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社會

“520”高效頒証 江蘇11352對新人喜領結婚証

2024年05月21日07:08 |
小字號

今年5月20日恰逢農歷“小滿”節氣,在這個“美滿”的日子裡,江蘇各地迎來登記領証“結婚潮”。江蘇102個婚姻登記處有序組織預約制登記。截至下午6時,全省共向11352對新人頒發結婚証。各地高效完成頒証任務,實現新人們在“好日子”裡領証的心願。

為提升頒証效率,鹽城、南京等地率先使用“頒証微信預約”系統,將婚姻登記自助服務終端機引入登記大廳。新人們可以自助填表、打印等,節省領証等待時間,實現“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為創新婚俗禮儀,全省各地民政部門已建成戶外頒証基地65個,帶有婚俗文化館的婚姻登記機關15個,新建婚姻文化創意街區13處,頒証儀式引入結婚登記流程並實現頒証常態化。

在“520”這個因愛而生的日子裡,泰州市“泰”想遇見你系列活動讓愛情跨越山海,上演極致浪漫。一場明制中式集體婚禮在黃橋鎮西林廣場浪漫開啟,9對新人身著明制婚服,在親友的祝福和悠揚的樂聲中,攜手開啟幸福人生。活動現場溫馨浪漫,處處可見傳統婚俗布置和中國紅元素,格外喜慶。

5月20日,10對新人在姜堰區溱潼古鎮鵲仙島舉辦了一場簡約典雅的戶外集體頒証儀式。活動現場“糖分”十足、創意滿滿,新人們在頒証員的引導下宣讀結婚誓詞,由民政部和江蘇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向新人們頒發結婚証書。

江蘇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集體婚禮為青年男女婚事新辦簡辦提供了平台,也提高了群眾對現代文明婚俗的知曉率和認同度,以更大的“參與感”增強群眾對婚俗改革的“獲得感”,從而形成全社會共同推進婚俗改革的良好局面。

淮安市“5·20”婚俗文化推廣暨相親大會在洪澤湖畔舉行,現場發布“淮愛之禮—淮安地區婚嫁禮俗、淮愛之喜——淮安地區中、西式婚禮流程”,倡導文明簡約婚姻新風。

蘇州市在姑蘇區桃花塢歷史文化片區為新人舉行融入傳統婚俗儀式的集體頒証儀式,並發布《“蘇式婚姻”365行動方案》、姑蘇區甜蜜經濟“1+8”婚姻產業服務項目、“愛載蘇州 最美姻緣”主題歌曲、“乘著地鐵去結婚”城市品牌等系列婚俗改革內容。新人們還現場參觀了以“喜、美、住、裝、游、禮、文、聽”系列主題布展的桃花塢婚俗文化市集。甜蜜產業市集展上,江南宋韻婚禮秀、水鄉婚禮表演等,引領大家沉浸式感受江南婚戀的唯美浪漫,讓甜蜜產業落地生根。

今年“520”,全省各地普遍開展充滿儀式感的特色頒証服務和公益性集體婚禮,引導年輕人的婚姻家庭觀念、引導提倡簡約適度婚俗禮儀。目前,江蘇有3個地區被民政部確定為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40個縣(市、區)被確定為省級婚俗改革實驗區,實驗區從開展婚姻家庭輔導、倡導簡約適度婚俗禮儀、培育文明向上婚俗文化、傳承良好家風家教等方面入手推進婚俗改革,發揮實驗區先行先試、示范引領的作用。

此外,一站式、多元化的婚姻家庭服務機制已實現全省全覆蓋。各地婚姻家庭輔導覆蓋率達100%,自離婚冷靜期制度施行后,已有28萬多對申請離婚的夫妻放棄登記,離婚調解成功率30%以上。

南京市建鄴區將婚姻服務納入公益創投項目,引進專業社會組織承接婚前輔導、離婚調解、婦女兒童權益保護等,推動全區婚姻家庭輔導服務和婚俗改革項目化、專業化、社會化。

金湖縣婚姻家庭輔導室聘請專業婚姻家庭咨詢師、法律工作者等擔任婚姻家庭調解員。睢寧縣還邀請警官、法官、檢察官、律師走進婚姻登記處,開展線上線下婚姻輔導服務。

據悉,各級民政部門累計投入2.8億元用於婚姻登記機關硬件設施建設,已有16個婚姻登記機關由政務辦理大廳搬進公園、景區,將婚姻登記機關打造成美麗、生態、文明的公共服務場所和“網紅打卡點”。43個實驗區普遍提升了婚姻登記軟硬件環境,設立婚姻文化館或婚姻文化長廊,幫助新人深化對婚姻的認識和理解。東台市在西溪景區董永七仙女文化園建設婚姻家庭文化基地,新建結發街區,1314塊青石板上銘刻著1314句愛情寄語,鋪成愛情長廊,成為城市新地標。(唐悅)

來源:新華日報·交匯點

(責編:黃竹岩、張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