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江蘇夏糧收購工作創新亮點頻現

民以食為天,糧穩天下安。“三夏”大忙時節,隨著小麥機收全面展開,我省夏糧收購也由南向北推進。記者日前走訪江蘇糧油商品交易市場及蘇北、蘇中、蘇南小麥主要產區,發現今年我省夏糧收購工作創新亮點頻現。
“預採購”讓種糧戶提前鎖定“好”價格
走進江蘇糧油商品交易市場(南京國家糧食交易中心)的交易大廳,一筆筆交易信息在大屏上輪番閃現,線上和線下實時展現著競價交易過程。記者獲悉,今年我省夏糧收購中一種全新的交易模式正悄然盛行——在田小麥尚未成熟即以訂單形式鎖定較好的價格提前線上成交,實現從賣“現貨”到賣“期貨”的華麗轉身。
“5、4、3、2、1,時間到,成交。”5月20日,我省一糧食儲備企業在南京國家糧食交易中心平台以採購底價2630元/噸發起了一筆2024年產1300噸普通紅小麥採購交易。經過5家農戶自然人先后11輪的競價,最終以貼近目前小麥現貨市場行情的2580元/噸價格成交,折合1.29元/斤,遠高於1.18元/斤的小麥最低收購價。
江蘇糧油商品交易市場負責人介紹,這是江蘇今年在夏糧收購中推出的小麥“預採購”新舉措,江蘇糧儲部門指導糧食收儲企業和種糧農民以預售訂單形式,通過南京國家糧食交易中心平台將尚未成熟收割的小麥提前預訂採購。這項新舉措得到眾多糧食收儲企業和種糧農戶好評。“預採購”一方面幫助種糧農戶在收割前就提前完成了賣糧合同簽訂,鎖定了買家,在國家平台監管下,在原糧交割后賣糧款就可以及時、足額、安全入賬。另一方面承擔政策性儲備糧收購任務的國有儲備企業、社會化倉儲和加工企業,既鎖定了穩定的糧源,也確保了原糧質量,採購價格也經過了充分、公開的競爭。同時,在平台交易的每一筆業務全過程公開,所有數據永久保存備查,可以防范“人情糧”“問題糧”出現,符合糧食監管政策和廉潔風險防控要求。
作為國家糧食交易平台的重要組成部分,江蘇糧油商品交易市場在做好政策性糧食交易服務的同時,大量引入國有糧食企業和社會糧食經營主體進場交易,形成了一整套規范、完備的交易流程管控以及質量保障、交割保障和資金監管制度。2023年度,該市場組織交易場次及地方糧成交量均列全國省級市場第一。今年夏收正式開始前,該市場已完成“預採購”小麥60萬噸。
“糧採貸”為收購企業解難題
過去,政策性銀行是糧食購銷領域貸款的主力軍,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商業銀行也開始在這一領域肩負起職責使命。
江蘇糧油商品交易市場副主任孫家喜介紹,為了更好地解決夏收過程中儲備糧供應商短期、高頻、循環用款需求,以及立足該類客戶不打白條、缺乏抵押物、資金佔用成本大等實際問題,江蘇糧油商品交易市場主動牽線搭橋,與南京銀行聯合創新,推出“糧採貸”特色產品。通過為會員企業畫像,展示其在平台上的交易情況和履約能力,積極開展信用、風險分擔類業務模式,並拓展反向保理、供應鏈金融、批量授信、應收賬款質押等多元化場景業務模式,充分滿足夏收客戶融資需求。
南京銀行“糧採貸”產品一經推出,便選擇在產糧大市宿遷進行試點推廣。產品上線不到一周,該行宿遷分行“糧採貸”專項小組便成功為泗洪縣信農達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發放500萬應收賬款質押貸款,支持其2000噸儲備糧收購訂單。信農達公司是泗洪縣最大的糧食收購企業之一,每年收購周邊種糧大戶糧食6萬余噸。企業負責人王慰冉對“糧採貸”的信貸支持贊不絕口:“糧食行業講究早謀劃、早部署,夏收高峰期時,資金需求量大且急,南京銀行能夠切實解決我們的資金需求問題,是我們收購糧食的‘定心丸’。”
南京銀行總行小企業金融部副總經理沈萍介紹,“糧採貸”業務專項服務於小麥、水稻、玉米等主糧交易的客戶,跟單模式額度單筆可至訂單金額90%、單戶可至1000萬元,擔保方式豐富、無需抵押。今年以來,該行已通過“糧採貸”業務支持省內地方儲備糧食收購企業超80戶,支持小麥收購15萬余噸,累計授信近14億元、貸款發放7億元﹔其中4—5月新增投放江蘇省內16家糧食經銷商貸款1.21億元,全力助推夏收工作,為糧食流通注入金融活水。
今年,郵儲銀行、交通銀行、江蘇銀行也面向糧食購銷企業推出了助農惠農的創新產品。
行情分析會成夏糧收購“風向標”
夏糧收購是全年糧食收購工作的首戰,抓好夏糧收購既是保障糧食穩定安全供給、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的重要舉措,也是維護糧食市場平穩運行、保護種糧農民利益的現實需要。鑒於這兩年小麥行情波動起伏特點,為引導江蘇市場實現平穩運營,加強市場信息研究和提升經營主體實操技巧,今年夏糧開秤前夕,江蘇糧油商品交易市場在阜寧縣召開了小麥行情形勢分析會,吸引了近400名來自央企、省企、市縣儲備企業以及各類民營企業的經營人員踴躍參與。
為強化指導,分析會在多方面下足功夫。圍繞產情和價格,主辦方特邀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分析師馮立坤,全景式剖析全國小麥供需形勢及大市場行情﹔同時,將鏡頭聚焦江蘇,從面粉企業需求角度對小麥的需求數量、質量的升貼水標准及開秤價格進行了全面分析,對經營主體收購小麥時如何把握質量和價格的對應關系進行指導。南京國家糧食交易中心特約分析師寧夏不僅分析江蘇糧油交易平台的各類數據,還對全國平台的各項數據加以研究和總結,作出理性研判,為平台購銷雙方提供具體分析。
參會代表紛紛表示這場分析會干貨滿滿,對於大家把握當下的小麥市場指導性很強,讓他們對今年的小麥行情和定價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和判斷,有利於結合自身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夏糧收購策略,為我省夏糧收購市場平穩運轉,更好地服務農民增收打下堅實基礎。(李 達)
來源:新華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