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因地制宜促進設備更新
《人民日報》2024年8月8日5版 版面截圖
原題:因地制宜促進設備更新(現場評論)
——當好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堅定行動派、實干家⑰
江蘇揚州江都區大橋鎮的一個工地上,起重機吊臂上下起落,自動化車間加緊建設。“為了更好保護長江生態,企業決定淘汰使用了近30年的舊設備,採用全新技術路線。”企業負責人的一句話,引起了記者的注意。
新老車間的工藝完全不同,使用新設備,效率會顯著提升。可是,這麼大規模的設備更新,錢從哪裡來?
《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印發后,江蘇出台制造業貸款財政貼息政策,省、市兩級財政共貼息2個百分點。截至7月31日,首批入庫項目966個、貸款需求1945億元,142個項目已放款184億元。這家企業享受到新政策,購置新設備的貸款利率從前兩年的3%降至如今的1%。真金白銀的支持,讓企業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有利於釋放設備更新需求。
大規模設備更新,重點面向設備規模體量大、更新潛力大的行業。應當聚焦制造業、交通運輸、城市更新等領域,瞄准節能降碳、超低排放、數字化轉型等方向,推動生產設備、用能設備等的更新和技術改造。江蘇對入庫項目設立嚴格標准,制造業貸款貼息政策要求企業貸款中用於新設備購置的金額不少於500萬元,且該筆貸款中用於設備購置的部分可享受財政貼息。堅持鼓勵先進、淘汰落后,該更新的要更新、該淘汰的就淘汰,有利於推動設備往高端、智能、綠色方向更新升級,從而帶動提升制造業整體競爭力。
設備更新是企業優化生產的發力點,也是政府和金融機構改革創新、細化服務的著力點。特別是貸款政策,需在確保風險可控、安全有效的基礎上,幫助企業降本增效。為提高銀行發展普惠金融的積極性,江蘇推出政銀合作信貸產品“專精特新貸”,對符合條件的貸款本金損失,省財政風險補償基金給予80%的風險補償,合作銀行承擔20%的貸款本金損失風險和全部利息損失風險。截至7月中旬,江蘇已引導銀行向966家“專精特新”企業投放優惠貸款71.16億元。此外,針對中小微制造企業設備升級,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省財政按80%比例對擔保費給予補貼。優化服務、加強支持是政策導向,也意味著責任擔當。加強政、銀、企之間的協調合作,確保政策落實落細,方能讓惠企政策更好釋放激勵效能。
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還有賴於“有形之手”與“無形之手”的良性互動。根據各類設備更新換代的差異化需求,一方面依靠市場提供多樣化供給和服務,另一方面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打好政策組合拳。此外,還應善用數字化平台,可以將政策兌現由原來“申報、受理、審核、撥付”的傳統模式變為“數據比對、意願確認、撥付到賬”的主動服務模式。多措並舉、多點發力,有利於促進先進設備生產應用,擴大先進產能。
“第一期貸款享受財政貼息近100萬元,隨著貸款發放額度增加,貼息會更多。”企業的“貼息賬本”,成為廣大經營主體享受政策紅利的生動注腳。真金白銀投入,真抓實干攻堅,因地制宜實施好設備更新行動,一定能更好促進投資和消費、推動高質量發展。
(作者為本報江蘇分社記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