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

端午假期南京130家商貿企業實現銷售額18.1億元

2024年06月11日16:39 | 來源:南京日報
小字號

感受傳統習俗,體驗時尚消費。剛剛過去的端午假期,傳統文化與節日氛圍相約,掀起一波又一波消費熱潮。商圈裡的“新國潮”、年輕人過節的“新儀式感”、“商文旅體康”多元融合的“新業態”,成為端午消費的“新三樣”。市商務局監測數據顯示,端午假期,全市130家商貿流通企業共實現銷售(營業)額18.1億元,同比增長9.6%。

商圈上演“粽頭戲”,沉浸式過節競推“新國潮”

6月8日,百家湖1912街區熱鬧非凡,一字排開的市集上,包粽子、端午香囊、南京剪紙、響聲羽毛扇等各類展示端午民俗文化和老字號技藝的攤位前擠滿了人。很多消費者現場體驗包粽子、制作香囊,街區裡洋溢著滿滿的端午節日氛圍。

這個端午假期,結合民俗文化傳統,南京各大商圈、街區創新推出特色端午活動,非遺與現代、傳統與時尚,碰撞出別樣火花,“新國潮”大放異彩。

6月9日,金鷹世界端午特別活動吸引了眾多消費者參與,家長帶著孩子在端午知識小課堂上學習傳統民俗文化,一起DIY手工香囊,跟著老師用樂高搭建粽子和龍舟,玩得不亦樂乎。消費者在沉浸式的過節互動體驗中,品味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感受端午民俗的獨特韻味。

豐富的端午活動活躍了消費市場。假期3天,市商務局監測的35家百貨、商業綜合體累計實現銷售額5.8億元,同比增長6.1%﹔進店客流量達345.7萬人次,同比增長16.3%。

“五紅”吃出儀式感,年輕人成過節新主角

6月10日上午,“95后”市民璐璐拎著大袋小袋從菜市場出來。“這是艾草和菖蒲,還買了莧菜、烤鴨、鴨蛋和龍蝦。”璐璐告訴記者,以前過節都是父母張羅,現在自己也愛上了這種過節儀式感,便主動把活攬了過來,她戲稱,這是“年輕人傳統血脈的覺醒”。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節日餐飲市場消費突出傳統民俗特色,老南京人端午習俗必吃的烤鴨、龍蝦、莧菜等“五紅”菜以及傳統的粽子、艾草也在年輕人群體中火出了圈。

大清早,南京三七八巷農貿市場已是人聲鼎沸。記者走到巷口就聞到了粽葉清香,幾家粽子店內店員雙手翻飛,嫻熟地包著粽子,前來購買的市民絡繹不絕。“三七八巷老太粽”的“老太”盧愛華已經賣了30多年的粽子,店裡有白粽、鮮肉粽、蜜棗粽等多種口味,端午假期小店迎來許多年輕人“打卡”。

如今“老太”的店鋪交給了兒媳程海燕打理,這個傳統的線下小店也趕上了線上“團購”潮流。這段時間程海燕的手機訂單聲響個不停。“店裡雇了好幾個人幫忙,每天從早忙到晚,還是有些忙不過來,最多的一天包了7000個粽子。”程海燕說。

今年端午恰逢高考季,各大餐飲單位抓住節日、高考契機,在活動內容、菜品花樣、個性服務等方面推陳出新,餐飲市場保持旺盛的消費需求。假期3天,市商務局監測的50余家餐飲企業合計實現營業額2336萬元,同比增長4.4%。

挖掘本地特色與時令特點,多元融出新業態

端午假期,熙南裡街區每天都人頭攢動。紅星美凱龍、石林家居光華茂、蘇寧易購、京東電器等品牌也走進了熙南裡,開展汽車、家電、家具以舊換新促銷活動,消費者可以在品味傳統民俗文化的同時看車、買家電,還可享受以舊換新消費優惠。

為深化南京“商文旅體康”融合發展,2024年南京市“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推出近百場活動,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熙南裡、金銀街、紫金坊、水木秦淮等街區和玄武湖、固城灣等景區通過整合國潮文創、非遺佳品、龍舟精英賽、端午巡游、美食市集展等系列活動,著力打造“商文旅體康”融合的消費新業態。

作為南京深化“商文旅體康”融合發展的進一步探索,今年,傳統龍舟賽與2024南京國際消費節(夏季)創新結合,在端午小長假同步啟動,來自我市外資企業的外國友人在粽葉飄香、龍舟競渡中體驗中國傳統文化,在車水馬龍、時尚現代的百家湖商圈感受南京消費市場的魅力。

“隨著消費需求的多元化,消費市場需要將多種元素融合,挖掘消費熱點,創造出更有吸引力的場景和空間。”南京市商務局流通處副處長蘇煒表示,南京既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也有“國際范”,接下來一段時間,我市將結合南京特色和時令特點,重點舉辦南京國際消費節(夏季)活動,一方面結合商圈載體舉辦特色活動、打造南京夜間消費打卡地標,一方面注重夏夜、暑期消費特點,通過餐飲美食活動、親子研學、文化旅游、體育健身等多元融合的場景吸引大家走出家門,促進多元消費。(黃琳燕)

(責編:黃竹岩、張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