日07:28 |
小字號

如何暢通高校與企業信息對接,提升專利轉化率,推動專利產業化?3月19日,省政府召開《江蘇省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新聞發布會,從4個方面入手拿出15條硬舉措,力求通過多方合力打通專利轉化的難點堵點。

廣泛開展校企專利對接活動

促進專利轉化運用,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一項戰略任務。《實施方案》為我省專利轉化運用錨定目標:到2025年,高校和科研機構專利產業化率顯著提升,全省涉及專利的技術合同成交額達800億元,備案認定的專利密集型產品年產值超過1000億元,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17%。

時間緊且任務重,具體怎麼干?“專項行動將突出質量導向、機制創新和轉化實效,來破解制約知識產權高效益運用的瓶頸。”省知識產權局局長支蘇平介紹,《實施方案》從“提升專利質量,夯實專利轉化運用基礎”“打通關鍵堵點,完善專利轉化運用機制”“賦能實體經濟,提升專利轉化運用實效”“強化支撐保障,激發專利轉化運用活力”四個方面進行了具體部署。

值得關注的是,《實施方案》提出將廣泛開展專利對接活動,在高校院所和企業之間,搭建起一座專利信息暢通、供需匹配的“橋梁”。

江蘇高校專利授權量長期位居全國前列,如何推動這些專利轉化運用?記者了解到,目前全省正在開展高校存量專利盤活工作,知識產權、科技、教育、工信等部門以及高校院所、企業各有責任分工,將多方合力高效率完成專利盤點、多維度開展專利評價、分層次推動專利對接、大力度做優專利增量。

“高校院所專利在企業轉化實施的數量,是檢驗專利轉化運用成效的重要指標。”支蘇平介紹,將從供給側、需求側兩方面著力,在高校院所存量專利盤點的基礎上,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梳理形成“可轉讓專利資源庫”,在各類知識產權運營交易平台上發布共享,解決“對接什麼”的問題﹔將加強布局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深入企業、產業開展專利收儲、二次開發、概念驗証、供需對接等服務,解決“誰來對接”的問題﹔按照專利技術市場化前景不同,分層次、分類型開展對接活動,解決“如何對接”的問題。“通過廣泛開展專利對接活動,充分調動高校、企業和服務機構多方積極性,讓全省廣大中小企業通過專利轉化運用實現創新發展。”

培育壯大專利密集型企業和產業

專利轉化運用,產業是“主戰場”,企業是“主角”。為此,《行動方案》聚焦我省“1650”現代化產業體系和“51010”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部署了建設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實施產業專利導航工程、培育和壯大專利密集型企業和產業、加大“蘇知貸”金融產品投放力度等務實舉措,突出專利轉化實效,大力推進專利產業化。

“專利密集,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顯著特征。”省工信廳副廳長張星介紹,《行動方案》提出培育專利密集型產業和企業,省工信廳將從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著手,一體推進。“我們將實施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專項行動,以1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統攝和引領50條重點產業鏈強鏈補鏈延鏈,增強10個專利密集的國家級集群輻射帶動效應,‘一群一策’實施培育提升方案,加快打造新型電力裝備、新能源、生物醫藥、高端紡織、高技術船舶與海工裝備等5個世界一流,新材料、物聯網、半導體、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等5個國際先進,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通信、軟件與信息服務、新興數字產業、節能環保、新型食品等6個全國領先的‘556’集群方陣。”與此同時,建設好高價值專利的源頭——高能級的創新載體,深入推進企業技術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技術創新示范企業“點-鏈-面”結合的產業創新載體建設,推動產業鏈共性技術研發和專利輸出轉化。

為支持企業開展前沿領域的研發及有效分散研發風險,我省還將繼續推進多元化知識產權金融支持。“截至2023年末,我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余額180.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92%,當年累放貸款金額、戶數均居於全國前列。”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江蘇監管局二級巡視員周盛武介紹,江蘇監管局會同省科技廳、工信廳、知識產權局推進全省10.38萬戶科技企業名單信息共享,推動銀行機構常態化開展走訪對接,精准解決企業融資需求。“我們將支持銀行保險機構持續創新和優化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保險服務,促進知識產權轉化、運用和保護。”

以“機制創新”激發轉化動力

知識產權制度是激勵創新的“催化劑”,也是經濟發展的“加速器”。“我省先后承擔了國家18項知識產權領域改革試點,32項成果舉措在全國復制推廣。”支蘇平說,此次《行動方案》具有江蘇特點的任務舉措便是“突出機制創新”,聚焦制約專利轉化運用的堵點難點問題,特別是機制障礙性問題,提出了建立專利轉化運用發布機制、推進賦權改革試點、實施專利聲明制度、優化利益分配、完善容錯糾錯機制等機制創新。

“科技成果隻有轉化才能真正實現創新價值,省教育廳將從深化高校科技改革、開展高校科技創新‘策源行動’、完善教育界與企業界對話對接機制等方面著手,推動高校科技創新成果加快轉化為新質生產力。”省教育廳一級巡視員袁靖宇說,為激發科研人員的成果轉化動力,將擴大高校職務科技成果賦權試點改革范圍,細化賦權程序﹔為消除科研人員、管理人員科技成果轉化顧慮,將完善職務科技成果資產管理機制,探索職務科技成果單列管理機制﹔為引導高校科研人員將更多精力投入科技成果轉化,將深化高校科研評價機制改革,強化成果轉化應用導向。

2020年起,我省南京大學等4家單位參與國家職務科技成果賦權試點,探索“先使用后付費”“先確權后轉化”“賦權+權益讓渡”“撥投結合”等一批多樣化賦權模式,試點期內,4家試點單位共開展職務科技成果賦權90項,合同產生金額2.1億元,作價投資金額超4億元。“在此基礎上,我省將在更大范圍內推進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試點。”省科技廳副廳長倪菡憶介紹,省科技廳等8部門已印發《關於進一步深化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工作的通知》,遴選了南京林業大學、省農科院、省中醫院等14家單位參與試點,探索新路徑和新模式,進一步打通機制壁壘,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加快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蔡姝雯)

來源:新華日報·交匯點

(責編:黃竹岩、張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