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

解鎖江蘇紅色村振興密碼

王丹丹
2024年05月03日07:49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作為一方紅色熱土,江蘇是新四軍東進北上、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重大事件的發生地,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和豐富的紅色資源。2020年以來,中央組織部、財政部開展推動紅色村組織振興、建設紅色美麗村庄試點工作,江蘇共有38個村入選。三年多的試點實踐,這些村紅色資源轉化利用得如何,強村富民的成效怎樣?近日,江蘇省紅色村試點建設現場推進會在鹽城市阜寧縣停翅港村召開。

江蘇省紅色村試點建設現場推進會活動現場。人民網 王丹丹攝

江蘇省紅色村試點建設現場推進會活動現場。人民網 王丹丹攝

紅色家底構筑精神富礦

“鹽城,是一座鐫刻有新四軍紅色印記的英雄之城,新四軍紀念館是全國唯一一座全面反映新四軍歷史的綜合性紀念館。”在講解員的引導下,一批參觀者走進位於鹽城市中心的新四軍紀念館。這裡自1986年10月建成開放以來,已累計接待觀眾4000多萬人次。

“用好紅色展館資源,將紅色村試點建設工作作為紅色教育的標杆工程、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示范工程,努力在紅色基因可傳承、紅色資源可轉化、紅色試點可復制上下功夫。”鹽城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費堅說,目前,鹽城市已實施紅色遺存修復項目248個、鄉村建設項目249個。

停翅港村新四軍軍部舊址。人民網 王丹丹攝

停翅港村新四軍軍部舊址。人民網 王丹丹攝

位於鹽城阜寧縣的停翅港村,在新四軍軍部當年從鹽城轉移到阜寧時,曾作為華中大戰略區政治領導中心和軍事指揮中心。“我們自2021年被列入紅色村試點以來,建起了佔地300畝的鳳棲絲瓜產業園,人居環境整治加快推進,老區人民的生活越過越紅火。”停翅港村黨總支書記夏照晴說。

鎮江句容茅山曾是全國六大山地抗日根據地之一。如今,茅山村充分利用紅色資源優勢,打造茅山鐵軍營黨性教育基地、茅山新四軍紀念館、陳庄新四軍革命遺址等紅色點位,開設有現場感、可視性、形象化的實境黨課,形成“3+X”紅色培訓套餐。

“根據革命先輩的感人故事、英勇事跡編制的實境課堂《一封家書》,累計展演2000余場次。”句容市茅山風景區黨工委書記桑學軍介紹,紅色村試點建設以來,當地成功舉辦全國革命根據地紅色文化研學論壇,先后承辦紅色培訓班1683期次,培訓學員10.6萬余人次。

紅色文化繪就和美鄉村

谷雨時節,走進淮安盱眙縣黃花塘村,滿目綠意盎然。“這些年,村裡變化可大了,要面子有面子,要裡子有裡子。”村民許志高說。

“農村美”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標准之一。被納入紅色試點村以來,這座新四軍軍部在抗戰時期曾移駐過的“紅色村”以“綠”字為主題,引導村民開展鄉村公共空間治理工作。去年12月,黃花塘村成功入選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

“淮安將紅色村納入鄉村建設行動、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范圍,加強資金資源投放集中度,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淮安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趙進說,通過實施規劃統籌引領、空間治理鞏固等行動,當地力爭用3年時間將紅色村全部建成市級以上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根思村紅色庄台成了青年黨員的打卡地。受訪者供圖

根思村紅色庄台成了青年黨員的打卡地。受訪者供圖

在泰州泰興市,根思村因村裡走出的抗美援朝特級戰斗英雄楊根思而得名。他在戰場上喊出“在革命戰士面前,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的錚錚誓言,影響著一代又一代村民。

“在‘三個不相信精神’的影響下,大家主動參與鄉村治理、鄉風文明建設。”根思村黨總支書記楊偉介紹,根思村被納入紅色村試點后,有村民主動騰出老宅,改造成紅色文化宣傳陣地。得益於此,村裡建成了楊根思故居、紅色故事銀杏林步道、村史館等一大批紅色活動陣地。

在紅色村試點建設中,江蘇著力強化資源統籌,積極引導各地把紅色文化融入到特色田園鄉村建設中去。據統計,江蘇入選的38個紅色村,已有12個建成“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

紅色流量打造紅火產業

在蘇浙皖三省交界處,坐落著無錫宜興市胥錦村,村域東西南三面環山。抗戰時期,這裡曾是蘇浙皖邊區的革命根據地、蘇南抗日根據地黨政軍指揮中心,素有“紅色太華山,蘇南小延安”之稱。

胥錦村村民採春茶。受訪者供圖

胥錦村村民採春茶。受訪者供圖

時下,新茶上市,竹子拔節,胥錦村也迎來旅游高峰期。“以前採茶賣茶,砍竹子賣竹子,借著發展紅色旅游的東風,我也開起了民宿。”胥錦村村民蔣榮芳說。

“以產業發展帶動村民就業,胥錦村現有紡織、模具、印鐵制罐等大小企業110家,為周邊村民提供就業崗位2800多個。”宜興市委組織部副部長盛成介紹,當地推動紅色資源向產業資源轉化,因地制宜發展生態富硒茶、竹木加工等特色產業,2023年胥錦村集體可分配收入達1200多萬元,較2022年同比增長64.7%。

在南京溧水區石頭寨村李巷,7座紅色遺址分布在一座座民居之間。為全面挖掘“紅色流量”,當地復原紅色文化遺址遺跡,打造頗具特色的革命舊居群,使李巷成為全國聞名的紅色教育基地。

村裡游客往來不絕,石頭寨村進一步將紅色旅游與農業相結合,發展藍莓特色產業。“李巷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村庄,到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一年吸引游客百萬人次,為村民人均增收約1.2萬元。”石頭寨村黨總支書記周建明說。

“紅色基因是凝聚鄉村的奮進力量,是激活鄉村振興的‘紅色密碼’。”江蘇省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江蘇將充分利用紅色村得天獨厚的紅色資源和生態資源優勢,以“紅色”打底,以“綠色”興村,著力開辟一條紅綠融合的強村富民之路,讓老區人民共享發展成果、過上幸福生活。

(責編:耿志超、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