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有戲”!“演藝+旅游”催火城市IP
《鹽瀆往事》演出場景。人民網 王雪彤攝
“賣——糖畫嘍!”小販的一聲吆喝,把游客彭南南的注意力從醉人的夜櫻中拉了回來。看著身邊走過的賣貨郎、頭頂大缸的雜耍藝人,聽著此起彼伏的叫好聲、叫賣聲,她不禁有了穿越之感。
這裡是江蘇鹽城大洋灣生態旅游景區打造的大型行進沉浸式演出《鹽瀆往事》的現場。根植於當地歷史、文化、生態等旅游資源,鹽城先后推出《隻有愛·戲劇幻城》《天仙緣》《小鎮有喜》等為代表的“演藝八大碗”,通過“演藝+旅游”的方式帶火城市IP。
鹽城市文旅局提供的信息顯示,2023年鹽城游客接待量達485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480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88.35%、68.42%,鹽城文旅亦在省市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中雙雙拿下“第一等次”。
游客沉浸式體驗《鹽瀆往事》。人民網 王雪彤攝
以沉浸式演出帶動文旅融合
2100多年前,這裡遍地是煮鹽的亭場,用於運輸海鹽的河道縱橫交錯,因此有了鹽瀆縣的古稱。自常州慕名而來的彭南南,為的就是一睹“鹽瀆古鎮”,一趟體驗下來也自覺不虛此行。
慢慢行,沉浸看,彭南南從中了解到過去兩大鹽業家族的興衰起伏,也領略了顧小姐與凌少爺的愛情曲折。道情戲、淮劇、擊鼓舞等非遺表演輪番上陣,說唱、燈影秀等表演推動劇情,一部“廢灶興墾”的發展故事徐徐展開。“劇情通俗易懂,燈光專業,音樂蕩氣回腸”,彭南南忍不住稱贊。
為了抓住“頭回客”,吸引“回頭客”,《鹽瀆往事》已經打磨迭代到了第3版。2023年,鹽城大洋灣生態旅游景區的入園游客量達到296萬人次,一天三場演出為游客帶來獨一無二的感官體驗。“今年春節到現在,劇團在各大景區、劇院的表演就沒有停過。”鹽城市歌舞劇院院長徐金峰說。
在鹽城,以沉浸式演出帶動文旅融合已成為各地共識。
鹽城大豐區荷蘭花海景區憑借《隻有愛·戲劇幻城》實景演出,讓荷蘭花海景區從觀光型景區向休閑度假型景區轉變。東台市西溪古鎮是國家級非遺“董永傳說”源頭地,憑借著《尋仙緣》《天仙緣》《范仲淹》三部實景演藝打開旅游市場。建湖縣創作大型實景演出《小鎮有喜》,讓九龍口“淮劇小鎮”的品牌成為當地文旅亮點。
鹽城演藝“八大碗”。鹽城市文旅局供圖
打造“走進鹽城、就是旅游”城市IP
大空間中的景區沉浸式演藝讓游客對鹽城有了更深的羈絆,文化街區、淮劇茶館等小空間、小劇場落珠成串,則讓鹽城形成了“家家有亮點、處處皆舞台”的全域有戲新局面。
從水街碼頭到歐風花街,行進式實景演出《串場夜畫》包含了淮劇《范公堤》經典唱段、情景表演《祭海》、古典舞蹈《水街印象》等10個演藝項目。走進瀆上老西門街區的登瀛老茶館,18元便能聽上一場精彩淮劇。
在鹽城,借助豐富多彩的演藝形式,以紅色新四軍文化、藍色海洋文化、白色海鹽文化和綠色濕地文化為核心的城市IP不僅深受國內游客喜愛,也頻繁登上世界舞台。
2023年,舞劇《鶴鹿同春圖》在全球濱海論壇會議上亮相,彰顯了鹽城作為世界自然遺產和國際濕地城市的形象。近日,“NICE鹽城”文化旅游嘉年華成功舉辦,國內外文化旅游界專家、客商齊聚現場,集中簽約36個文化投資類、旅游投資類、旅行商合作類等項目。
“文旅產業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鹽城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明康介紹,“剛剛過去的清明小長假,從黃海森林公園到月亮灣,從珠溪古鎮到串場水街,到處都是游人如織,極大提振了我們推動文旅發展的信心決心。”
除了深挖文旅寶藏資源,豐富文旅產品供給,鹽城的公共配套也在不斷升級。作為長三角北翼經濟發展新高地,鹽城高鐵、機場、高速四通八達﹔黃海一號公路串珠成鏈,集散中心落地即往﹔科考、觀鳥、露營、康養等文旅項目也讓游客“近者悅遠者來”。
把文化旅游作為重點發展的綠色產業、朝陽產業,鹽城將全市域景點串點成線、串聯成珠,正在建設更多移步換景的旅游廊道,努力創造一種“走進鹽城、就是旅游”的新生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