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以致用 江蘇多所高校春季學期推出“春耕”特色勞動實踐課程
“春風得意正少年,我上春山約你來見……”春耕進行時,“上春山”的風吹進了校園。春季學期開始,省內多所高校推出特色勞動實踐課程,開啟一場春意融融的“揮汗之旅”。
學以致用,
“技術務農”體驗不一般
“我們收集了四牌樓校區沙塘園食堂的餐廚垃圾和九龍湖校區大草坪的綠化廢棄物,一共進行了4期堆肥實踐,累計處理餐廚垃圾3噸、綠化垃圾5噸,產出肥料4噸。”3月中旬,在東南大學首屆春耕節現場,該校“無廢城市與低碳生活”生態實踐團隊的成員們忙著把自制堆肥埋入田裡。一趟趟搬運、埋土,同學們臉上冒出細密的汗珠。團隊成員王子豪告訴記者,從去年4月開始,他們就投身“技術務農”創新實踐。
記者了解到,東南大學打造“耕讀園”勞動教育實踐基地,10年來共開辟了53塊“小花園”,佔地總面積約1650平方米,為在校學生提供土地種植農作物與花卉。
“春耕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雖然我們學校沒有開設農學專業,但每位大學生都應當對自然、對農耕、對勞作抱有熱愛和尊重之情。”東南大學黨委學工部副部長孫威表示,耕種需要整個團隊通過分工配合、長期勞作才能迎來收獲,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們觀察作物生長情況並記錄數據,與自身專業相結合開展研究,進一步拓寬視野、“喚醒”鄉土情結。
“今年是我第三年在學校的藥用植物園種植菊花。”中國藥科大學中藥學院2021級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李娜同學告訴記者,前段時間,她和學弟學妹們剛把分株好的金絲皇菊栽上,這段時間雨水充沛,要注意防澇。
看著地裡正在抽芽的植株,李娜回憶起去年那次失敗的嫁接嘗試。“在藥用植物栽培課堂上,我們從視頻中看到專業人員進行菊花嫁接,覺得很簡單,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才發現其實很難。”李娜由此感悟到,很多理論知識需要多次實踐、不斷總結積累經驗,“當我們真正走到田間、扛起鍬把去勞動,體驗是非常不一樣的。”
以勞增技,
“讀懂”腳下的土地
“你看,那邊紫色的是葡萄風信子。這種黑褐色的腐殖土,是經過微生物分解發酵后形成的營養土,特別適合種植花卉。”南京工業大學食品與輕工學院近日舉辦“我為母校留片花海”活動,大四學生白朝勝帶記者登上校園最高處——象山,一路指點著介紹道。來到學院“食農食育”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如何發酵生物肥、什麼季節種什麼植物……幾名00后熱情地給記者科普耕種知識。
將課堂建在“田間地頭”,勞動基地不僅讓學生“動”起來,也讓書本知識“活”起來。“我們種過8棵隻有在熱帶才能生長的咖啡樹,為此不斷改良土壤,還搭建大棚進行保溫。盡管最終還是失敗了,但在嘗試過程中,我收獲了不少新知識。”白朝勝說。
在基地負責教師馬慧子看來,校園勞動基地可以讓學生離土地更近、在勞作中卸下壓力,“勞動教育的魅力就在於,它不僅促進學生提高技能,還可以讓人內心充實、積極、有收獲感。”
3月27日,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環境藝術與設計專業的同學們再一次相約,帶著鋤頭、鐵鍬等來到校園山坡上的竹林裡。“大家要找那種有點‘開裂’的小土包,這裡面藏著的筍子更鮮嫩……”適當挖筍有助於保護竹林的美觀,負責勞動教育的“第二班主任”周明亮這次請來了宜興當地的村民,帶著同學們一起學習挖筍和護林。
該校環境藝術與設計學院黨總支書記曹秋說,在竹林開展勞動教育,也是一次美育的過程。“看著生長茂盛的竹子,我們也‘讀懂’了它的堅韌不拔。”大三同學周如昊告訴記者,從大一時不敢下手到現在可以獨立挖筍,這片竹林裡有自己的青春記憶。
鄉土有情,
讓“新農人”下得去、干得好
3月29日下午,在揚州大學校園內的試驗田裡,農學院副教授呂超正帶著定向班“昆山班”大一的同學們,觀察大麥和小麥生長情況。
“你們看,這一片綠油油的麥田中,有一小片區域的麥子發黃,這就是這個時節容易出現的黃花葉病典型症狀。”呂超邊說邊折下病株講解,“大家對著陽光看,葉子中間有斑塊狀的黃色,表明這片葉子已經不行了﹔如果黃色是線條狀的,表明還處於感染初期……這些病虫害植株,可都是研究生做實驗的‘寶貝’。”
對於這些“定向班”的同學來說,分辨作物物種、識別病虫害、初步進行農機操作只是春耕“開胃小菜”。接下來,他們將陸續走進田裡,開始種植一些相對簡單的農作物,體驗種植、拔草、施肥、除虫、收獲採摘、售賣等全過程。
記者了解到,針對蘇南地區農業亟待轉型升級、農村人才流失嚴重、青年人才匱乏等情形,從2010年開始,揚州大學陸續與張家港市、常熟市、昆山市等地合作開設農業農村人才培養“定向班”,學生畢業后前往當地的村委會和涉農社區工作。
揚州大學農學院院長楊澤峰說,“新農人”不僅要理念新、懂技術,還要會經營、善管理、能創新。“我們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讓學生全程參與每年兩季作物的種、管、收、售,系統培養學生自主生產、自主管理、自主經營規劃等能力。通過實踐教學,提升同學們的崗位適應能力。”
“我記得種蠶豆時需要去拔草,看著就一小塊地,最終我拔了6個小時,第二天手還很痛。”揚州大學定向班大四學生龔佳怡告訴記者,看著田裡從“草盛豆苗稀”到豆苗青青,自己很有成就感。“勞動讓我切身體會到‘粒粒皆辛苦’,也感受到科技給農業帶來實實在在的推動作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加設身處地為農民著想,為他們多提供幫助。”
“和很多做農業科研的同學相比,定向班的學生未來與農民們打交道時間更長、也更深入。”呂超說,如果他們不懂得怎樣種田、怎樣分辨病虫害、如何運用智慧農業、如何經營管理,那麼將很難與農民深度交流。這些學生未來即便不一定直接種田,也必須懂得如何種田,這樣才能“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葉真 謝詩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