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江蘇揚州創新黨建引領城市社區治理路徑
《人民日報》2024年7月16日6版 版面截圖
原題:江蘇揚州創新黨建引領城市社區治理路徑
好家園人人共建
上午10點,在江蘇揚州廣陵區曲江街道文昌花園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各個活動室熱鬧非凡:二樓的黨員活動室裡歌聲嘹亮,由社區退休老黨員和歌唱愛好者組建的“好鄰裡”合唱團正在排練曲目《我和我的祖國》﹔四樓的公益集市琴聲悠悠,一場古琴課堂正在進行……
11點,到了開飯時間,剛結束活動的社區居民潘雲龍來到社區食堂,准備吃午餐。“吃飯、養老、基本就醫、文化生活,我們老年人的需求在社區就能滿足。”作為老住戶,潘雲龍目睹了社區這些年發生的點滴變化。
文昌社區曾是揚州最大的拆遷安置小區,人口數量超1萬人。“路不平、燈不明、車難停、家不寧”是社區黨委書記鄭翔初到社區時面臨的難題。
敲開家門,走進心門。為了解社區居民所需,鄭翔帶著社區工作人員一家家走訪摸排,了解到社區裡“一老一小”的問題特別突出:老年人的吃飯、養老,孩子的托育都是大家集中反映的問題。
建食堂、建養老公寓、建托育機構……這些惠民實事必須由社區黨委牽頭來干。社區原有一家瀕臨倒閉的賓館,考慮到居民對養老的迫切需求,鄭翔主動跟賓館老板溝通,同時向上爭取資金。最終,社區買下了這家賓館,成立了全市首家社區老年公寓,實現了家門口的養老。
針對沒有住進公寓的其他老人,社區又出新招,統一為孤寡、高齡獨居老人安裝智能看護系統,一旦出現異常便及時預警,上傳給社區和監護人,讓老人在第一時間得到救助。社區還成立了居家養老站,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讓老人足不出戶享受助餐、助浴等服務。
除了提供基本服務外,如何實現高質量養老?社區採取“請進來”的方式,邀請一些公益團隊到社區演出,群眾喜聞樂見,還自發組織起了葫蘆絲演奏隊和書法社團、舞蹈社團、詩畫社團等23支社區文化隊伍。
老年人的服務搞得有聲有色,小朋友們的服務也具有針對性。針對3歲以下的嬰幼兒群體,社區開設了“嬰幼兒照護服務中心”,有專人照料孩子的起居,還有各種戶外娛樂設施。社區還定期舉辦科普學堂、寒暑假公益托管班、素質拓展訓練營等,豐富青少年課余生活。
搞好社區服務,資金從哪裡來?市區兩級相關部門配備了為民服務專項資金,廣陵區還單獨設立了“民生微實事”專項經費,幫助社區解決了大批實事難題。除此之外,社區自主培育孵化的46家社會組織積極參與公益項目創投大賽。“獲批的項目資金全部用於服務社區居民,資金充足了,服務老百姓的項目更多了。”鄭翔說。
經過多年的摸索,文昌社區形成了群眾“提議、合議、群議、決議、評議”的“五議工作法”,整合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網格代表、物業公司、片區民警和駐地單位等資源,創新打造“開放空間、圓桌會議、周末夜話”3個特色議事平台,每年集中商定10件“亟待解決的民生實事”,每季度召開1次區域黨建聯席會、1次網格協商議事會和1次民情民意懇談會,推動更多群眾需要的好服務落地。
好組織身邊就有、好家園人人共建。經過19年的探索和實踐,文昌花園社區走出了一條黨建引領城市社區治理的路子。服務滿意了,群眾的心情舒暢了,社區的工作更好開展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