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人民日報︱江蘇產研院近六年成功對接企業需求近八百項 加速產業技術轉化應用

本報記者 何 聰 姚雪青
2024年08月13日07:1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人民日報》2024年8月13日1版 版面截圖

《人民日報》2024年8月13日1版 版面截圖

原題:江蘇產研院近六年成功對接企業需求近八百項——

加速產業技術轉化應用

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12月在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考察時指出:“要深入推進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實現科技同產業無縫對接,不斷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

一頭連著科研、一頭連著市場,江蘇省委和省政府設立的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江蘇產研院”),是江蘇產業技術研發轉化的“試驗田”。

一把小小的醫用鉗如何能夾得牢,奧秘藏在一排排微結構裡。“醫用鉗產值高、需求量大,但加工效率低、工藝成本高。這個困擾公司已久的問題,被江蘇產研院‘看見’並破解了。”江蘇科森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研發部負責人管偉東說。

為解決科技與產業“兩張皮”難題,以共建企業聯合創新中心為紐帶,江蘇產研院與細分領域龍頭企業圍繞企業技術需求進行技術攻關,先后與360多家企業共建聯創中心。

“大小不同的醫用鉗上,有數十個到上百個不等的微結構,傳統方式是用數控銑削技術一個個雕出,生產一把醫用鉗需要一天。”管偉東介紹,2020年,江蘇產研院—科森醫療聯合創新中心成立,醫用鉗生產工藝被列入技術問題清單。

江蘇產研院集萃精密與微細制造技術研究所和企業攜手,以精密電解加工技術替代原工藝,像立體蓋章般在平面上一次成型,每把醫用鉗加工時間壓縮到10分鐘,成本縮減到原來的1/10。如今,產品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聯創中心的成立,發揮了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挖掘行業真需求,推進重點關鍵技術、產業共性技術等研發創新。”江蘇產研院院長、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劉慶介紹,江蘇產研院自2018年以來征集企業技術需求近2000項,成功對接近800項,合同金額超過21億元。

風電產業是江蘇重點產業集群之一。大型風電葉片翼型千萬量級雷諾數氣動試驗數據的獲取,能為下一代超大柔性葉片設計提供關鍵基礎數據支撐。但動輒上千萬元的試驗費用讓不少企業望而卻步。為此,江蘇產研院開展“眾籌科研”,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

“參與這項創新機制的企業已有12家,項目3項試驗內容均為產業前沿課題。”劉慶介紹,江蘇產研院承擔部分項目經費,並作為中間平台對接供需雙方,“企業解決了真問題,政府資助了真需求,共性難題得到有力攻關。”

(責編:張鑫、張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