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看龍舟、逛市集 端午假期揚州共接待游客超230萬人次

包粽子、點雄黃、龍舟賽、非遺市集……端午假期,揚州各地各景區紛紛推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旅活動,讓市民游客在樂享假期的同時沉浸式體驗端午民俗,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底蘊。記者昨從市文廣旅局獲悉,綜合各方數據測算,今年端午假期,全市共接待游客超230萬人次。
民俗游火出圈 揚州頻受央視聚焦
今年端午假期,揚州市文旅行業圍繞“揚州的夏日”活動主題,創新推出形式多樣的民俗活動,親子研學、非遺展演、文博打卡、漢服體驗等“新中式”旅游成為熱潮,本地游、周邊游、縣市游市場火熱。
據市文旅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端午假期揚州市熱門景點Top5為東關街、瘦西湖、運河三灣、皮市街、個園﹔鄉村旅游重點村Top5為儀征山北村、邗江沿湖村、寶應沖林村、廣陵沙頭村、邗江裔家村﹔客源地Top5城市為上海、南京、蘇州、南通、無錫。
今年端午假期,傳統節日民俗文化與旅游產業深度融合,文化體驗類活動備受歡迎。古運河“乘龍舟迎端午”活動,帶領市民游客在運河上迎端午、祈安康、納清涼﹔仁豐裡街區“古風端午”傳統文化沉浸式體驗活動,再現“四相簪花”典故﹔生態科技新城端午賽龍舟活動,12艘龍舟分3組乘風踏浪,鑼鼓聲、吶喊聲此起彼伏……
假期,揚州端午民俗活動還頻頻得到央視聚焦。6月8日,央視《新聞直播間》推出“跟著汪曾祺先生的散文逛高郵”節目,用10分多鐘時間展現揚州端午民俗﹔6月9日,央視特別節目《何以端午》以《端午為何劃龍舟?龍舟競渡的歷史淵源》為題,報道揚州博物館“一艘使用整根楠木制成的唐代競渡舟”,探秘龍舟競渡的緣起。
“非遺+旅游”融合 傳統文旅玩出新花樣
端午假期首日,恰逢“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市文廣旅局在廣陵區李典鎮舉辦“我要上‘村晚’ ‘藝’起下揚州”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展示活動,“村晚”和非遺的結合,帶來全新體驗。高郵市也舉辦了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市集暨“粽情飄香 雅韻端午”文藝演出活動,集中展示21個非遺項目,為游客帶來獨特的非遺體驗。
端午小長假期間,揚州市文旅部門和各景區准備了富有傳統文化特色的民俗活動,讓市民游客沉浸式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瘦西湖景區推出“非遺演藝綻芳華”等主題活動,為游客帶來民歌小調、琴箏合奏、杖頭木偶、古風舞蹈等演出﹔個園“千秋粉黛”非遺演出深受游客追捧,工作人員還身著漢服與游客進行端午詩詞對答、知識互動,提升了游園體驗﹔何園舉辦“濃情端午 緣系何園”端午節活動,讓游客在包粽子、做香囊、點雄黃、系彩繩等端午習俗的體驗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茱萸灣景區推出動物園親子游,讓孩子們與“萌獸”一起過端午﹔唐子城景區則推出傳統茶藝表演等活動,吸引眾多市民游客參與。
除了景區,全市文博場館端午假期也紛紛推出非遺體驗、古風演繹、趣味互動等活動。市美術館國風游園會盛大啟動,非遺、文創、闖關、茶咖、漆扇、書法等,吸引眾多學子開展研學活動﹔運河大劇院眾多精彩劇目輪番上演,為市民游客獻上了假期文化大餐﹔市文化館推出“昆”韻悠揚昆曲雅集、少兒國畫體驗、周末唱吧等活動,讓市民游客更好體驗揚州傳統文化。此外,揚州博物館的千年競渡舟專題展、市圖書館的端午趣味闖關答題活動、市少兒圖書館的“濃情端午 ‘粽’享童趣”等活動,也吸引眾多市民游客前來體驗。
小長假“微度假” 本地游、周邊游仍是主流
端午假期,隋煬帝陵遺址公園、揚州非遺珍寶館等一批新景點、新場館亮點紛呈,成為市民游客熱門打卡地。假期第二天,記者在揚州非遺珍寶館看到,不少游客前來感受“揚州工”的獨特魅力。
到高郵湖畔的運河西堤帳篷營地開啟一段露營新旅程,到儀征捺山地質公園包粽子、釣蝦、捉雞,去儀征龍山森林公園垂釣、野炊……端午假期,本地游、周邊游仍是市民出游主流,城郊採摘、親水、露營等項目深受青睞。
同時,縣市區文旅部門也精心准備了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吸引市民游客走出家門,體驗“微度假”。高郵舉辦“樂動郵城 唱響未來”歌詠比賽,高郵湖畔,笑臉與碧波輝映,樂聲共歡笑齊飛﹔儀征推出端午音樂派對、文化非遺市集、端午民俗體驗等活動,吸引數萬名市民游客參與﹔江都朴園舉行端午非遺展演,面塑、草編、木偶、糖畫、南塘水粉等非遺項目精彩亮相﹔邗江沿湖村帶領游客射五毒、做花束、挂艾草,端午民俗體驗活動現場熱鬧非凡。(居小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