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建成307個城管驛站,免費向市民開放

7月21日,依托蘇錫通樂成公園城管工作站改造的“夜市自習室”,迎來了首批“小學員”,附近夜市攤主們的孩子在自習室裡讀繪本、做作業,這一幕溫馨場景也讓周邊市民倍感溫暖,很多家長志願者自願加入看護兒童和作業輔導,輪流值守這個“溫暖小家”。
哪裡需要解決問題、提供服務,站點就鋪設到哪裡。南通市各級城管充分利用已建成的307個社區城管驛站向市民群眾免費開放,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有效提升,曾經不少居民的“問題清單”變成“幸福賬單”。
不舍晝夜守護煙火 “夜市自習室”暖人心
昨夜,結束了一天忙碌,安徽籍的鴨血粉絲攤主武來全匆匆趕往自習室接孩子。他推開小屋的門,映入眼帘的是溫馨的一幕場景。城管隊員薛亮亮和志願者老師正陪著孩子們做手工。當孩子向父親炫耀今天的手工作品時,武來全眼眶濕潤了:“擺攤賺錢養家卻顧不上孩子,現在孩子在這裡我們很安心。”
當傍晚的余暉落在江海街道樂成公園時,數十輛裝載著各地美食的移動攤位匯聚到公園小路上,按照劃定區域整齊排列。僅僅十余分鐘的桌椅擺放和食材陳列,樂成夜市疏導點的煙火氣息就在晚風中升騰。2022年以來,已有74個固定攤位在這裡落腳,它從一個小小的公園變成集小吃區、百貨區和水果區於一體的綜合性夜市,滿足了附近居民和外來務工人員的夜市需求,也幫助300余人解決創業就業問題。
而曾經,樂成公園一些攤主帶著子女出攤,煙火繚繞環境嘈雜影響孩子安心看書。今年年初,蘇錫通執法隊員與攤販代表進行議事協商座談,幾位外地來通的年輕攤主代表提出了一個共性的問題:暑假期間想把孩子帶來身邊照顧,也曾考慮在蘇錫通落戶和上學,可旺季做生意和照顧孩子無法兩全,這是最大的顧慮。執法大隊和江海街道經過充分調研,決定聯手打造“夜市自習室”,把“城管驛站”進行改造,升級成為孩子學習托管的安全港。同時依托“城市治理愛心慈善基金”面向社會進行申報,得到江蘇航運職業技術學院的積極響應,組建了一支志願者團隊來為孩子們提供輔導和陪伴。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蘇錫通園區持續走深做實“城管進社區”,擦亮“速馨通”黨建品牌,通過構建“小市場、多功能、大民生、正能量”的服務矩陣,實現城市管理向精細化、長效化轉變,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
“末端執”到“前端治”,服務打通“最后一公裡”
“本來想去醫院檢查的,結果在家門口就有義診,服務還很到位,真的太方便了。”昨日,正在北大街城管工作站中量血壓的張阿姨高興地說。該驛站也是戶外勞動者的愛心服務驛站,對周邊的所有戶外工作者免費開放。
記者看到,站點內沙發、桌椅、空調、飲用水、充電寶、雨傘、醫藥箱一應俱全,很難想象這曾是一個閑置的核酸採樣亭。“城管進社區”工作開展后,這裡成為了細節滿滿的為民服務“新驛站”。
為更好地服務當地群眾,提升居民和商戶的法律意識,北大街城管工作站定期邀請區公職律師團隊進駐北大街商圈。律師們圍繞餐飲油煙、戶外廣告、違法建設治理等方面,開展法律法規的普法宣傳。 除了“一對多”的普法宣傳以外,工作站還開展了“一對一”的精准入戶指導。對新開的餐飲店,工作站隊員們第一時間上門指導安裝油煙淨化設備,講解清洗和使用要求,科普相關法規,助力商戶快速規范經營。
“城管進社區”工作開展以來,城管工作站以“黨建引領、以民為本”為抓手,創新形式、深入服務、多元共治,形成了城市治理的合力,讓群眾從治理“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有效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化、法制化、專業化水平。變“被動管理”為“主動服務”,變“末端執法”為“前端治理”。
整合多方資源,促進社會治理“大融合”
“有事找城管,服務不打烊!”走進港鄰薈城管工作站的“解憂雜貨鋪”,鮮明亮眼的紅色郵筒、獨具特色的溫馨標語、個性十足的裝飾貼畫都讓人眼前一亮。
以城管工作站為載體的“解憂雜貨鋪”,匯集了各方力量,不僅幫助周邊商戶解決各種經營問題,還能提供各類生活咨詢服務,為市民群眾答疑解惑。“以前街區商戶進行店招店牌申報經常因為材料不全,來回要跑很多趟,現在在工作站就能進行咨詢和初審,方便多了!”談起城管工作站的設立,港鄰薈管理方負責人蔣金燕連連點贊。
天生港鎮街道積極探索城市商圈黨建新路徑,整合各方資源、搭建共融平台,推動商圈城市管理服務中心不斷優化,以形成磁吸效應、品牌效應、共贏效應,打造互助圈、服務圈、引力圈,實現城市管理服務模式從“有形”到“有效”的聚合轉變,激活商圈黨建“一池春水”。
如皋城管局通過“城管藍”攜手“公安藍”,依托“警城E+”聯勤聯動機制,和公安局聚焦“六大聯動協作內容”,在開展“小活動”中促進社會治理“大融合”。
如皋市人民醫院南大門某小區因年久失修,樓房頂部經常有混凝土塊掉落,對經過此處的行人和過往車輛構成了嚴重的安全隱患。
今年4月,社區城管錢濰兵、董枳彤接到求助后,立即對接社區網格員常穩龍,多次召開議事協商會議,高效研究制定修復方案。維修當天,考慮到維修的地點有高空墜物風險,社區城管又對接如皋市交巡警大隊候隊長,對維修地點進行臨時交通管制。經過多方努力,群眾頭頂上的危險物終於被消除,周邊圍觀居民和過往行人紛紛點贊。
近年來,南通市城管系統以黨建為引領,喊響“有事找城管,服務不打烊”服務宗旨,依托遍布全市的社區城管工作站(點),將城管基層治理與社區綜治服務全面融合,發揮組織員、宣傳員、服務員“三大員”作用,在服務群眾的同時還為戶外工作者提供夏天“送清涼”,冬天“送溫暖”的愛心服務,為人民群眾提供家門口的優質服務和精細管理。
來源:南通發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