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社會

人民日報丨拋竿垂綸 江蘇等多地釣魚愛好者靜享悠然時光

本報記者
2024年04月02日07:1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人民日報》2024年4月2 日 15 版 版面截圖

釣魚愛好者在湖北省孝感市雲夢縣沙河鄉伍湖四海生態園垂釣。陳保忠攝(影像中國)

上海旅游產業博覽會在浦東新國展中心舉行。圖為路亞釣魚展區一角。施 覺攝(影像中國)

釣魚愛好者在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朱海國際垂釣中心參加垂釣大賽。方東旭攝(影像中國)

原題:賽事活動相繼開展,越來越多人愛上釣魚——

拋竿垂綸 靜享悠然時光(健身視野)

核心閱讀

近年來,釣魚運動越發受到關注。不少年輕人加入愛好者隊伍,相關賽事日益豐富,漁具產銷成為體育產業新的增長點。小小魚竿,折射全民健身的新體驗、新場景和新機遇。

挂餌、拋竿、收放線……度假村、生態園,總能看到釣魚愛好者的身影。在江蘇省揚州市,釣魚高手匯聚一堂,展開激烈比拼﹔在黑龍江省湯原縣,即使寒冬臘月,也有冰釣愛好者樂此不疲﹔在天津市寶坻區,4、5月即將開展多項釣魚賽事﹔在河北省肅寧縣,魚竿漁具產銷紅紅火火……

近年來,釣魚運動走進更多人的視野。路亞等釣魚方式漸成時尚,深受年輕人喜愛﹔各類賽事活動在各地相繼舉辦,愛好者廣泛參與﹔相關產業迅速發展,帶動更多人就業增收。

年輕人加入愛好者隊伍

組裝釣組、挂上小魚模樣的假餌,手腕從下往上一挽,拋竿,隨即有節奏地轉動線輪收放線,讓假餌模擬小魚游動……

這一連串動作,胡子銘完成得很熟練。今年18歲的他是北京的一名釣魚愛好者,年紀雖輕,卻已接觸釣魚好幾年,尤其喜歡路亞運動。

路亞是一種釣魚方式,利用“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捕食原理,用橡膠、塑料、木頭、金屬、動物羽毛等制成的仿生型假餌模擬小魚游動,由此吸引魚類對其攻擊咬鉤。

“我偶然了解到路亞運動,看到用假餌也能釣真魚,感到很新奇。”胡子銘回憶,他先在網上找資料、看視頻,學習基本方法,隨后買了套入門裝備,就興沖沖地想一試身手。不承想接連試了幾次,都失敗而歸。

“我沒有氣餒,開始研究天氣、水域、時間等因素,一步步摸索,這個過程也是路亞運動的魅力所在。”十來次之后,胡子銘終於釣上了魚,那一刻,他獲得了十足的成就感。從此,每逢節假日他都找機會去釣魚。背包裡裝上釣組和假餌,拿上釣竿,就可以出門釣一天。釣上來的魚,基本當場放流。“路亞運動強調挑戰自我、親近自然,但也注重愛護環境、保護生態。”胡子銘說。

今年32歲的蔡中豪是一名路亞職業釣手。“我從5歲起就跟著爺爺和父親去釣魚。讀高中時,偶然在電視上看到路亞比賽,感覺很有意思,就查資料、買釣具,然后痴迷至今。”蔡中豪說。

在蔡中豪看來,釣魚運動是對眼力、技術和腦力的綜合考驗,既要保持專注,全神貫注地感受手、竿、輪、線的狀態,也要掌握相關知識,了解氣候、水溫、光照、植被條件等對魚類的影響,及時思考和判斷。有經驗的路亞釣手來到水邊,並不著急下竿,而是先觀察目標魚食物的外形、顏色、活動規律等多種因素,然后再選擇相應假餌。

“我剛接觸路亞運動時,參與者很少。近年來,路亞愛好者數量不斷增長,各類短視頻平台也起到了助推作用。”蔡中豪經常在各平台分享路亞的技巧和心得,逐漸積累起一批粉絲。

中國釣魚運動協會競賽與裁判委員會主任郝衛東表示,路亞釣具相比傳統手竿簡單很多,因此更受年輕人喜愛。近年來,隨著戶外運動興起,不少人在露營、徒步時也帶上釣具,享受釣魚樂趣。

傳統賽事玩出新花樣

去年末,150多名釣魚愛好者齊聚揚州,參加江蘇省第二十一屆釣魚高手賽暨大美槐泗格林迎春杯第五屆釣友聯誼賽。選手排坐在荷塘旁,拋竿垂綸畫出優美弧線。

“本次比賽在賽制上有所創新,增加了一對一對決。”江蘇省釣魚協會裁判長李寒停介紹,賽制變化讓傳統賽事更加精彩和刺激。

在黑龍江省湯原縣竹帘鎮,每逢鬆花江江面封凍,便到了冰釣愛好者的“好時節”。在剛剛過去的冬天,冰釣愛好者趙維利多次站上厚實的冰面,鑽個冰眼,搭上帳篷,生起暖爐,悠閑地坐在小板凳上靜觀浮漂動態。

“冰上垂釣別有一番樂趣。浮漂輕微地上下點動,隻需隨手一提,就能有所收獲。”在趙維利看來,這是難得的獨處時光。

“冰釣收獲與天氣相關,每到下雪前,愛好者趕緊跑到江面,開釣就有魚。我們還開展冰釣比賽,讓更多人了解這個項目,暢享冬季釣魚的快樂。”竹帘鎮茨梅村漁業養殖場負責人徐春德說。

隨著天氣轉暖,各地釣魚賽事火熱開展。李寒停表示,光是今年前兩個月,江蘇省省級釣魚比賽就舉辦了近10場,“近兩年,每年省級賽事都在100場上下,參與人數很可觀。”

郝衛東介紹,2003年,協會舉辦了第一場全國釣魚錦標賽,賽事數量從最初的一年一場逐漸增加到3場,后來增加到十幾場。近年來,國內釣魚賽事活動越來越多,僅中國釣魚運動協會登記在冊的各類賽事活動一年就有500余場,參賽人數不斷增加。

在江蘇省淮安市白馬湖釣場內,工作人員正在投撒魚苗,周圍民宿飄來陣陣飯菜香氣。“今天又來了十幾個釣友,自從有了比賽,我這生意好得不得了!”民宿經營者張阿姨說。

釣魚賽事蓬勃發展帶動當地居民就業增收,助推經濟社會發展。江蘇省釣魚協會副會長桑世澤介紹,協會因地制宜創辦賽事,現已初步構建起立體化的釣魚競賽體系。

天津市寶坻區去年啟動“潮白河·漁生態小鎮”項目,努力打造集釣魚賽事、休閑度假、漁具生產、漁具博覽交易於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2023年以來,全國釣魚公開賽等10場次賽事在寶坻區黃庄鎮開展,吸引不少釣魚愛好者,帶動旅游消費,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小魚竿“釣”起大產業

外觀多彩的手竿、輕便耐用的路亞竿、小巧精致的冰釣竿……因漁具聞名的河北省肅寧縣,擁有1000多條魚竿漁具加工生產線,有8400多家漁具生產和銷售企業,從業人員達3萬余人。

“我們從一根竹竿起步,后來轉向制作玻璃鋼魚竿,如今已轉型升級生產高碳竿。”肅寧縣魚竿漁具產業領導小組副組長、縣政協副主席張會如介紹。

裁布、卷管、噴漆、組裝、纏線、包裝……位於肅寧縣梁家村鎮的河北順澤漁具有限公司內,數十條生產線正高效運轉。“制作一根魚竿需要22道工序,平均每天我們可生產各類魚竿1萬余套,年產量超300萬套。”順澤漁具有限公司總經理曹志方說。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順澤漁具從20多年前不到10人的小作坊,發展成為如今全縣最大的魚竿漁具生產企業之一,擁有員工500余人、佔地3萬多平方米。

順澤漁具卷管一車間主任曹秋英今年45歲,是公司的老員工。“以前卷管全靠手工,一個小時最多隻能卷六七十支。”如今,純手工逐步邁向自動化,1小時就可卷150支,魚竿的產量上去了,品質也升級了。隨著魚竿漁具產業的發展,曹秋英家的日子也越過越紅火。“卷管按件計費,我現在平均一個月能掙六七千元呢!”曹秋英說。

釣魚運動日益紅火,市場對魚竿漁具需求量不斷增加。曹志方計劃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鎮政府正幫我們協調建設新廠區,屆時還將帶動周邊更多村民就業增收。”

高銷售得益於產品質量,也多虧電商物流的發展。在肅寧縣西乾泊村,每年有100多萬支魚竿從這個小村庄發往全國各地,在村黨支部書記陳雷的帶動下,村民走向鏡頭成為“主播”,西乾泊村的知名度大大提升。在直播基地,一場持續5個小時的直播下來,漁具銷售額最高時可突破60萬元。

緊抓機遇,小魚竿“釣”起了大產業。“未來,我們將建設魚竿漁具特色產業園區,通過培育龍頭企業、推動集群發展,形成鏈條式產業發展格局,希望肅寧魚竿漁具走向更廣闊的天地。”張會如說。

(季芳、劉佳華、邵玉姿、白光迪、方圓)

(責編:黃竹岩、張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