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

春花、春菜、春衣…江蘇“春日經濟”背后有何消費需求?

2024年04月14日08:15 |
小字號

爛漫繽紛的賞花打卡地、清香扑鼻的時令美食、“多巴胺”指數拉滿的春日穿搭……隨著氣溫攀升,人們對生活的諸多美好向往,皆付諸於一場場具體的“春日約會”中,賞春花、吃春菜、買春衣,總有一種方式能“解鎖”幸福感。

“過年經濟”麻辣滾燙,消費場景不斷翻新,眼下“春日經濟”順利接棒,供給端“花”樣頻出。剛剛過去的清明小長假期間,江蘇全省重點商貿流通企業累計實現銷售額11.3億元,同比增長9.8%,其中餐飲企業表現搶眼,營業額同比增長50.6%。從“走出門”到“動起來”,消費者的熱情正被逐步“喚醒”,如何把握住大自然的時間律動,把春日的“顏值”轉化為可觀的“產值”?這場“春之約”中,商家在探索中找到感覺,找准方向。

“一樹春花”,窺得一場“融合盛宴”

春醒繽紛,正當好時。櫻花“限定版”雙層巴士、“櫻花車站”、巴士咖啡屋……隨著櫻花盛開,“爆火”的賞櫻定制專線也玩出了“花”。當下,無錫公交集團加大對1路、樂游1線的運力投入,在加開4條特色短駁線的基礎上,增開蠡園開發區到黿頭渚景區的定制接駁線路,以及渤公島—黿頭渚犢山招手停“萌萌巴”,日均客流量達9萬人次。

今年春天,很多人為了“一樹春花”出發,想看的當然不僅是花,而是以花為媒,感受一場“融合盛宴”——

農文旅融合是“春日經濟”的重頭戲。相比單一的賞花踏春,徐州抓住農文旅融合的機遇,將“研學游”、傳統文化與花季美景相結合,不斷解鎖新“花”樣,打造多樣化體驗場景,做長產業鏈。走進採摘園,一座座現代溫室大棚成排成列,大棚裡暖意融融,一顆顆粒大飽滿的草莓透著誘人的香甜。“春天正是採摘草莓的時候,進入春季我們迎來了大批顧客,尤其是親子游。”徐州台上草莓樂園的工作人員介紹,除了採摘,還有草莓品種的科普和專門的草莓育苗室可以參觀,不少幼兒園會組織小朋友進行農學活動,體驗農場採摘的樂趣。

“春花+市集”,浪漫感扑面而來,好看、好玩還很“好買”。南師大研究生張文在清明假期的最后一天,和同學們逛了逛位於南京浦口的“南法鄉野春日市集”,淘了一塊古董手繡片跟一盆風信子,“吹著春日的風,聽聽鳥鳴,再穿著法式風情的小裙子在花下拍張照,這是我對這個春天最好的紀念。”不過,作為學生,張文也坦言,這一集市隻有短短兩三百米的攤位,規模並不是很大,但卻要收取近80元左右的門票,如果不是為了和朋友們拍好看的照片,這一門票價格還是偏高。在她看來,市集如何適當降低門票門檻,會吸引更多游客關注手工藝品,反而帶來更多商機。

如何讓花經濟從“一時春”成為“四時春”?透過“顏值”挖掘“產值”,無錫市新吳區鴻山街道大坊橋村在梨花綻放期間,推出“鄉風”是首歌——“醉”美梨花季音樂歌會,伴隨著優美婉轉的歌聲和沁人心脾的梨花香氣,鄉村集市也正式開場。集市分“彩虹有禮”和“坊鄉之味”兩個主題區域。“彩虹有禮”區域主要有“古韻坊橋”“移風易俗”“千名黨員認千樹”“手工制作展示”、普法宣傳和民族政策宣傳等展位,“坊鄉之味”區域包括果怡生態農產品、鴻山紅大米、農家蔬菜、特色豆腐花等展位。面對各地絡繹不絕的游客,當地村民都樂呵呵的。“鴻山紅大米是我們當地品牌大米,現在過來的游客基本上都要買一些回去,銷量很好。”“蔬菜都是我們自己種的,趁著這個機會拿出來賣賣,給我們農民創收了。”

賞花+集市、賞花+體驗、賞花+購物、賞花+體育…….多類融合業態花樣翻新,全省各地積極打造的主題夜市、音樂節、文化體育等活動集聚人氣,創造出各種新場景,率先激活了春日消費的“一池春水”。

“一口春鮮”,如何踏上“破圈之旅”

南京八卦洲的蘆蒿、鎮江的秧草河豚、無錫的油燜春筍、揚州的涼拌二月蘭…….時令春菜初上新,江蘇消費者“咬春”的熱情已被點燃。“最近買了很多種春菜,香椿炒雞蛋、馬蘭頭炒香干、春筍炒肉等家常菜,用‘一口春鮮’感受春意,很有儀式感。”南京市民周先生在朋友圈中如此分享道。

周先生的朋友圈,藏著“江蘇的春意”。眼下,江蘇人在“七頭一腦”中開啟盎然的春天……4月9日下午,記者走訪了南京部分菜市場及商超看到,各類春菜的價格已經有所下調。茶南農貿市場的某商戶說:“茼蒿現在賣5塊一斤,馬蘭頭7塊一斤,最金貴的香椿頭10塊錢也能拿3小捆。春菜快要下市了,喜歡的市民要抓緊。”

盒馬南京蔬菜採購李文杰表示,從正月開始,盒馬就陸續推出近20種春菜,除了以往常見的香椿、薺菜外,也上架了金雀花和枸杞頭等相對比較新奇的春野菜。今年春菜的銷售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40%。並且,在供應鏈優化的情況下,今年像香椿、春筍、蘆筍等大眾款時蔬的價格,也比往年更便宜。蘆筍頭、紅香椿和春筍價格在9.9元,價格親民。

“青團的銷售旺季從春節后就開始了,差不多會持續到五一節后。”記者看到,在許阿姨糕團茶南店外,不少慕名而來的游客正在排隊,貨櫃內除了豆沙、芝麻、蛋黃肉鬆三種口味的青團外,其它糕點品類近期已停止售賣。店鋪操作間內,有七八個員工在忙著做面皮、包餡兒,以及推著小推車往外運青團,“一籃筐能裝100個青團,一天差不多要裝幾十筐。”一位店員說。

消費市場的運行帶著顯著的季節規律,“春菜”走俏的背后,是商家瞄准了消費者對“季節”的深層次需求。近年來,隨著冷鏈、配送等物流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農產品流通在數字經濟的加持下逐步提效,各地春菜有了更多“破圈”的機會。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春菜消費觀察》顯示,薺菜、菜心、春筍、兒菜、豌豆尖佔據時令春菜熱銷榜“C位”,蘆蒿、豌豆尖、兒菜、毛豆米、柳蒿芽銷量同比分別增長250%、172%、132%、97%和86%,80后和90后成為春菜消費的主力軍。

“一身春衣”,發掘新的“消費潛力”

徒步、騎行、釣魚、露營……在戶外運動消費場景的帶動下,今年,人們選購“春衣”時,防晒、防雨等功能性需求凸顯,戶外裝備市場呈現熱銷態勢。

一些實用便利的戶外用品,成為市民享受春光、鍛煉身體的首選。快手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1月-3月,戶外沖鋒衣褲銷量同比增長超140%,戶外防晒衣銷量同比增長超160%,戶外休閑衣褲銷量同比增長超200%,越野跑鞋銷量同比增長近10倍。

走進南京建鄴區的迪卡儂應天店,門店將近一半的區域被戶外運動裝備佔據,帳篷、睡袋、推車等露營用品陳列在顯眼的位置。“春天是戶外運動的最佳季節,我上周剛剛走完老山西線,最近又收藏了幾條徒步路線,等到周末就和朋友去打卡。”正在挑選速干衣和登山杖的趙女士說道。業內認為,戶外相關裝備的熱賣,意味著消費者的運動邊界正向著輕量泛戶外持續延伸,並表現出人群年輕化、裝備專業化、消費進階化的趨勢。

“我們家帳篷具有獨特的彈壓式結構、體積適中,收納支撐快捷。公司以帳篷、天幕、桌椅等露營裝備銷售居多,之前主要出口北美和歐洲市場,近兩年在國內政策支持、需求增長等驅動下開始做內銷,今年一季度國內銷售額同比增長了18%。”泰州潤元戶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業務部經理滕祖剛說,“戶外熱”不僅帶火裝備市場,也帶來新的商機,“目前公司正在和泰州溱潼湖景區洽談合作項目,參與露營基地的搭建運營。”

“一身春衣”的背后蘊藏著商機,精准抓准“需求場景”,就能捕捉到消費趨勢。業內分析發現,今年春日穿搭的流行關鍵詞,包括“新中式”“國風”“戶外”“功能性”等風格關鍵詞,“淺色調”“真絲”等服裝流行元素詞的熱力值也不斷攀升……商家完全可以從人群精准營銷,關鍵詞優化等方面進一步做好營銷,將“趨勢”轉化為更大的“生意”。()

來源:新華日報·交匯點

(責編:黃竹岩、張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