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

放大產業優勢 南京加快建成領先數字經濟名城

2024年05月08日11:02 | 來源:南京日報
小字號

  位於河西的小米集團華東總部項目即將啟用。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段仁虎 攝

  小米集團華東總部即將正式啟用,成為除小米北京總部外全國最大的研發中心﹔

  南京智能計算中心二期基本建成,算力能達到每秒180億億次,成為長三角地區已經投入運營的規模最大、算力最強的全國產化智算中心﹔

  中國(南京)軟件谷成功入選2024年江蘇省軟件名園,正全力爭創中國軟件名園﹔

  ……

  今年以來,隨著各條“細分賽道”捷報頻傳,南京數字經濟發展揚帆提速。

  數字經濟發展速度快、輻射范圍廣、影響程度深,數字技術應用日益廣泛,正不斷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發生深刻變革。南京緊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持續放大優勢、向“新”突破,加快建設領先的數字經濟名城。

  放大政策優勢

  堅持“數實融合、軟硬結合”,南京乘“數”起飛

  近日,江蘇省工信廳公布2024年江蘇省軟件名園評估結果,中國(南京)軟件谷成為南京市唯一一家入選園區。

  記者了解到,目前軟件谷已集聚涉軟企業4192家,涉軟從業人員36萬人。2023年,園區實現軟件業務收入2810億元,佔全市比重約35%,佔全省比重約20%。

  南京市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入選首批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將是南京市未來首個突破萬億級規模的產業集群。2023年,南京市軟件業務收入達到8000億元。

  持續放大首座中國軟件名城優勢,全面激活數字經濟發展動能。南京航天宏圖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基於自主的空天信息數據資源和業界領先的信創軟件平台,提供“天空地”遙感大數據管理、分析與應用一體化信息技術解決方案,為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應急管理、農業水利等行業部門提供精細化監管和科學決策。

  南京堅持把數字經濟作為轉型發展的關鍵增量,制定《南京市推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以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主線,聚焦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化治理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力爭到2025年建成領先的數字經濟名城。

  新基建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截至2023年底,全市累計建成5G基站3.8萬個,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位列全省第一、全國前列。加速拓展5G融合創新應用,制定印發《南京市5G應用創新引領行動計劃(2023—2025年)》。

  5月7日上午,南化公司動力部總降崗位職工張凱,接到熱電作業區鍋爐崗位開啟3號爐B側磨煤機的通知后,按動按鈕,通過后台監控裝置完成絕緣測試后,通知崗位可以開車。

  張凱告訴記者,公司通過5G專網採用先進智能控制和通信技術實現數據傳輸,即可在現場控制櫃觸摸屏或遠方監控系統電腦上完成電機絕緣測試,原先需要約兩個小時完成的工作,現在隻需10秒左右即可完成。

  把握數字經濟發展趨勢,堅持“數實融合、軟硬結合”發展方向。今年“新春第一會”上,正式發布《南京市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網絡化聯接行動計劃(2024—2026年)》,以政策引領加快推動數字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持續賦能各行各業,構筑新時期發展新優勢。

  放大創新優勢

  強化校企對接協同創新,搶佔新賽道培育新動能

  膜技術在水資源、環境、能源、化工、醫療、健康等產業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去年9月,國家高性能膜材料創新中心獲工業和信息化部批復,實現了南京建設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零”的突破。

  “中心面向集成電路用高端化學品、生物醫藥、新能源等領域重大需求,加快突破膜材料領域關鍵共性技術,推進產學研用協同創新,輻射帶動行業整體提升。”該中心相關負責人稱。目前,中心聚焦特種分離膜、生物醫用膜、水處理膜等膜產業共性技術研發,實現了7項關鍵共性技術的首次商業化應用,孵化企業4家。

  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南京高校院所、科創平台等優勢明顯,全國重點實驗室達23家、佔江蘇75%,在研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達12個。南京持續放大創新優勢,強化校企對接和產業鏈分工協作,及時將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具體產業和產業鏈上。

  4月18日下午,南京市專精特新“千校萬企”紫金行動走進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舉行校企協同創新對接會,現場南京熊貓電子、洛普股份、國睿信維等7家優質企業與高校簽訂了校企全面合作協議,科研人員分3個專題與百家中小企業進行了深度對接。

  南京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布局產業鏈,南京市堅持開展專精特新“千校萬企”紫金行動,去年以來已與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藝術學院、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等高校成功舉辦多場活動,有效推動了企業就近開展產學研合作,校企協同創新成果顯著。

  政府引導企業奮進,積極當好科技創新主導者和創新場景建設者。作為寶馬在中國甚至亞洲最大的數字汽車軟件研發中心,寶馬誠邁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在南京研發面向全球寶馬系的數字汽車技術,目前正圍繞自動駕駛系統、人工智能和雲計算等領域展開攻關。

  據悉,今年南京將重點推進紫金山實驗室、EDA國創中心、開源軟件供應鏈重大基礎設施等協同創新平台建設,提升核心數字技術源頭供給能力。

  放大產業優勢

  搶佔新興數字產業,為新質生產力蓄勢賦能

  4月24日上午,南京經開區企業“出門問問”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為港股“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第一股”。

  作為中國最早布局AIGC領域的公司之一,出門問問早在2020年便切入這一賽道,開始研發中文版大模型。出門問問副總裁秦飔介紹,2022年公司完整推出AIGC產品矩陣,包含數字人平台“奇妙元”,以及AI聲音平台“魔音工坊”、AI寫作平台“奇妙文”和AI圖片生成平台“言之畫”等。

  企業“高光”背后,展現產業“高能”。南京積極布局發展人工智能產業,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2022年,南京成功獲批創建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是江蘇省唯一獲批城市。

  隨著人工智能賽道競爭白熱化,算力支撐成為“加速超車點”。目前,全市已上線運營智算中心4個,智能算力規模超2000P FLOPS(FP16)。

  搶抓發展機遇,元宇宙產業同樣展現強勁勢頭。目前,全市已集聚元宇宙研發及應用企業200多家,涵蓋VR/AR、人工智能、區塊鏈、數字內容、數字孿生、元宇宙+行業等產業鏈多個領域。

  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近年來,南京積極推進新興數字產業集群發展,出台了《南京市加快培育新賽道發展未來產業行動計劃》及六大專項行動,重點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導體、元宇宙、未來網絡與先進通信等新領域新賽道,培育數字經濟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今年,南京將高標准推進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建設,積極爭創國家元宇宙、區塊鏈先導區,著力突破通用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新興領域,加快創建國家級未來產業先導區,加快培育壯大數字產業新動能。

  放大產業優勢,各板塊奮進崛起。落地建鄴的小米集團華東總部項目,目標是成為華東軟件研發中心,未來將集聚手機軟件、互聯網等優勢業務及科技生態鏈項目,助力南京打造成為創新經濟高地、智慧之城。

  爭當發展新質生產力重要陣地的“主攻手”,在拼經濟促發展的賽道上全力跑出加速度。南京在鞏固產業優勢的基礎上,圍繞做“實”做“硬”數字經濟強鏈補鏈延鏈,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和發展生態,大力提升數字經濟發展能級,為新質生產力蓄勢賦能。(徐寧)

(責編:黃竹岩、張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