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南通——
南通,何以“衣被天下”?
提起南通,你會想起什麼?
如果你沒去過南通,或許知道它是“中國近代第一城”,但你或許不知的是,這裡正在奮力打造“北上海”“新蘇南”。
如果你沒去過南通,或許知道晚清狀元張謇在這裡興實業、辦教育,但你或許不知的是,這裡如今已是“世界家紡中心”和“新時代教育之鄉”。
如果你沒去過南通,或許知道它是江蘇第四座萬億之城,但你有所不知的是,這裡既有“七虎”相競的爭先恐后,也有三個“百萬”(百萬個手藝人、百萬個生意人、百萬個讀書人)的拼搏奮斗。
這裡是江海名城南通。今天,我們一起了解當地百年家紡產業背后不為人熟知的故事。
最近,南通印染企業家周健頻繁往來於新疆與南通。不久前,他投資20億元在新疆建設一座印染紡織工業園,將南通家紡產業鏈延伸到了布料源頭地。
說起南通,繞不開家紡。南通家紡業之強,從一組數據可窺一斑:每分鐘1350套套件、670條被子和340隻枕頭走下生產線﹔每年生產超過12億件家紡床品﹔2023年,南通市疊石橋和志浩兩大家紡市場成交額達到2400億元,包攬了全國過半數的家紡床品。
從近代紗廠的第一聲機響,到如今赫赫有名的世界家紡中心,回溯南通家紡產業征途,一個人決定了它的起點﹔而一群人的拼搏,成就了它的廣闊天地。
“郁家軍”第一代郁建元展示早年經營的繡品。 人民網 郜超攝
從一個人到一群人
1899年5月23日,張謇創辦的大生紗廠機響紗出,由此開啟了近代南通紡織業的求索之路。彼時,張謇恩師翁同龢特意送來一幅對聯:“樞機之發動乎天地,衣被所及遍我東南。”
“衣被天下”,正是以張謇為代表的近代實業先驅們孜孜以求的夢想。在張謇的帶動之下,南通紡織業不僅起步早,對南通人的生活更是影響深遠,以至於今。
南通海門與通州交界處,曾有一座“疊石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附近農戶在橋兩頭擺攤,從肉菜禽蛋到枕頭被罩等都在此交易。
七十年代,拆橋筑壩。八十年代,繡品興起,集市搭起三排竹棚,后擴建成瓦房,滿足日益緊俏的市場攤位。到1987年,橋一側的三星鄉已有20多個村建立了繡品廠。
外界有所不知的是,南通紡織業之強,離不開一群敢於跳出“一橋一地”,勇闖天地間的“通商”(即南通籍商人)。
1993年,疊石橋附近的林西村村民郁建祥肩挑20大包家紡產品,獨闖俄羅斯,首戰血本無歸,后轉戰羅馬尼亞,歷經千辛萬苦,最終站穩腳跟。
近30年來,3500多人口的林西村,陸續有600多人出國經商,“郁家軍”聲名遠揚。目前,整個海門區有僑商近5000人,足跡遍布五大洲4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商”勁旅已成為世界不可忽視的一支商界力量。
世紀之交,一批“通商”帶回“第一桶金”反哺家鄉。羅萊、藍絲羽、柏琳家紡等知名品牌相繼建立,並在南通設廠。疊石橋帶動紡紗、面料、包裝、物流等諸多產業發展,輻射周邊10多個鄉鎮,擁有40多萬名從業人員。
電商時代來臨前,南通人生產的家紡床品已佔全國半壁江山。如今,網購床單、被褥等家紡,發貨地十有七八來自南通。
中國疊石橋國際家紡城。 人民網 郜超攝
從散裝集市到“世界紡都”
沐浴改革春風的八十年代,不少沿海城市都提出了打造紡織之城的目標,但大潮退去,多數“家紡城”已退居產業鏈一隅,能“代言”商品大類,幾十年如一日成長壯大的,屈指可數。
從曾經的小鎮繡品集市,到現今與紐約第五大道、法蘭克福齊名的“世界家紡中心”,南通疊石橋為何能不斷升級蝶變?答案之一,即在於當地有一條至為完整的家紡產業鏈。
歷經40余年發展,南通已形成涵蓋棉紡織、化纖、絲綢、印染、家紡和服裝等門類齊全、鏈條完整、配套優異、規模龐大的現代工業體系。“超級家紡產業集群”成了南通最具識別度的標志性支柱產業之一。
百余年前,圍繞棉紡織業,張謇成立了包括原料生產、面料加工、運輸在內的十余家企業,埋下了產業集群化發展的種子。
如今在疊石橋老市場,就能看到完整齊全的制造鏈條。阡陌街巷,門面林立,大到布料、被芯,小到紐扣、包裝,一應俱全。走街竄巷一圈,就能“領略”一床“四件套”的生產“閉環”。
東西兩翼,又見線上線下全覆蓋的銷售環節。東邊的疊石橋國際家紡城外,簇擁著萬國彩旗和巨幅廣告,全國各地的批發商來此選品拿貨。
西側是微商專供市場、直播生態中心和垂類電商總部。在電商化浪潮下,國內主要電商平台70%的家紡線上銷售訂單都源自南通,全市家紡線上商戶數已超5萬家,年銷售額突破1000億元。
“最終的制造和銷售,都得從南通走,因為這裡綜合成本最低,市場最廣。”南通國際家紡產業園區三級調研員邵愛軍談到本地家紡業發展的秘訣時,有幾分自豪。
“家紡產業鏈形成后,我們的成本急劇下降。”30多年來,周健堅持每米2元的染布定價,堅持企業在產業鏈中的定位,與上下游企業打好配合,不搶生意,不做壟斷。“讓上下游供應商、客戶都有錢賺,大家一起從產品質量上下功夫,這是將‘南通家紡’口碑打出去的關鍵。”
藍絲羽家紡的智能化車間數據大屏。 人民網 郜超攝
從“衣被天下”到“衣錦天下”
不守舊,敢創新,勇於攀登產業鏈上游,是推動南通家紡產業由弱到強的重要原因。
上世紀九十年代,南通跟其他城市一樣,家紡市場魚龍混雜,“山寨貨”遍地可見。1997年,南通成立了全國首家鄉鎮級版權管理機構。經營戶不再困囿於翻版抄襲、低價競爭,一批有眼光、有頭腦的廠商脫穎而出,專門從事花型設計。
邵愛軍曾做過調研,南通市有近2萬人專門從事家紡面料設計這個細分行業,佔全國從業者的70%以上。“成長於南通的面料設計研發領軍企業金太陽,最多時有一半以上員工是設計研發人員”。
“研發設計,是南通家紡競爭力的基礎。”在邵愛軍看來,重視版權和專利保護,對南通家紡始終佔據產業最上游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南通也因此成為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全球首家“版權保護優秀案例示范點”。
基於產業實力和實業夢想,南通家紡人的願景已從“衣被天下”,更進一步為“衣錦天下”。
下一場戰役,會在哪裡?南通家紡業聯合商會會長、藍絲羽董事長俞建輝認為,家紡產業未來的關鍵之戰會發生在研發領域,“南通需要成為紡織科技研發應用的高地”。
科技研發,人才至上。南通國際家紡產業園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年輕一代是產業轉型升級的生力軍,園區正在圍繞人才引進和軟實力建設,著力打造近悅遠來的優質服務環境。
相關報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