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打好防汛抗旱主動仗 加快補齊短板弱項實現安全度汛
根據最新氣象資料分析,市氣象局預計今年6—8月我市總降水量為580—700毫米,比常年(490.5毫米)顯著偏多,發生氣象災害的風險較大,需要做好各種防汛、防災准備工作。5月15日,我市召開全市防汛抗旱工作會議,要求全市上下加快補齊短板弱項,確保實現安全度汛。
防大汛、抗大旱、搶大險、救大災,我市相關各級各部門全力打好防汛抗旱主動仗,保障河湖安瀾、群眾安全、社會安寧。
以“防”為主
提前預防是打好防汛抗旱硬仗的“先手棋”、關鍵點。全市防汛抗旱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哪怕十防十空,不可失防萬一。
指揮工作更是打好防汛抗旱硬仗的重中之重。今年,市水務部門根據人員變動情況,調整充實防汛抗旱指揮機構,更新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和主城區防汛排澇應急專班組成人員信息98名,核定流域性工程、滯洪區、市區防汛排澇等9類防汛抗旱責任人1932名,並分解印發了2024年防汛抗旱工作任務清單,壓緊壓實責任鏈條。
汛前檢查中,市水務部門全面排查水利水務工程險工隱患、煤礦及塌陷區、在建工地、通信、水上及軌道交通設施等情況,對問題隱患全部制定方案。對13處流域河湖堤防歷史險工逐一編制防汛搶險預案,開展防汛責任人與巡堤查險、專業搶險負責人三方對接會商,建立完善查險、搶險、消險保障“一張圖、一張表”。
“防范風險的先手”還來自於搶險救援力量建設和救援救災物資保障。
市應急管理局牽頭制定《徐州市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管理辦法》,指導各地對轄區所有搶險救援力量的隊伍分布、技術專長進行梳理摸排,科學統籌整合各方應急救援力量,完善前置搶險救援力量方案。健全扁平化應急聯絡機制,構建了以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為主力、軍隊非戰爭軍事行動力量為突擊、專業救援隊伍為骨干、社會應急救援力量為輔助、專家隊伍為支撐的應急救援體系,目前全市各類應急搶險救援隊伍有213支、4.5萬人。
根據全市災害特點和搶險實戰需要,目前全市應急系統共儲備發電機組67台(套)、各類排水泵193台、移動泵車(搶險車)14輛、沖鋒舟(橡皮舟)58艘、生命探測儀12台、無人機19架、衛星電話178部等搶險物資裝備,實物儲備生活類救災物資16.5萬余件(套),其中市級物資5.4萬件(套),基本達到5萬人安置需求。
以“治”為要
二壩窩大溝與徐運新河交界處,工人們在初夏的驕陽下忙碌。在居民的期盼中,徐州市區積水點治理工程——二壩窩大溝泵站工程正在進行閘墩施工,舊閘已經拆除,將新建一座16立方米/秒強排閘站。
積水點治理是提升防汛能力的重要環節。根據《徐州市區積水點治理實施方案》,到2024年年底,基本完成市區積水點治理,歷史上嚴重影響生產生活秩序的易澇積水點全面被消除。目前,方案中排定的175項積水點治理工程已完成146項,有效覆蓋匯水面積近70平方公裡,惠及居民約72萬人。
記者從市水務局了解到,175項工程中,有15項(含接轉項目)列入了《徐州市2024年度水務投資計劃》,計劃總投資4.06億元,截至目前已完工或發揮效益的有西苑中路排水工程、中山立交泵站改造工程等6項,在建8項,前期手續1項,累計完成投資1.75億元。與此同時,市管、區管排水管網已完成清淤1500公裡、佔比77.2%,剩余部分5月底前基本完成。
在各縣(市、區),各項防洪防汛工程也正順利推進。
睢寧縣睢北河中小河流治理和邳州市宋圩等4座重點塘壩除險加固,將在汛前完成主體工程並發揮效益。
邳州去年投資1.38億元,對邳蒼分洪道、中運河重要支流老西泇河、民便河以及城區17條河道、鄉鎮37條河道開展清淤疏堵、岸坡綠化固化治理,2024年又投資2.04億元對3條流域性河道沿線5座涵閘、岔河翻水站以及黃樓、楊廟、小吳等水庫進行除險加固。
鼓樓區以“治”為要,對轄區32處閘、泵站和重點強排泵房等水利工程設施進行改造提升,荊馬河沿線4座老舊泄洪節制閘已完成更換,拾屯河、西月河交界閘完成電氣化設備改造,區管5座大型強排泵房均完成汛前養護工作,總抽排能力達14000立方米每小時,進一步保障片區防洪排澇需求。
以“聯”為綱
攥指成拳,聚力制勝。多部門信息共享、合力攻堅、協同作戰,才能牢筑防汛減災防線。
聚焦全市氣象災害風險隱患重點環節,市氣象局發揮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圍繞公眾防災避災和預警發布能力提升等方面持續發力,健全與水務、應急管理、自然資源、農業農村等部門的聯動機制,在全市范圍內更新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接收責任人通信信息近萬人。
水務、應急、氣象、水文等部門協調聯動,正在落實直達基層的臨災預警“叫應”機制,實現全流程閉環管理,細化轉移避險預案,對重點地區前置搶險力量、應急通信設備,形成工作合力。
記者在會議中了解到,我市應急管理、氣象、水務、資規、住建、農業農村等部門將聯合開展滾動會商研判,強化監測預警,第一時間發布防范提示,利用網絡、媒體、短信和應急廣播等多渠道向社會發布預警、避險信息,確保覆蓋到每一個基層單元。
臨災預警“叫應”機制如今有了“智慧大腦”。作為全國水庫矩陣數字孿生“先行先試”試點縣區,銅山區創新打造了16座中小型水庫矩陣數字孿生信息化平台,充分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數字孿生、數學模型等先進技術,能夠實時預測地面積水發生時間、地點和影響范圍,做到預報實時化、預警及時化、預演實景化、預案實地化,讓臨災預警“叫應”機制直達“神經末梢”。
旱澇急轉是徐州夏季的典型氣候特征,水旱災害防御工作關乎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社會和諧穩定。會議要求防汛抗旱要做到早、實、快,統籌抓好防汛抗旱、生態河湖、農業生產等工作,堅決打贏防汛抗旱主動仗,堅決守護河湖安瀾、百姓安居、社會安寧。(吳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