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民生

“道”處是風景 江蘇累計建成綠道超9000公裡

2024年08月31日06:59 |
小字號

步步皆“綠”的綠道是市民消暑休閑的好去處。記者從江蘇省住建廳獲悉,江蘇各地結合“樂享園林”活力空間、公園綠地建設、水環境綜合治理等,沿山濱水、傍路穿綠,體系化推進綠道建設,已累計建成綠道超9000公裡。

南京濱江綠道、泰州三河綠道、無錫江陰環城綠道……一條條綠道串聯起自然山水人文資源和綠色生活空間。據了解,各地不僅構建了自然舒適、生活通勤、健身游憩的綠色步道,還在推動綠道逐步成環成網,持續塑造城市特色,服務綠色生活。

一起來看看江蘇各地有哪些特色綠道。

南京濱江綠道

南京濱江綠道按照“順水、沿城、連景”的設計理念,保護和修復自然生態資源、整合岸線空間、串聯宜人的生態景觀,構建了融合生態保護、休閑游憩等復合功能的綠色網絡。72公裡濱江綠道基本貫通,成為城市一道亮麗的生態風景線。

南京下關濱江綠道

南京下關濱江綠道

泰州三河綠道

泰州三河綠道圍繞“綠起來、連起來、動起來、游起來”,打通南官河、鳳凰河、周山河與沿線道路斷點,融入戲曲、鹽稅等泰州特色文化元素,沿岸打造18個主題文化節點,提升20處橋下空間,並設置坐凳、長椅、廊亭等城市家具以及健身器材、智能安防設施,推動全齡樂享城市生活。

泰州南官河綠道

泰州南官河綠道

無錫江陰環城綠道

無錫江陰環城綠道通過大橋道、湖山道、新綠道、運河道等形式多樣的綠道,串聯起主城區黃山湖公園等8個城市公園,並以公園道路貫通成環、借用橋上橋下步行空間等立體構連的交通方式,實現30公裡綠道全線無障礙通行。綠道沿線設有多處驛站,配套了座椅、休息廊亭等服務設施,成為市民休閑漫步、體育健身的好去處。

無錫大橋道綠道

無錫大橋道綠道

蘇州昆山環城濱江綠道

蘇州昆山環城濱江景觀帶以城區北環城河、葉荷河、婁江、青陽港等水系為骨架,重點對環城39公裡濱河綠地實施綠道貫通和節點提升。其中,北環城河沿岸3.8公裡聯通了11個社區,串聯了15個景觀節點,更新了5處橋下空間,重塑了沿岸景觀節點與活力空間,構建了點線融合、便捷通達的濱水公共休閑網絡,用一條“道”串起了一片“綠”。

蘇州昆山北環城河綠道

蘇州昆山北環城河綠道

揚州三灣公園濱水綠道

揚州三灣公園在充分利用原有濕地環境基礎上,通過地形和水系形態優化,讓親水挑廊、湖中汀步等形成開合有致的濱水空間。並以綠道和濱水步道串聯片區內外部交通,點綴多個與運河共融的特色節點,為市民提供有樂趣的互動體驗。

揚州三灣公園濱水綠道

揚州三灣公園濱水綠道

淮安古黃河綠道

淮安沿古黃河畔打造了一條40公裡的生態綠道,貫通了古淮河濕地公園、櫻花園、桃花塢等沿線10余個生態公園,串珠成鏈,輻射43平方公裡“十五分鐘社區生活圈”,為市民、游客提供綠色、舒適的休閑活動空間。

淮安古黃河綠道

淮安古黃河綠道

宿遷古黃河水景公園環古黃河綠道

宿遷古黃河水景公園通過對古黃河兩岸持續改造、完善和提升,以古黃河風光帶為景觀特色,以大美林相、花滿通湖的生態綠道串聯了古黃河兩岸河濱公園等7處城市公園,讓市民近距離感受古黃河的流動之美。

宿遷古黃河水景公園環古黃河綠道

宿遷古黃河水景公園環古黃河綠道

無錫伯瀆河濱水綠道

無錫伯瀆河濱水綠道通過步道貫通、橋梁聯通、植被增色、空間提質等,打通節點,構建了生態宜居生活圈。伯瀆河兩岸逐漸成為市民的“濱水客廳”。市民可通過慢行綠道無障礙到達沿線數十個全齡段休閑場地和附屬設施。

無錫伯瀆河濱水綠道

無錫伯瀆河濱水綠道

徐州新沂沭河綠道

徐州新沂結合黑臭水體整治,實施沭河、新戴河、城中引河、臧圩河等濱水生態空間營造,構建了城市“水環”。沭河綠道以水為紐帶,通過生態修復、景觀重塑等手法,重塑了濱水空間。

徐州新沂沭河綠道

徐州新沂沭河綠道

連雲港北固山森林公園綠道

連雲港北固山森林公園綠道環山而建,打通了周邊景點與綠道之間的聯系,沿線串聯多個景點,是集觀景、休閑運動於一體的山地型健康步道。市民游客漫步綠道,可將山海港城元素盡收眼底。

連雲港北固山森林公園綠道

連雲港北固山森林公園綠道

鎮江南山風景區綠道

鎮江南山風景區綠道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和植被資源,通過對地形、植被的梳理,從南山西入口沿山體西側蜿蜒伸展,打造了起承轉合、風景各異的綠道景觀。

鎮江南山風景區綠道

鎮江南山風景區綠道

無錫宜興龍背山森林公園綠道

無錫宜興龍背山森林公園綠道集健身、休閑、旅游於一體,串聯名勝古跡和文化景觀近30處,沿途湖光山色輝映,亭台樓閣交互,天然植被茂密,生態環境良好,配套設施齊全。綠道設置了不同長度跑步線路,適合全齡段人群鍛煉。

無錫宜興龍背山森林公園綠道

無錫宜興龍背山森林公園綠道

常州薔薇公園綠道

常州薔薇公園綠道環繞公園外圍,與公園原有步道(黑色路面)組成散步游玩的兩環空間結構,既很好地滿足了周邊群眾的體育健身需求,又串聯起新建廣場、健身區域、觀景平台等景點,形成“綠色、開放、共享”的空間。

常州薔薇公園綠道

常州薔薇公園綠道

南通紫琅公園綠道

南通紫琅公園綠道通過連續流線設計,貫通立體慢行系統,為全年齡段的人群提供全天候的健身休閑好去處。

南通紫琅公園綠道

南通紫琅公園綠道

淮安缽池山公園綠道

淮安缽池山公園綠道從東到西串聯起古黃河沿線兩岸濕地公園、櫻花園、柳樹灣、動物園等10余個公園,形成一條“水綠貫通”的“城市綠脈”。

淮安缽池山公園綠道

淮安缽池山公園綠道

鹽城鹽龍體育公園綠道

鹽龍體育公園以“水韻林風、運動康體”為主題,“回”形綠道環繞公園主園路,沿途建設有足球場、游泳館、乒乓球場、羽毛球場等運動場館,吸引了很多市民來這裡鍛煉、散步。

鹽城鹽龍體育公園綠道

鹽城鹽龍體育公園綠道

暑氣漸消涼風起,一起走進身邊的綠道,散步、慢跑、追風,移步換景,樂享綠色美好生活吧!(白雪)

來源:新華日報·交匯點

(責編:張鑫、張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