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外來員工融入本地社區?——江蘇昆山黨建引領集宿區治理觀察
大型企業和產業園區一般都配套建有供員工居住的集中宿舍區。由於員工流動性強、公共服務欠缺,這些集宿區往往成為社會治理的薄弱點。外來員工眾多的江蘇省昆山市,以黨建引領、群團協作、志願者共同參與的模式,對集宿區實行社區化管理,全面提升治理效能和服務水平,企業員工歸屬感、幸福感明顯增強。
黨建聯盟統籌 匯集資源解員工難題
與傳統意義上的社區不同,走進昆山市巴城鎮梧桐社區,沒有戶籍居民,隻見一棟棟企業宿舍樓林立,偶爾有員工進出。這是昆山市於2023年成立的首個集宿區社區。
據梧桐社區黨支部書記薛慶介紹,區內共有60家工業企業、10處企業自建自管宿舍區,可入住7.2萬人。
“這些企業員工多為年輕人。”薛慶說,社區為員工提供生活服務。
記者在梧桐社區看到,每個新入住的員工會收到一本冊子,裡面詳細介紹了社區的公共服務設施。梧桐社區成立黨建聯盟,整合巴城鎮行政審批、勞動保障、衛生、教育等部門資源,為員工提供政務便民、日常生活和文明志願服務。
針對員工訴求,梧桐社區在黨建聯盟支持下開設定制公交專線,改建臨時停車場,開展形式多樣的公益活動。“原來這裡就是一個睡覺的地方,現在真的有家的感覺了。”來自河南的員工小韓說。
昆山市是一座以外向型經濟為主的城市,共建有370多個集宿區,入住企業員工20多萬名。
據昆山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昆山建立社區黨建聯盟,推動集宿區周邊的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各級基層黨組織開展結對共建,制定需求、資源、項目“三張清單”,收集民意,解決員工難題,實現黨建、治理和服務“三網融合”。
群團組織協作 服務員工“八小時外”需求
桌球室、乒乓球室、健身房……昆山開發區廣志社區龍馨家園集宿區內,各種運動、娛樂設施應有盡有。
“工會發電影票,婦聯組織相親,社工組織提供心理咨詢。”廣志社區黨委書記徐瑤說,社區根據集宿區員工需求,在工會、婦聯、共青團等群團組織的支持下,開展豐富的文化活動和技能培訓,增進員工彼此間的交流。
記者採訪了解到,集宿區各群團組織的建立,讓員工的凝聚力明顯增強。“原來一回宿舍就刷手機,現在活動可豐富了。”家在安徽的員工小陳笑著說。
在花橋經濟開發區徐公橋人才公寓,記者看到,青年初心講堂等青年社團活動在團組織的帶領下,開展得有聲有色,閱美空間、花聲工作室、咖啡工坊等平台載體,成為外來員工的“暖心港灣”。
2024年初,昆山市和周市鎮兩級團組織在“昆北·鄰裡匯”集宿區為留在昆山過年的青年員工舉辦“團團陪你過大年”系列活動。50多名集宿區青年員工一起吃年夜飯、體驗蘇式文化手作、拍攝新年打卡照。
志願者參與網格化治理 實現共建共享
“大家都愛住在這裡,既便民又貼心,就像家裡一樣。”昆山丘鈦微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宿管工作的鄧亞秀對昆山高新區鄰裡中心集宿區的環境贊不絕口。
鄰裡中心集宿區由昆高新集團負責運營,丘鈦微電子、澤璟生物等40多家企業的1200余名員工入住其中,集團以入駐企業為單位劃分微網格,充分發揮志願者作用,實現精細治理,共建共享,推動“事在網中辦”。
記者採訪了解到,昆山高新區新溪社區網格員在日常巡查時,遇到兩名公司員工因為休息噪音問題發生爭吵,經過耐心調解,雙方達成和解。
志願者擔任網格長、微網格聯絡員,可以將許多矛盾化解在萌芽中。昆山在集宿區治理中,廣泛吸納黨務工作者、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及青年團員、職工骨干等,擔任網格長、樓棟長、樓層長、宿舍長,成立“鄰裡幫幫團”“青春小分隊”“活力志願隊”等120支服務隊伍,引導員工自我教育、管理和服務。
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要轉化為治理優勢。昆山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孫勇說,昆山將黨建引領貫穿集宿區治理全過程,助力外來員工“本地化”“市民化”,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沈汝發)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