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大院大所齊聚無錫濱湖,點亮“山水科創”

周夢嬌 趙登岩
2024年07月27日07:11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無錫市濱湖區位於太湖之濱,轄區內近六成面積是水面,剩下四分之一是山區。青山綠水間,濱湖區打造出佔全市約90%的科研院所,大院大所“濃度”位於全國縣區前列。

從“九天攬月”的神舟系列飛船,到“大洋探底”的“奮斗者”號深潛器,再到問鼎全球超級計算機榜首的“神威·太湖之光”等,多項大國重器烙上了“濱湖印記”。

7月10日,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在無錫市濱湖區調研時指出:“在好地方搞科研,更要著力營造一流創新生態和科研環境,讓科研人員安心工作、潛心研究,努力創造源源不斷的好成果。”

近年來,無錫市濱湖區著力打造科創環境,讓科研成果走出“實驗室”,走向“生產線”,實現了院所與地方經濟的相互賦能。2023年,無錫市濱湖區院所經濟入庫稅收達5.5億元,同比增長37%。

技術員在江蘇省電子質檢院檢測室進行產品檢測。人民網 周夢嬌攝

技術員在江蘇省電子質檢院檢測室進行產品檢測。人民網 周夢嬌攝

院所“濃度高”

起點蠡湖,終點太湖,全長11.8公裡的山水東路,從空中俯瞰,猶如一條項鏈鑲嵌在太湖之濱。由北向南出發,這條林蔭大道上,坐落著中國船舶七〇二所、航空工業雷達所、中國水產科學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等大所。

上世紀60年代,七〇二所總部由上海搬遷至無錫市濱湖區,開始在這裡書寫船舶科研的嶄新篇章。2020年12月,由中國船舶集團、江蘇省、無錫市共建的深海技術科學太湖實驗室揭牌成立,成為無錫首個省級實驗室。

“濱湖區山水資源優渥,經濟基礎較好,地理位置獨特,加之政府決策的時代性,包括七〇二所在內的大院大所接續落地,逐步產生虹吸效應。”濱湖區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1973年,江蘇省電子信息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落地濱湖區葛巷107號,彼時這裡還是一大片荒地,僅有兩棟小樓,如今已是國內一流的電子信息產品科研檢測公共技術服務平台。

該院黨委書記、院長吳蘭介紹,小到一款手機充電器的性能,大到智能網聯汽車信息終端的電子系統等,都能在這裡完成檢測、認証,“基地與區內其他院所距離近,用小推車即可實現產品送檢”。

進入“十四五”時期,濱湖區進行了院所集群化整體部署,2021年應勢啟動了太湖灣科創帶引領區建設。目前,該區共擁有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航空工業雷達所等12家省部屬科研院所,均為院所中的“排頭兵”。

以高校為代表的院所類型,是濱湖區先行先試的“生力軍”。近日,“江南大學生命健康概念驗証中心”成功獲批江蘇省首批概念驗証中心。

江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副總經理陳雪梅介紹,該中心可以通過學校提供的中試熟化平台和成果轉化基金,協助前沿技術創新項目進行技術、產品、商業化驗証,打通科研成果轉化的“最初一公裡”。

此外,濱湖區還建有清華大學無錫研究院、國家超算無錫中心、無錫先進技術研究院、上海交大無錫光子芯片研究院等4家新型研發機構,深海載人裝備全國重點實驗室、水動力學全國重點實驗室等7個國家級創新平台,12個省級以上科技公共服務平台。

“濱湖的科研院所已實現從高校、省部屬科研院所到新型研發機構的綜合覆蓋,在計算機系統、航空電子、船舶動力、智能交通等行業中技術水平達到國內領先。”濱湖區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上海交通大學無錫光子芯片項目施工現場。受訪者供圖

上海交通大學無錫光子芯片項目施工現場。受訪者供圖

落地轉化,1+1>2

有了“高濃度”的科研院所集聚,更核心的是成果轉化,使“院所”與“經濟”碰撞出1+1>2的效應。為此,濱湖區進行了從園區建設、引進院所、平台建設到前沿項目的整體布局。

無錫(國家)集成電路設計中心擁有301畝園區,160余家集成電路設計相關企業正有序運轉。今年上半年,這裡的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營收超過45億元,同比增長超10%,園區企業完成營收145.67億元。

“15年前,濱湖區政府舍棄穩定的金融房產投資價值,開辟5A級景區旁邊的一塊地,以30億元初始投資,建設此園區。如今,這裡已成為蠡園經開區單位面積營收最高的地方。”無錫蠡園集成電路設計管理服務中心黨委書記錢淼說。

園區內,有一棟22層高的樓宇,是濱湖區無償提供給清華大學無錫應用技術研究院的科創載體。“落戶12年間,孵化了‘5G射頻第一股’卓勝微等130多家高科技企業,虹吸了30余位高層次人才,落地了集成電路創新服務平台等37個研究中心。”清華大學無錫應用技術研究院院長助理張虎說。

從清華大學無錫院出來,幾百米外就是無錫利普思半導體有限公司。一批新研發的車規級碳化硅模塊從該公司生產車間下線后,很快就被送到集成電路創新服務平台,進行性能和可靠性測試。

“這個平台就像‘體檢中心’,可在短時間內測算出芯片的各項性能。”利普思負責人丁烜明說,園區有了專業的芯片“體檢中心”,可幫助企業提高產品的交付進程﹔同時,還可面向材料檢測、芯片測試環節進行“補鏈”“強鏈”。截至目前,該平台已實現年超1000萬元的公共服務能力。

在集成電路領域,光子芯片代表著先進生產力方向。2021年,濱湖區引進上海交通大學無錫光子芯片研究院項目,布局國內首條光子芯片中試線。目前,該項目外部結構已經成型,超淨車間內,團隊正集中進行設備的二次配機、裝機和調試工作。

上海交通大學無錫光子芯片研究院副院長朱海峰透露,在項目考察期間,院長帶隊走訪了國內很多地方,但唯有濱湖區給了他們足夠的底氣。“無錫是繼上海之后第二大集成電路聚集地,產業底盤牢固﹔濱湖集聚了大量科研院所,人才底盤足。”

如果說“從0到1”代表著科技創新的原始突破,那麼成果轉化進入市場就是“從1到無窮”的路徑演進。在濱湖區,引進一個團隊,興起一個學科,形成一個集群,搭建一個平台,帶動一個產業,已經成為常態。

截至目前,該區科研院所與區內企業產學研合作項目已超1000個,累計交易額近億元,孵化培育企業超百家,誕生了“奮斗者”號、“蛟龍”號載人深潛器等一批“大國重器”。

無錫濱湖區提出,到2025年院所經濟對地方貢獻年均增長率將達到25%。

濱湖區首批“湖灣院所聯盟”科技副總聘任儀式。受訪者供圖

濱湖區首批“湖灣院所聯盟”科技副總聘任儀式。受訪者供圖

相互賦能,點亮“山水科創”

“要把科技創新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最大增量,力爭院所經濟貢獻實現三年翻番。”濱湖區委書記孫海東表示,將全力支持院所做大做強,主動在院所和企業之間“牽線搭橋”,加快科研成果就地轉化。

為此,當地制定了《濱湖區院所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2023-2025年)》《2024年濱湖區院所經濟工作要點》等政策,針對民用航空電子系統項目、智能網聯汽車信息終端及大型產品實驗測試基地等院所經濟成果轉化重大項目組建工作推進專班。

今年4月,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與寧德時代、濱湖山水城簽署合作協議,在濱湖區共建太湖灣車聯網創新中心。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所長孫正良說:“無錫是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基礎雄厚,雙方將共同打造‘解決我國智能汽車運行安全’示范區。”

強化要素支撐,提升產業承載能力,亦是濱湖院所經濟的重要保障。無錫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山水東路科創谷規劃建設,扎實推進環太湖科創圈建設,持續放大技術溢出效應。

“濱湖有基礎、有條件,也有擔當擦亮院所這張‘金字招牌’。”在孫海東看來,要彰顯“山水科創”辨識度,持續深化山水東路沿線規劃開發建設,全力打造示范品牌,深度融入國家戰略,加快建設重點平台,為院所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經驗借鑒。

眼下,40平方公裡的科創谷已經雛形初顯,未來將成為環太湖科創圈上具備“高創新度、高集聚度、高標識度”的“太湖之眼”。

為把區域內的“最強大腦”凝聚起來,轉化為發展的紅利,濱湖區還創新性推出“湖灣院所聯盟”,3年時間完成了從1.0到3.0版本的躍升,讓具備“科研總部”功能的高校院所牽頭,組建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

“聯盟調研組先后走進上海、蘇州等長三角主要城市,已成功吸納復旦大學、蘇州大學、東南大學蘇州醫療器械研究院等10家單位為新成員。”濱湖區委統戰部副部長臧紅表示。

在此基礎上,濱湖區組織申報科技副總項目,一批高校院所的專家、教授前往民營企業擔任“科技副總”,“手把手”指導企業解決技術難題,打通科研到生產的“最后一公裡”。

江南大學物聯網工程學院副教授謝莉,即是其中之一。“團隊6位研發人員與無錫愛德旺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聯合實驗室。在工業廢氣治理領域,通過一輪輪的實地走訪、嚴密計算,推導出了新的能效計算公式,可以精准反映‘蓄熱式有機廢氣處理設備’的實際能耗,幫助企業降本增效。”謝莉說。

近三年,濱湖區累計入選江蘇省科技副總項目23項,新增“技術經紀人”近百名。濱湖區“現象級”院所經濟背后,是院、政、企之間的相互賦能。

(責編:龔世俊、李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