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南京:村裡來了“智囊團”

王丹丹
2024年07月31日11:25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盛夏時節,水蜜桃迎來採摘旺季,南京市浦口區陳庄村桃花渡家庭農場因為人群的到來而熱鬧起來。

“村裡帶著‘智囊團’來了!”返鄉創業“新農人”、25歲的楊文博忙著出門迎接。

楊文博口中的“智囊團”,是對口幫扶陳庄村的浦口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帶來的團隊,既有行業專家指導種植技術,又有政府工作人員講解支持政策,還有公司助農志願者幫助線上帶貨。

近年來,南京市煙草專賣局(下稱“南京煙草”)持續推動多產業融合高質量發展,助力產業興、鄉村美、農民富,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浦口煙草志願者幫農戶採摘水蜜桃。人民網 王丹丹攝

浦口煙草志願者幫農戶採摘水蜜桃。人民網 王丹丹攝

農技助力產業興

與其他桃樹種植基地不同,除了100畝桃園外,楊文博的家庭農場內還有蔬菜大棚、垂釣、游玩等設施。隨著水蜜桃的上市,游客在果蔬採摘的同時,還可以體驗農家樂、休閑垂釣和柴火灶野炊等多元化項目。

已成為當地農旅融合示范項目的桃花渡家庭農場,起初做起來並不容易。楊文博是浦口本地人,原本在城裡有一份穩定工作的他,剛返鄉創業時,大多數村民都還在從事傳統苗木種植。

“從苗木種植到果樹種植,模式完全不一樣,自己需要學習種植技術,研究適應本地土壤環境的品種。”楊文博指著種植基地說,好在村裡及時派來了“智囊團”。從基礎設施建設、種植技術幫扶到發展模式引導,專家們一趟趟不厭其煩地跑,農場也漸漸成了形。

查看長勢、觀察環境、詢問收獲、幫助採摘……夏日的午后,桃花渡家庭農場比往常都要熱鬧,“智囊團”在種植基地“各顯身手”。

來自浦口區農業農村局的佟瑩,在了解到農場水蜜桃存在存儲困難后,主動向楊文博介紹起冷庫項目情況,“政策上有扶持,技術問題可以隨時找我們,最快下個月就可以開始施工建設”。

如今,楊文博打造的農場項目示范效應逐步顯現,不僅帶動周邊群眾就業致富,還有不少村民主動前來學習桃樹種植。技術幫扶的源頭活水為地方鄉村振興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煥新后的農家小店。受訪者供圖

煥新后的農家小店。受訪者供圖

小店煥新鄉村美

來到溧水區澗東村,村口一塊網紅打卡路牌吸引了不少游客的注意。再往裡走,一間十幾平米的房間內,除了幾排貨架外,特色農產品展示區、愛心驛站、農技指導區、金融服務點等一應俱全。

“剛在門口拍照,以為是個打卡點,沒想到是一家商店。”朱慈趁著周末和朋友到郊區旅游,她感慨道:“店鋪雖小,五臟俱全,處處都是設計感。”

卷煙零售戶趙上華改造后的雜貨商店,靠近3A級景區傅家邊風景區和美麗鄉村“村口”。“此前開了幾十年,店面老舊,商品混雜,有時游客走到門口又轉身離開了。”趙上華談到之前的經營狀況直擺手。

改變源於南京煙草實施的“煥新工程”。借助金絲利零售加盟的契機,南京煙草幫助普通終端改善店面形象、提升陳列水平、優化經營環境,助力美麗鄉村建設。截至目前,累計建成農網現代終端104戶,累計煥新農網客戶790戶,趙上華的店鋪便是其中之一。

改變的不只是門頭、展櫃等基礎設施,在趙上華看來,更重要的是自己開始不斷學習優化店內產品布局,重視陳列展示效果,同時融入旅游區域介紹、路牌指引、農副產品專區等個性元素,注重與周圍環境的統一協調。

夏季是溧水藍莓採摘旺季,景區游客增多,小店人氣也漸旺,忙碌不停的趙上華笑著說:“不少游客把我們店當成了景區‘打卡點’,大家也更願意進店消費了。”

直播助農拓增收

“六合活珠子,地道的本地美食,包裝方便攜帶……”起初還不太適應的戴柏梅,在直播間工作人員的帶動下,已能與網友互動了。

六合區素有南京“菜籃子”和“米袋子”之稱,農產品種類豐富。戴柏梅經營的辰逸便利店位於旅游風景區金牛山附近,如今成了本地農產品展示售賣的窗口之一。

戴柏梅說,小店打造了農產品展銷平台,挑選了一批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產品,進行簡單包裝,擺放在農產品專櫃,方便過往游客選購。

活珠子、茶葉、土雞蛋、螃蟹……通過集納本地特色農產品在店內統一展示售賣,來往的游客越來越多,小店生意火了起來。閑不住的戴柏梅又琢磨起線上直播。在六合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的推薦和培訓下,戴柏梅走進了線上直播間,在更廣闊的平台為小店聚人氣、引客流。

據了解,六合煙草邀請合作社成員、店主等進駐“金絲利”直播間,面向南京全市2萬多家終端零售店和六合2000余家終端零售店推介特色農產品,拓寬了周邊群眾的增收渠道,還帶動了當地文旅產業的發展。今年以來,累計組織開展了19場助農直播活動,通過電商助農推動鄉村振興“加速跑”。

(責編:張鑫、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