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啟東日出火爆出圈 如何接住這“流量”?

近日,“啟東日出趕海”成為文旅熱點,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平台上搜索相關筆記有10萬+,引來數十萬人趕海追光。尤其是農歷七月初七那天,凌晨3點半的黃金海灘人潮涌動,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在此相聚,守候一輪紅日冉冉升起。據統計,截至當日上午9點,到黃金海灘景區的游客數量超過8000人。“煙花飛落 海上日出”黃金海灘浪漫七夕之約活動還通過新浪微博和“愛啟東”微信視頻號等進行直播,超80萬人在線觀看。
江海潮涌處 最美是啟東
瀕江臨海,三水交匯,依托獨特的自然稟賦,這些年來,啟東將江海資源“玩”出了花樣——圓陀角可賞第一縷陽光,看花海與大江大海交相輝映﹔去最美江海岸線騎行,在江風海韻之間疾行穿梭﹔到呂四港享受盛宴,讓心靈的小船回歸港灣﹔江心飛地賞星、碧海銀沙踏浪、黃金海灘挖沙……江海資源讓啟東逐漸成為江浙滬旅客短途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近年來,啟東一直致力於打造“日出江海,夢啟東方”的城市形象,目標是繪成“一江碧波瀲灩,百裡海岸迷人,千河清水暢游,萬畝灘涂如畫”的啟東畫卷。通過不斷修復江海岸線、提升空氣質量、推進城市綠化,啟東的“繽紛百裡”江海岸線已經開始綻放光彩。去年,啟東海灘的“潮汐樹”成為網絡爆款,算得上是啟東“出圈”的序曲。
早在2000年元旦,啟東因為迎接本世紀江蘇的第一縷陽光而聞名遐邇。一晃近24年, 今年“啟東日出”再度回到大眾視野。7月23日,南通大學杏林學院(啟東校區)東側海灘有上百人趕海看日出,此后隨著社交平台上話題不斷發酵,游客數量呈幾何級增長,到8月3日—4日,每天有數以萬計的游客涌入這座濱海城市。
日出大出圈 潑天流量至
面對突然而至的巨大流量,啟東因勢利導,一方面迅速決策,於8月7日—8月31日凌晨4點—7點,免費開放成熟景區黃金海灘,以疏導人流,確保游客安全﹔另一方面立刻組織了一場主題為“不七而遇,滿心七夕”的旅游節活動,推出海上煙花秀和精彩的文藝演出,進一步豐富旅游資源,提升游客的體驗感和獲得感。
8月10日早上4點30分,夜幕一點點褪去,天際由青色慢慢變橙、變紅,霞光暈染了雲層。在黃金海灘觀景平台等候的人越來越多,持續半小時的海上煙花秀開始了,海灘上一片歡騰,絢麗多彩,極致夢幻,點燃了七夕的夜空。“聽說天快亮的時候,如果點起煙火,許下的願望就會特別容易實現。”來自連雲港的游客小徐笑著說,自己剛面向大海許了一個小小的願望。
伴隨著絢爛的煙花,5點15分左右,一輪紅日從雲層下慢慢探出頭來,天空與海面被日光映紅,這一刻的黃金海灘美如人間閬苑。人們紛紛舉起手機、相機記錄下這動人的時刻。“我今天凌晨特地從如東開車過來拍日出。”攝影愛好者陳鑫告訴記者,為了賞日出,他整晚沒睡,做好了充分的拍攝准備。 (下轉A5版)
為了讓游客有更好旅游體驗,啟東千方百計提升服務水平,在東部沿海海堤附近,組建志願服務團隊,疏導交通,提供咨詢﹔安排便民服務點,開設集中擺攤、用餐區域,平價銷售食品和飲料等﹔增加移動廁所和臨時沖洗設施﹔增加保潔力量,每日清理灘涂、海堤……
網紅變長紅 服務須提升
這波從天而降的巨大流量,極大增強了啟東發展文旅產業的信心。如何讓“網紅”變“長紅”,讓游客更加願意來,願意留久一點,成為下一步工作的重點。
據了解,旅游業是啟東市“十四五”規劃發展的重要產業。啟東文旅產業發展已經納入《美麗啟東建設總體規劃2021—2035》《啟東市沿江沿海空間布局規劃》《啟東市海岸帶綜合保護與利用規劃》《啟東市“十四五”新型城鎮化規劃》《啟東市“十四五”水利發展規劃》《啟東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啟東正加快形成“一核一環三極”的文旅融合新格局。“一核”是指以城區為依托的主城文旅休閑服務核﹔“一環”是指依托沿江沿海生態景觀帶形成的“繽紛百裡”最美江海岸線、呂北公路沿線形成的最美鄉村生態景觀環線﹔“三極”分別為圓陀角文旅發展增長極、江海瀾灣文旅發展增長極、啟隆文旅發展增長極。精心打造呂四漁港風情區、果園生態經濟發展區、海復墾牧文化旅游區,高標准提升鄉村旅游,豐富紅色旅游、研學旅游和康養旅游。
啟泓文旅集團旗下有黃金海灘、漁人碼頭、墾牧公司、抗大九分校紀念館、濱江綠廊露營基地等景點,董事長沈春健告訴記者,公司已經著手完善黃金海灘等重點景區的基礎設施,借助“江蘇第一縷陽光”的城市名片,開設“日出專場”項目,增加海灘垂釣、房車露營、騎馬、沙灘休閑區等項目……同時組建市場營銷團隊,與旅游平台、旅行社、酒店等建立合作關系,強化旅游社團、旅游協會等組織的服務、協調職能,共同推廣景區品牌形象和產品。
今年,啟東市已有10個項目入選南通文化產業重點項目庫,5個項目入選南通旅游重點項目庫。面對當前流量火爆的機遇,啟東以全域旅游助力高質量發展,力爭到2025年,創成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全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超100億元。(黃海)
來源:南通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