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社會

人民日報︱傳統建筑營造技藝匠人陸耀祖:榫卯相扣 雕琢古建

本報記者 白光迪攝影報道
2024年07月30日07:0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人民日報》2024年7月30日6版 版面截圖

《人民日報》2024年7月30日6版 版面截圖

陸耀祖在搭建建筑模型。

陸耀祖在搭建建筑模型。

原題:傳統建筑營造技藝匠人陸耀祖——

榫卯相扣 雕琢古建(工匠絕活)

【絕活看點】

陸耀祖,江蘇蘇州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香山幫傳統建筑營造技藝傳承人。他熟練掌握傳統建筑營造中的各項技能,曾參與蘇州寒山寺修復、蘇州北塔公園建造等項目。他參與編寫了《古建筑技師職業資格鑒定規范》《蘇州園林營造技藝》等書籍,填補了中國古建工人技術鑒定的空白。

銼刀與木頭相互摩擦發出沙沙聲,桌角擺滿大大小小已經打磨好的部件。推推眼鏡,將游標卡尺對准卡口處,瞇起一隻眼睛掃去,“平整度應該可以了。”陸耀祖吹去附在木塊上的碎屑,一套榫卯就做成了。

榫卯是中國古建筑中比較常見的一種連接方式。“動手設計、制作榫卯是技術活,一點不能馬虎。”陸耀祖邊說話邊擺弄著榫卯,在他的巧手之下,構件緊密貼合,穩定且牢固。

今年75歲的陸耀祖出生於江蘇蘇州吳中區,曾參與蘇州寒山寺修復、蘇州北塔公園建造等項目,主持新加坡藕香園等項目的施工建設。

一個木工需要具備砍、刨、鋸、鑿4樣操作手藝,需要熟練掌握總共100多樣工具的使用。“木作深處大有乾坤。”陸耀祖說。

木作是中國傳統建筑營造技藝的重要環節,大體分為小木作、大木作兩類。門、窗、隔斷、欄杆、外檐裝飾及防護構件等通常被稱為小木作,多用於房屋的裝修。“大木作則是指房屋梁架的建造,相當於搭起房屋的‘骨架’。”陸耀祖介紹,大木作是我國傳統建筑營造的關鍵技藝,包含立柱、上梁、架檁、鋪椽和做斗拱、飛檐、翹角等工序。

16歲的時候,陸耀祖正式跟隨父親學習木作。那時候,他經常天沒亮就起床練習基本功,想方設法利用工具將圖紙中的造型還原,牆角處漸漸堆滿被各類工具雕琢的木頭。那段時間,陸耀祖積累了豐富的實操經驗,為之后的成長奠定了基礎。

在練習四五年小木作之后,陸耀祖將眼光轉移到大木作上。“大木作比小木作難度要高得多,也更復雜。當時自己不滿足於裝修,還想嘗試設計建筑。”陸耀祖說。

在大木作圖紙繪制的過程中,陸耀祖通常會在腦海中建構出建筑物的大體形狀,並隨之浮現出許多問題:每個部分受力情況如何?應該採用哪種結構形式?如何在保証建筑安全的前提下加入文化與美學的設計……陸耀祖說,木工實際工作需要經歷4個階段:操作、了解、運用、創造。在建筑設計時,工匠要根據空間、主題等進行實時調整。

“中國傳統建筑是一個有機整體,往往會牽一發而動全身。”陸耀祖介紹,連接處採用的榫卯結構、主梁所用木材品類等都要依靠工匠把控,這樣的經驗離不開日積月累的觀察和實踐。

設計之后便是施工。在大木作施工開始時,陸耀祖會根據先前繪制的圖紙,將每一件構件的長短、薄厚、大小、榫卯位置,逐一畫在方木上,同時還會畫出與本構件相結合的其他構件的中線,將每個部件分配給各個工匠,讓他們按要求完成。

在組裝環節,陸耀祖會通過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對梁、柱、枋交接處提出匯榫方案,大大小小的工序他都熟記於心。“蓋房子是良心活,更是個細心活,可來不得半點馬虎。”陸耀祖說。

“對於工匠來說,新建房屋考驗的是創造力,修復古建筑則更像是一場對技能運用的綜合挑戰。”陸耀祖說,在修復過程中,工匠不僅需要對建筑損耗程度做全面排查,更要在遇到各種棘手問題時拿出可行性方案,最大程度保留古建筑原貌,做到修舊如舊。

在古建筑修復經歷中,江蘇常州文筆塔項目是陸耀祖記憶最為深刻的項目之一。1981年,蘇州古典園林建筑公司受邀修復文筆塔,由陸耀祖負責。

根據對古塔的研究分析,陸耀祖認為塔內需要重新安裝一根直抵塔剎銅葫蘆的木柱。由於木柱要從殘損的塔身中插入,這不僅需要尋找合適的木料,還要計算相應的角度和受力方向,以及考慮構件咬合等多方面因素。陸耀祖細致安排每一個環節,最終讓修復工程高質量完成。

去學校裡授課,在工地一線提供建筑修復新思路,幫助修訂建筑學書籍……如今年過七旬的陸耀祖依舊活躍在古建筑領域,在熱愛的事業中繼續發光發熱,為更多年輕工匠照亮前行的道路。

(責編:張鑫、張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