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科協向全省科技工作者發布倡議書

習近平總書記今年3月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出部署,要求“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以科技創新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神聖職責。在第八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到來之際,我們謹向全省廣大科技工作者發出如下倡議:
一、胸懷祖國和人民,始終堅持“四個面向”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科技創新成為國際戰略博弈的主要戰場,圍繞科技制高點的競爭空前激烈。全省科技工作者隻有牢牢把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戰略部署,胸懷祖國,熱愛人民,才能保証科學研究緊密結合國家需要和時代需要,助力解決當前最緊迫、最重大、最突出的現實問題,才能將國家和人民的需要轉化為自身科研的強大動力,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把科學追求融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事業中。
二、立足自主創新,始終堅持敢為人先
“供應鏈的‘命門’掌握在別人手裡,那就好比在別人的牆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經不起風雨,甚至會不堪一擊。”自力更生,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才能真正托起高質量發展的水准,才能掌握發展的主動權,才能增強發展的安全性。全省科技工作者要樹立敢於創新的雄心壯志,加強基礎研究,突出原創,勇於提出新理論、開辟新領域、探索新路徑,在獨創獨有上下功夫,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牢牢將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以科技創新成果為“杠杆”,打破發達國家的技術壟斷和封鎖,撬動我國更多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和新機遇。
三、厚植協同意識,始終堅持開放合作
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支撐。縱觀人類科技史,每一次科技突破都蘊含著顛覆性的科學發現,推動了整個人類的社會生產力躍升。當前,科學發展的深度和廣度前所未有,各學科之間交叉融合不斷加深,科學研究的組織化程度日益增強,跨界融合、團隊協同、國際合作成為時代潮流。廣大科技工作者應厚植團隊合作意識,讓不同領域互補成為常態,讓攜手探索成為風尚,形成集智攻關的強大合力。要樹立全球視野,增進國際開放合作,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在開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創新能力,讓中國科技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四、恪守科研誠信,始終堅持求真務實
求真務實是科學家精神的核心。弘揚和樹立良好的科研作風學風是廣大科研工作者必須系好的第一粒扣子。全省廣大科技工作者應將熱愛科學、探求真理作為畢生追求,恪守科研誠信和科技倫理。堅持不唯上、不唯書、隻唯實,堅持解放思想、獨立思辨、理性質疑,堅持尊重規律、大膽假設、認真求証,堅持嚴謹求實、立德為先、誠信為本,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良好風尚中率先垂范。
科技立則民族立,科技強則國家強。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廣大科技工作者必將大有可為、大有作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讓我們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把握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秉持“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堅韌品格和“十年磨一劍”的必勝信念,一定能以新的偉大成就為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為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
2024年5月28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