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多地務實新政 激活汽車消費“一池春水”

“一直想買一輛用車成本更低的新能源車,聽說近期以舊換新補貼大,我就過來逛一逛。”記者近日走訪多家汽車4S店發現,不少消費者在咨詢時都會提到“置換”“以舊換新”等關鍵詞。隨著以舊換新行動走深走實,江蘇各地紛紛建立便捷的補貼申領通道,讓消費者直接感受“真金白銀”的實惠,不斷提升消費信心。
蘇州投入汽車以舊換新預算資金1億元,對消費者報廢更新汽車給予消費紅包補貼﹔徐州舉辦“第四屆中國·徐州國際汽車博覽會暨新能源智能汽車展”,實現銷售額8.9億元﹔淮安、鎮江等地通過促銷讓利大禮包、數字人民幣紅包等方式,開展汽車以舊換新促消費活動……據了解,截至7月7日,江蘇共收到汽車以舊換新申請11517筆,完成審核5386筆,汽車以舊換新增長趨勢強勁。
政策密集聯動,助力汽車以舊換新
近年來,隨著國內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老舊車輛淘汰更新成為市場的重要趨勢,為打通消費者換車意願不強、二手車市場流通不暢等問題,相關政策持續發力,不僅為消費者提供以舊換新補貼,更推出一系列措施。
今年3月,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隨后,商務部等14部門印發《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明確了消費品以舊換新的具體任務。同時相關政策還明確,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可以與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減免、相關金融優惠、企業平台讓利等疊加享受。
近日,省商務廳會同相關部門印發《江蘇省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提出推動汽車換“新”的政策舉措。方案指出,我省汽車以舊換新方面已取得積極成效,今年1至5月,全省機動車累計銷售68.42萬輛,同比增長7.5%,其中新能源車累計銷售30.76萬輛,同比增長39.9%,滲透率達45%。省商務廳副廳長吳海雲介紹,截至6月30日,全省汽車報廢更新累計申請8324份,審核通過3738份,其中報廢舊車並購買新能源車佔比63%﹔報廢汽車回收15.7萬輛,同比增長49.7%。以蘇州為例,投入汽車以舊換新預算資金1億元,對消費者報廢更新汽車給予消費紅包補貼,截至6月底,汽車以舊換新銷售10570輛,銷售額19.4億元。
省財政廳副廳長張國棟表示,針對汽車以舊換新政策,中央對江蘇省總體按照50%給予補助,省以下承擔的部分,省級與市縣整體上也按5︰5分擔。為推動以舊換新行動有序高效開展,省財政廳專門安排3億元資金支持汽車以舊換新。不少市縣在省級出台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比如,南京市將汽車消費獎補范圍擴大到部分新購車輛,常州市對新能源汽車充電服務費進行補貼等。
車企積極響應,以舊換新補貼多
“以舊換新一點也不麻煩,您把舊車開過來,我們有專門的二手車部門,評估車輛價值后當場回收,手續在店裡就能辦。”在南京市秦淮區大明路大眾4S店,客戶經理向記者熱情地介紹,如果舊車殘值較低,可以走車輛報廢程序,享受最高1萬元的政策補貼,他們今年以來已經為不少“僵尸車”車主提供了換新服務。
在汽車以舊換新政策陸續推出后,各大汽車企業紛紛響應,推出了一系列優惠措施,吸引大量消費者關注。記者了解到,不少汽車企業推出補貼、購車優惠等針對舊車置換的專項優惠政策。奔馳推出限時活動,所有符合細則補貼范圍的乘用車用戶購買奔馳適用車輛可獲最高達1.5萬元的購車補貼﹔一汽大眾發布全系以舊換新購車活動,覆蓋旗下燃油車、新能源車全系車型,以舊換新補貼最高可達2.6萬元。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比亞迪針對漢、唐系列車型提供最高達1.8萬元的置換補貼,此外還為消費者提供零首付、零利息等金融政策﹔蔚來推出最高10億元的油車置換補貼,同時提供零首付購車方案,消費者通過以舊換新方案最高可享2萬元補貼。一些車企還推出了定制化的換車服務,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換車體驗。
“這輛車已經開了10年多了,有時候開著開著就會有點小毛病。去年就有了換車的念頭,最近正好在手機上刷到了以舊換新的消息,就決定趁這機會把車換了。”市民周先生對記者表示,前幾天去店內咨詢過了,換新能源車的話可以拿到1萬元的補貼,另外車價還有3萬元的補貼,感覺價格很合適。近期,汽車企業不斷推出的優惠措施,進一步激起了消費者的購車熱情。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5月,我國乘用車產銷量分別完成205.1萬輛和207.5萬輛,環比分別增長0.1%和3.7%﹔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94萬輛和95.5萬輛,環比分別增長8.1%和12.4%,市場佔有率達到39.5%。
打通市場堵點,釋放二手車消費潛力
在拉動新車消費的同時,以舊換新政策也提升了二手車市場的活躍度。記者注意到,眼下,由於置換舊車數量不斷增加,不少4S店在銷售新車的同時,開始全力布局二手車業務。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二手車累計交易量1841.33萬輛,同比增長14.88%﹔按照此輪以舊換新政策目標,到2027年,我國二手車交易量較2023年增長45%。
“隨著以舊換新政策實施,我們這段時間接到的訂單量多了,詢問車輛信息的電話也多了。”一家二手車門店的銷售人員表示,以前一天大概能接待10個客戶,現在一天最多有30個客戶。此外,在汽車回收市場增長的同時,也衍生出汽車回收線上交易平台等新業態,比如互聯網收車平台“艾特大象”,通過互聯網、App、小程序等數字化模式連接車主和資質企業,一鍵上門收車,緩解車主交車難和企業收車難的兩難問題,讓車輛報廢更便捷,推動汽車市場消費潛力進一步釋放。
一般情況下,個人消費者的換車周期約為10年,以舊換新政策的推出,一定程度上將壓縮消費者的換車周期,釋放汽車市場消費潛力。江蘇大學汽車工程研究院副院長袁朝春表示,江蘇省汽車以舊換新政策的出台,對促進國內消費大循環和提升交通運輸行業的節能減排效果具有積極作用。同時,國產汽車品牌產銷兩旺的大好局面也能進一步加快中國汽車產業高質量轉型發展的速度,對國內經濟增長以及居民生活品質的提升作出了重要貢獻。
“隨著以舊換新政策的深入實施,新車市場有望繼續保持增長態勢,新能源汽車會更加受到消費者的青睞,但車企之間的價格戰和促銷策略依然激烈。同時,隨著老舊車輛的淘汰和新車購買需求的增加,二手車交易量有望持續增長,二手車市場將繼續繁榮,市場競爭也將更加激烈,市場規范化程度將進一步提高。”袁朝春提出,各大車企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實現快速發展,就需要聚焦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技術,實現技術的再提升﹔實施產品差異化戰略,增強消費者的參與感和滿意度﹔強化品牌建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優化供應鏈管理,降低採購成本、生產成本和物流成本﹔加強市場營銷與消費者互動,以及持續關注政策與市場變化。(沈玉青)
來源:江蘇經濟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