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這個用地“模范生”,畝均稅收35萬元
清晨,咖啡廳裡,3位企業合伙人圍著筆記本電腦,緊鑼密鼓地探討著商業計劃書﹔落地窗外的小廣場,剛吃完早茶的年輕人三三兩兩,悠閑散步。
快起來分秒必爭,慢下來不疾不徐。在位於揚州廣陵區的江蘇信息服務產業基地,這種節奏反差既突出又自然。
6月25日,是第34個全國土地日。你所不知的是,這片佔地392畝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可是江蘇節約集約用地的“模范生”。數據顯示,江蘇信息服務產業基地入駐企業的平均用地不到0.5畝,其畝均稅收35萬元,是揚州省級以上開發園區平均水平的2倍。
“2007年以前,這裡還是一片荒地,我們一開始就立足高標准、集約化打造產業園。”廣陵新城黨工委副書記王衛介紹說,在一座座現代樓宇拔地而起的同時,當地注重打造人性化的商業空間,致力於形成宜居宜業的發展氛圍。
如今,這裡有阿裡跨境電商產業園、新能源汽車智慧園等載體平台,也有揚州·長三角數字貿易產業園、致源多多數字經濟谷等特色項目。美團、中科創達、中軟國際、奇安信、萊斯科技等一批數字經濟領域知名企業紛紛落地。
集約化用地,不意味著“壓縮”工作環境的舒適性。為此,當地通過完善園區功能、提升公共服務,對寫字樓和公共空間進行更新改造、導入商業配套,以“5分鐘人才生態圈”的高質量公共服務“聚人”。在這裡,企業員工平均年齡28歲。針對年輕人的生活偏好,園區配套了3家咖啡廳。
風林牧火(江蘇)體育發展有限公司去年入駐,公司財務總監方小芳介紹,園區為企業送上了一系列“服務包”,幫助對接上下游資源,提供豐富應用場景。
打造近悅遠來的良田沃土,江蘇信息服務產業基地可謂該省“寸土生寸金”的縮影。江蘇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張國梁介紹,“十四五”以來,江蘇盤活存量建設用地65萬畝,單位地區生產總值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16.8%,實現了節地水平和產出效益“雙提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