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社會

人民日報丨江蘇:一條老街,文脈承古今

本報記者 馮春梅 李卓爾 姚雪青
2024年04月22日07:1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人民日報》2024年4月22日 版 04版面截圖

《人民日報》2024年4月22日 版 04版面截圖

4月18日,游客在江蘇蘇州平江歷史文化街區休閑游玩。長期以來,蘇州實施平江路風貌保護與環境整治工程等,深入挖掘歷史街區和歷史建筑文脈內涵,高質量、精細化推進平江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更新工程,吸引大批游客前來旅游觀光。新華社記者 李 博攝

4月18日,游客在江蘇蘇州平江歷史文化街區休閑游玩。長期以來,蘇州實施平江路風貌保護與環境整治工程等,深入挖掘歷史街區和歷史建筑文脈內涵,高質量、精細化推進平江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更新工程,吸引大批游客前來旅游觀光。新華社記者 李 博攝

原題:一條老街,文脈承古今(文化中國行)

春日姑蘇,水碧於天。

同裡古鎮,游人如織。踏著青石板,看河裡搖櫓船往來穿梭,沿岸古樟樹亭亭如蓋,老建筑門前的紅燈籠隨風輕搖……一條老街,一眼千年。

近日,記者走訪江蘇古建筑老街區,從蘇州平江路到鎮江西津渡,從無錫清名橋到常州焦溪古鎮,一個個歷史悠久的老街區、韻味悠長的古建筑,訴說著一座座城市的文脈。

滋養地域風韻

漫步揚州仁豐裡歷史文化街區,古宅民居鱗次櫛比,一磚一瓦濃縮了揚州的歷史與風情。

700米,正常步行隻需10分鐘,可在仁豐裡,卻需要近1小時才能“走完”。仁豐裡南北走向,兩側東西向整齊排列著頭巷、二巷、三巷、四巷等數條小巷,是唐代揚州老城裡坊制格局的遺存。

“從明代開始,仁豐裡就是揚州人的重要住宅區域。”揚州市歷史文化名城研究院副院長邱正鋒告訴記者,“近年來,在保留傳統風貌的基礎上,街區努力改善居住條件,延續古城小巷的生活氛圍,留住活態歷史,讓繁華熱鬧在古城重現。”

揚州不產鹽,卻是一個因鹽而盛的城市。“這是一座千年名城,與大運河息息相關。”文史專家顧風說,因為獨特的地理優勢,借助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兩淮鹽區的銷售范圍擴大,造就了明清時揚州城的富甲一方。

2014年6月,大運河在第三十八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館長鄭晶介紹:“大運河為沿岸的許多城市帶來了經濟的繁華,也帶來了人文的繁華。”

東關歷史文化街區,曾是大運河沿線最為活躍的商貿往來和文化交流集聚地,也是揚州新世紀以來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起點,見証了揚州的城市發展。

據不完全統計,唐代有150多位詩人寫下吟詠揚州的詩篇超過400首。東關街上的街南書屋舊稱小玲瓏山館,是當時揚州詩文之會最興盛的場所之一。

從2015年開始,揚州建設城市書房,構建15分鐘閱讀圈。現在的街南書屋成為24小時城市書房。溫馨的書房,營造出濃濃文化氛圍。

“如今,東關街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的歷史文化空間,顯現了千年運河城市的獨特風韻。”邱正鋒說。

綻放非遺新彩

夜幕降臨,一幅流光溢彩的畫卷沿秦淮河鋪開,南京夫子廟歷史文化街區十裡流彩,仿佛復現了《上元燈彩圖》中燈市與商貿集市的盛況。

2024年春節,文化和旅游部將“點亮中國燈”——首屆全國燈彩聯展主場選在這裡。秦淮燈彩歷史可以追溯至三國時期,至清代,秦淮燈彩在制作上愈加精巧,在品種樣式上也有較大發展。

秦淮燈會省級非遺傳承人曹真榮已經80歲,在燈市上堅守了近60年。記者在工作室看到他時,他正在全神貫注地制作花燈。“花燈雖小,技藝卻繁,要經過劈、鋸、裁、剪、削、熏、烘、烤、熨、浸、染、扎、裱、繪等數十道工序才能完成。”曹真榮告訴記者,扎燈不僅講究技藝上的功夫,還需要式樣上的創新。

今年的龍燈就有不一樣的創新。“腳要長、爪要有勁、眼睛要有神,體現出時代風採和龍的神韻。”曹真榮介紹,以前的龍眼是用皺紋紙貼或卷的,經典但不夠立體,今年他從市場上淘到一種從白到藍、顏色漸變的“塑料珠子”,用來制作眼睛,龍燈更顯得栩栩如生。

傳承與創新,在同為省級非遺傳承人的女兒曹紅身上有更明顯的體現。“我們在延續1700多年老材料、老工具、老技藝基礎上嘗試創新。例如以碳素鋼代替部分竹篾做骨架,更牢固﹔用無紡布與皺紋紙相結合塑造更多細節﹔用光纖作光源更顯輕巧……”曹紅介紹,在今年燈會上,她還展出了卡通圖案、動漫人物花燈,以吸引年輕人。

“秦淮燈會對我來說,是精神支柱,也是生活奔頭。秦淮燈會在南京人心中的分量也很重呢。”曹真榮說。

秦淮河流域自古以來交通便利,兩岸手工業、絲織業、商貿業發達。扎根沃土,秦淮燈彩得以快速發展,並帶動剪紙、空竹、繩結、雕刻、皮影、踩高蹺等民間文化藝術形式發展。

2021年,位於夫子廟鈔庫街的南京市非遺體驗中心正式開館。游客們能在非遺傳承人的指導下,體驗非遺項目。“通過舉辦展覽、展演、體驗活動為市民搭建了解非遺、愛上非遺的橋梁,增強傳承千年文脈的自信與自覺。”非遺體驗中心負責人尹磊說。

凝結精神力量

南通,唐閘歷史文化街區靜靜守望。黑色蝴蝶瓦屋面、甘蔗脊,如今在唐閘還能看到保存著原風貌的老廠房。

唐閘的工業遺產是一座物質與文化富礦。“大達公電機碾米公司舊址”“新民巷”“復興巷”等讓人們更好地觸摸那段歷史。

講解員王振宇介紹,19世紀末,中國近代著名實業家張謇在唐閘籌建了大生紗廠,隨后相繼興辦了榨油、磨面、冶鐵、蠶桑染織等一系列附屬實業群體。

1910年前后,唐閘已經初步建立起了以棉紡織為中心、相關配套產業相互支持的工業體系。

如今仍在運河畔的大生碼頭與大生紗廠鐘樓,見証了當年唐閘的擔當。

100多年來,大生紗廠從未間斷過生產,也不曾停止開拓和創新,一根根紗線,述說著“實干興邦”的實踐。

“敢擔責任、敢於爭先,是我們一以貫之的使命感。”大生集團黨委副書記張啟祥介紹,如今大生集團擁有先進的數字化紡織車間、智慧紡紗工廠,帶動產業整體質態提升。

“南通從江海交匯的一方土地,成為跨江而立的近代名城,離不開以張謇為代表的實業家的奮力開拓,實干、奉獻、開明、有擔當的品格早已融入南通的城市氣質。這些寶貴的精神綿延百年,激勵著一代代南通人踔厲奮發。”南通博物苑講解員陸苒苒說。

走在老街區,如同翻開一本本城市記憶之書,歷經歲月滌蕩,刻錄生活痕跡,古老的文脈融入日常、傳承發展,在新時代獲得了更加雋永的生命力。

(責編:黃竹岩、張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