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釋放蓬勃發展動能 前7月徐州新增外資企業60余家

季芳
2024年08月14日12:37 | 來源:徐州日報
小字號

  上月底,隨著外資企業江蘇智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我市完成注冊登記,全市前7月新登記外資企業(含分公司)達64家。企業主要經營類型包括餐飲、商貿、新能源新材料、機械、基金等,也彰顯了我市區域中心城市建設帶來的蓬勃發展活力。

  作為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徐州這一區域消費鏈條上的關鍵樞紐,被賦予了“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重任。按照“多維度、多領域、多業態”推動多元消費升級目標,我市在提升交通樞紐能級、聯動周邊城市共建“1小時通勤圈”的基礎上,加速布局建設消費新地標,源源不斷釋放著消費輻射力和帶動力,彭城蘇寧廣場、雲龍萬達、銅山萬達、文廟街區、招商花園城、回龍窩特色街區等商業街區接連推進落位,加之各縣域同步積極布局品質消費生態圈,提升了徐州對周邊城市的消費輻射力,也帶動了一批外資餐飲企業的落戶。今年前7月,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星巴克等外資餐飲機構在我市共計新注冊登記12家企業,主要分布在市區、銅山區及沛縣、豐縣各商業街﹔百貨類(屈臣氏)外資企業1家,城市配送類(貨拉拉)外資企業3家。

  徐州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既是淮海經濟區的地理幾何中心,也是其中經濟總量最大的城市,承擔著拓展江蘇發展縱深的功能。打造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引領區域協同發展,離不開做強經濟綜合實力、提升城市發展能級。錨定2025年躋身萬億元級GDP城市行列目標,我市高質量建設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做大做強“343”創新產業集群,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也吸引了一批延鏈補鏈外資企業的落地發展。今年前7月新增的外資企業中,新能源、新材料類企業超過了10家,工程機械、生物科技、數字經濟類、紡織類企業超過了20家。

  加快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建設雙向開放高地,打造引領帶動力更強的“支點”, 我市積極融入和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水平運營淮海國際陸港、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綜試區等平台,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做大開放型經濟。

  上半年,全市進出口總額623.01億元,從主要產品看,農產品、紡織原料及紡織制品進出口分別增長17.0%、40.2%。開放型經濟的蓬勃發展,加快吸引了相關外資企業的落戶,今年前7月,全市新落戶貿易(含國際貿易)類、管理類、基金類、體育用品類外資公司近20家。

  在此基礎上,我市堅持把服務外資企業、外貿企業高質量發展作為出發點和著力點,從用好政策措施、優化營商環境、暢通“綠色通道”等多個方面,為企業吃下“定心丸”、送去“及時雨”,吸引外資企業不斷落戶、持續增資,蓬勃發展。

  2005年落地的外企蒂森克虜伯羅特艾德(徐州)環鍛有限公司已連續四次增資擴產,且每次擴產,產能均實現翻番,其中四期無縫環鍛項目去年7月投產,產能相當於前三期總和。

  今年3月,我市第一張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証,頒發給了凱保樂(徐州)有限公司總經理伊戈爾。該公司2011年落地我市以來,穩步發展,茁壯成長,今年前七個月業績同比增長20%,高質量實現“半年紅”。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在加快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打造江蘇高質量發展強勁支點的新征程上,徐州還將和更多外資企業攜手並進、共贏未來。(季芳)

(責編:黃竹岩、張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