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

江蘇:“夜校經濟”站上風口

2024年03月26日07:35 | 來源:江蘇經濟報
小字號

  夜幕下,華燈初上的城市似乎比白天更讓人放鬆。一群剛下班的年輕人與同事匆匆告別后,走進了“夜校”教室,開啟了另一種生活方式。雖然都是進行自我“充電”,但不同於曾經的夜校,教室裡沒有朗朗的讀書聲,也沒有“刷刷刷”的做題聲,聽到的是動聽的歌聲、悠揚的樂器聲以及歡呼聲和掌聲,這就是近期備受追捧的“夜校”。

  “夜校”最初在上海興起,由上海市群眾藝術館開辦,並通過社交媒體“出圈”。去年9月,上海市民藝術夜校秋季班報名時,有12門課程在60秒內被搶光,高峰時超過65萬人同時在線搶課,報名者以二三十歲的打工人居多。上海“夜校”爆火之后,多個城市隨之刮起了“夜校風”。在江蘇,是否也是“一課難求”?學員課程體驗怎麼樣?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近日進行了實地探訪。

  “夜校”報名瞬間秒光

  周五傍晚,忙碌了一天的南京市民王琳走進了位於新街口的一家“夜校”,燈火通明的瑜伽教室裡,已經有近十名學員早早地坐在教室裡輕鬆聊著天。同一時間,大樓裡的另一間音樂教室內,學員李幼林的古箏課也開始授課了。李幼林說:“年初,我迷上了古箏,但培訓市場上幾乎沒有成人的入門古箏班,非常幸運的我搶到了夜校古箏課的名額,已經上了3節課,效果很滿意。”

  巨大流量面前,大家也都嗅到了其中的商機,一批活躍在夜校領域的創業者也開始顯現,劉悅欣就是其中之一。大學畢業后,劉悅欣一直在教育培訓機構工作,原本她們培訓的目標客群為少年兒童,了解到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的“青年夜校”爆火后,她在南京市場“試水”,開設了成人課程專門面向成人的藝術、運動培訓。短短幾個月,她們的街舞、書法等熱門課程已一課難求。劉悅欣說,盡管在教學點位和課程安排上多次擴容,但報名依然火爆。授課前,她還接到電話,詢問是否還有名額。

  記者了解到,近期南京“夜校”的報名幾乎都處於爆滿狀態。以南京市文化館為例,夜間課程設有春季、暑期、秋季班,每季開辦10門課程,每班人數50人以內。開班前,工作人員會在官方微信公眾號開放報名通道,包括舞蹈、聲樂、健身在內的熱門課程往往瞬間“秒光”,其他課程也通常在兩個小時內被搶光。由南京市工人文化宮推出的“寧工尚學”系列課程中,可以找到形體芭蕾、京劇、雨花石初識與鑒賞等覆蓋面廣、有趣且實用的課程,報名也是“一課難求”。

  當全國各地共同開啟了夜晚的另一種打開方式——上“夜校”后,“夜校”兩字多次登上各個社交平台的熱搜榜。美團、大眾點評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平台上“夜校”的搜索量同比增長980%,相關筆記評價數同比增長226%。

  青年“夜校”主打高性價比

  白天上班,晚上學藝,在如此忙碌的時代,為何大眾還會爭相報名?當談及報名的原因,大家給出的答案不一:“平時生活節奏快,但我在這做瑜伽時心情特別平靜。”“日常工作常常讓我感到緊繃,這樣的學習方式能讓我完全放鬆。”“出了校門后,一直想尋找那種沒有壓迫感的學習氛圍,這裡給我提供了滿滿的情緒價值。”透過這些答案可以看到:在“夜校”,大家重拾對生活的熱情,收獲了久違的快樂。

  記者發現,當承載著時代記憶的夜校重新回歸大眾視野時,給年輕大眾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感。不僅課程設置更豐富多元,也更符合現代潮流,從短視頻制作到AI人工智能入門、從養寵物到花卉手作、從藝術聲樂到周易八卦、從甜品烘焙到養生茶道,不僅課程選擇面廣,還有趣實用,涵蓋技能拓展、生活美學、興趣愛好等多種類型,十分符合當代人的興趣審美。不僅如此,“夜校”熱潮背后,也契合了當下的經濟形勢和人們的生存狀態。劉悅欣介紹,報名參加培訓的學員既有在職人員,也有在校大學生,主要以90后、00后為主。針對年輕人的消費觀,“夜校”學費也主打高性價比,所有課程學費500元十節課。“價格,是我報名的最大動因,相比社會上動輒每節課幾百元的藝術培訓班,50元一節課的夜校更吸引我。”李幼林說,在她看來,兩杯奶茶錢就可以買來技術和快樂,性價比十足。

  記者瀏覽了社交平台的帖子發現,目前“夜校”提供的課程,大部分課程價格區間集中在一個課程周期500元,共8至12個課時,少部分需要工具和材料的特定課程可能整體加收幾十上百元的費用,也在大部分學員的接受范圍內。換算下來,單節課時收費為40元∼60元。而有的大班制夜校,每班人數超20人,收費更低,單課時價格僅為30元。由於課程包中課時少,學員也不用擔心因夜校“跑路”,而面臨財產損失的風險。

  記者採訪了解到,盡管這些“夜校”的課程是低學費培訓,但很多課程都有“名師”坐鎮,內容一點都不敷衍,課堂氣氛很好。

  “夜校熱”能持續多久?

  隨著上“夜校”成為一種新潮,“夜校經濟”也站上了風口。美團數據顯示,近期,夜間藝術培訓、運動健身等“夜校”課程成為服務消費熱點,20∼35歲的女性群體是消費主力。

  “夜校熱”能持續多久?業內專家認為,今后的需求隻會越來越大。近期,互聯網上出現了不少以“夜校”名義出售課程的中介人員和培訓機構,眾多年輕創業者跑步入場,迎接這一新風口。採訪中,多位創業者堅定地表示,火爆的需求、學員的熱情是對青年“夜校”創業方向、理念的肯定,也是大家持續前行的動力。如何以民間力量做青年“夜校”,還是一個新興課題,需要市場各方積極探索。

  談及經營,劉悅欣坦言:“不容易!”目前,“夜校經濟”還處於起步階段,全國“夜校”定價基本統一,辦學服務主打一個公益性。雖然收費價格低,但經營成本擺在那,招生人數過少會導致入不敷出,招生人數過多需要協調的需求也變多了。

  “夜校”的火爆,對政府提供更高質量的公共文化服務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部門要搭建更好的平台,使豐富的都市資源能轉化為可為市民群眾所用的美育資源。有媒體評論認為,“夜校熱”想要保持,教育質量是關鍵。隻有提供優質的教學內容和師資力量,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參與。同時,要注重課程的實用性和針對性,隻有緊密結合市場需求和年輕人的興趣愛好,才能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對此,“夜校熱”已引起各方關注,蘇州大學日前面向社會開放夜校班,首期夜校推出興趣類、技能類等29門課程,教學團隊以本校各專業老師為主,校外選聘為補充。根據學員反饋,二期課程發展到48門,更加貼近蘇大學科專業,教學點也從老校區擴展到新校區,輻射范圍更廣。

  在無錫,由共青團無錫市委指導、無錫市青少年發展服務中心共同打造的“無錫青年夜校”品牌項目火速出圈,其課程既有體現國潮風的“錫劇唱段賞析與表演唱教學”,也有主打“養生局”的八段錦,既有契合職場進擊需求的“PPT提升計劃”,也有增加“外在美”的美妝課,為了保証課程質量,授課老師均來自無錫市錫劇院、無錫市武術協會以及高等職業院校,且課程免費。(張韓虹)

(責編:黃竹岩、張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