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

你所不知道的徐州④丨全國每137斤糧食就有1斤產自徐州

李闊 楊維瓊
2024年04月25日06:39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編者按:提起徐州,你會想起什麼?

如果你沒去過徐州,印象裡或許還是那個曾經的“一城煤灰半城土”。但你所不知的是,它通過產業、城市、生態“三大轉型”,如今已成為“一城青山半城湖”的蘇北“江南”。

如果你沒去過徐州,腦海裡可能對它還停留在老工業基地的固有認知。但你所不知的是,它還是“淮海糧倉”,連續多年實現糧食產量過百億斤﹔作為冠軍之城,它先后培育44人獲得110次世界冠軍﹔浸潤在千年文脈裡的它,正通過打造“彭城七裡”呈現歷史文脈,煥新示人。

如果你沒去過徐州,或許隻知道,它不過就是一座蘇北城市。但你所不知的是,這座沖刺“萬億俱樂部”的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一座城聯結九座城,成為盤活全國區域協調發展大局的戰略“棋眼”。

徐州到底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寶藏”?其實,還有很多。

今天,我們聚焦徐州的農業生產,一睹它的非凡“食”力。

豐儲街,徐州一條很有歷史感的古街,如今已成為外地人頻繁打卡的網紅美食街。

撒子、烙饃、手擀面、地鍋雞……這條街上聚集了徐州本地的各色知名小吃。許多去過的人都感慨:徐州竟是一座如此愛吃面食的城市。

“蘇湖熟,天下足”令人耳熟能詳,其實還有一句話叫“彭城收,養九州”。

徐州古稱“彭城”,自古便是產糧重地。徐州博物館內現藏有明代“徐州廣運倉記”碑,上面記錄著廣運倉地勢優越,既利糧食貯藏,又有舟楫之便,是當時四大漕運糧倉之一。

如今,坐擁淮海沃野良田的徐州,年產糧食超百億斤,相當於全國糧食總產量的1/137。換句話說,全國每137斤糧食中,就有1斤產自徐州。

無人機在連片蒜田裡噴洒。人民網 楊維瓊攝

邳州宿羊山鎮大蒜種植區,無人機噴洒肥料。邳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淮海糧倉”供全國

2023年全國糧食總產量13908億斤,而徐州當年糧食總產量達101.01億斤,實現“二十連豐”,是全國27個糧食產量過百億斤的地級市之一。

主糧之外,徐州還產出江蘇全省1/5的生豬、1/3的蔬菜和水果,食用菌、奶業、肉鴨產量在全國名列前茅。徐州還是全國著名的“四辣”——大蒜、辣椒、生姜、大蔥種植之鄉。

大蒜原產自歐洲和中亞,2000多年前,“張騫使西域還,得大蒜”。如今,徐州大蒜產品暢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邳州是徐州轄下縣級市,也是全國大蒜主產地之一,有超過13萬戶蒜農、40多萬名大蒜從業者。“我們光是北京新發地的一個檔口,去年就發了500噸大蒜。”11年前,邳州蒜苗種植大戶劉立中做起經銷商,把邳州大蒜賣到了北京、天津等地。

鮮蒜常見,但黑蒜、蒜片、大蒜素、大蒜口服液、大蒜阿膠這些深加工產品,嘗過的人並不多。邳州已經形成了種植、深加工、貿易、研發、市場服務等為一體的大蒜完整產業鏈。

除大蒜外,徐州的牛蒡、特色蔬菜等產量也在全國名列前茅,擁有國家級農產品地理標志商標18個。

無人植保機在高標准農田上撒藥。銅山區委宣傳部供圖

植保機在高標准農田裡作業。銅山區委宣傳部供圖

良田良種良機助豐產

徐州“食”力為何這麼強?這得從它所處的地理位置和歷史說起。

地理上,徐州位於華北平原與江淮平原的交匯處,地勢平坦、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適宜糧食耕種﹔數百年來,黃河多次改道導致徐州城屢被淹沒,滾滾黃河水沖積形成的黃泛區留下大片肥沃土壤。

自古以來,徐州河道暢通,水運便利,一直是南北交通的要道,也是重要的物資中轉處和集散地。京杭大運河穿城而過,徐州為歷代漕運的重地。《舊唐書》記載,貞觀13年,唐朝在徐州設立糧倉,這也是徐州修建國家糧倉的最早記錄。

2002年,在徐州市金地商都工地上,還曾出土宋元時代的幾座糧倉,糧倉內還有發黑的谷物。

近代以來,隨著隴海鐵路與京滬線在這裡匯聚,徐州的交通樞紐地位更為凸顯,“南糧北調”延續至今。

除上述因素外,徐州糧食和經濟作物的高產還離不開現代科技的助力。

上世紀80年代,來自徐州的高產抗病甘薯品種“徐薯18”獲國家發明一等獎,被視為可與燦型雜交水稻、魯棉一號比肩的突破。如今,“徐薯48”的畝產鮮薯產量達到5214.46公斤,夏薯畝產創江蘇歷史新高。

80后鹿呂要是賈汪區紫庄鎮的一位種糧大戶,耕種著500畝高標准農田,使用的是徐州市自主培育的高產良種。眼下正值小麥破口出穗關鍵期,他正忙著組織無人植保機施肥打藥。

“現在種地有勁頭也有盼頭。”鹿呂要說,得益於良田良種良機良法的“組合拳”,耕種管收實現了全程機械化,“畝均成本降低200多元不說,畝產也提高到1200斤左右”。

依托於良種良機,“淮海糧倉”還在持續夯實農業發展“耕基”。目前,徐州市已累計建成高標准農田714.27萬畝,擁有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2.8萬家,有力保障了當地糧食穩產高產。

“淮海糧倉供全國,守護大國糧倉,對徐州是責任,也是榮光。”徐州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黃浩說。

背靠糧倉展“食”力

說起徐州美食打卡地——豐儲街,還得感謝一個人。

明朝萬歷18年,時任河道總督潘季馴在徐州治水時,“創鑿魁山支河一道”,該河道以“奎河”之名載入史籍。奎河改造后,運糧船可直抵徐州城,橫跨奎河兩岸的豐儲街由此而得名。

如今,外地游客慕名來到豐儲街,隻為大快朵頤一番。在這裡,吃上底部焦脆、上面筋道的地鍋雞小餅,品嘗地方風味的大串燒烤,卷上烙饃、喝口地道的羊肉湯……如此美味怎能不讓人流連忘返。

除主食外,徐州還有麻花、馓子、蜜三刀、小孩酥等各式各樣的零食。這些小吃的原料也都來自各類糧食作物。隨著“美食徐州”名聲在外,更多“糧食特產”逐漸被人們所知,成為推介徐州的閃亮名片。

去年3月,90后寧夏姑娘菜菜初次來到徐州,就被這裡的美食所吸引。此后的兩個月時間裡,菜菜多次往返寧夏和徐州,陸續打卡了卷餅、涼皮、沛縣冷面……最長的一次呆了20多天。5月,在六刷徐州之后,菜菜做了個重大的決定,在徐州租房定居。

如今,作為新徐州人的菜菜堅持在社交媒體平台上發布徐州美食攻略視頻,還夢想著開一家把子肉店。

2023年,徐州社會餐飲業營業額為434億元,增速位居全省首位。背靠糧倉心不慌,眾多美食的背后,展現了徐州的“食”力非凡。

(責編:張鑫、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