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

逐“綠”而行“碳”新路 江蘇加快打造綠色低碳發展高地

2024年04月12日07:24 | 來源: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
小字號

綠色低碳發展是推動我國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迫切要求和主動抉擇。今年以來,江蘇積極探索多元化綠色低碳轉型道路,在生態修復治理、產業低碳轉型、綠色科技創新等方面發力,加快打造綠色低碳發展高地。

在國家能源集團泰州發電有限公司碳捕集項目現場,一輛液態二氧化碳槽罐車正在進行裝車作業。別看槽罐體積不大,它所裝載的液態二氧化碳完全氣化之后,體積能達到1.4萬立方米。運輸到下游企業,這些液態二氧化碳將被制成干冰,廣泛應用到制冷、清洗、工業制造、食品加工等諸多領域,不僅極大降低了碳排放,同時也產出了新的經濟效益。作為國家發改委“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和省科技廳“雙碳”重大示范項目,該項目完全由我國自主設計、制造、安裝,二氧化碳捕集率大於90%。項目運行以來已經完成捕集、消納二氧化碳18萬噸,相當於植樹140萬棵。

國家能源集團泰州發電有限公司碳資源開發專項辦公室工程師陳臻說:“這個項目中的關鍵要素在於吸收劑。通過產學研聯合攻關,經過1000多次實驗,我們自主創新研發的新型三元復合胺吸收劑,具有揮發性低、能耗低、穩定性高等特點,成本優勢明顯。”

在農業領域,江蘇也正積極探索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創新路徑。就在上個月,江蘇首個生物質炭有機水稻減排增匯示范基地建設項目成果發布暨碳匯有償競價拍賣活動上,紅寶麗集團成功購得南京高淳東壩街道淳和水稻專業合作社的農業碳票,總成交價9800.25元,這也是江蘇首張碳票成功交易。而合作社碳源的取得,正是得益於生物質碳的還田。據測算,當地試點的500畝有機水稻田施用生物質炭,土壤固碳量平均增加89%,稻田溫室氣體直接排放平均減少16%,淨排放量平均減少51%,共產生碳匯130.67噸二氧化碳當量。

南京市高淳區東壩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黃文亮說:“生物質碳在對土壤的修復和改良方面有很大的作用,我們就嘗試著把生物質碳和有機肥結合起來使用。我們根據國環中心相關的檢測報告,發現了其中還有一部分碳減排的作用,就試點了500畝的固碳減排。下一步,我們由點到面,在500畝基礎上繼續推廣。”

放眼全省,江蘇各地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正積極引導符合綠色低碳發展方向的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持續推動“智改數轉網聯”,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綠色產業體系﹔積極開展綠色低碳技術攻關,持續鞏固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加強碳交易市場管理,積極投身全國綠色技術市場建設和交易,江蘇經濟的“含綠量”不斷提升,為高質量發展和美麗中國建設注入新的動能。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王鵬 楊國 鄭偉 供片台/泰州台 編輯/張萌)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編:黃竹岩、張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