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昆山百戲盛典文化樣本:煥發中華戲曲百花齊放多彩氣象
一腔一調唱出曲韻曼妙,一招一式舞動絕世風華。昨晚(9月5日),昆山梁辰魚昆曲劇場內掌聲雷動,喝彩經久不息,7位平均年齡65歲的全國戲曲名家輪番演出經典折子戲,正式開啟2024年戲曲百戲(昆山)盛典的序幕。
梨園雅韻爭奇斗艷,熔古鑄今交流互鑒。600年前,昆曲從昆山“走出”,幾乎滋養全國所有劇種,被譽為“百戲之師”。如今,昆山又一次扛起“頭雁”擔當,搭建戲劇“大團圓”的舞台,煥發中華戲曲歷久彌新的勃勃生機、百花齊放的多彩氣象。
戲曲破圈激發文化傳承活力
2018年開始,百戲盛典的“齒輪”正式轉動。各個劇種不分大小,獲得平等亮相的機會,來自全國各地的經典傳統戲、現代戲、新編歷史劇匯聚一方江南舞台,開啟了一場傳統戲曲文化的“破圈之旅”。
幾年來,百戲盛典演出269場、劇目519個,演職人員超過1.1萬人,網絡直播觀眾累計3億人次,已經成為一場精彩紛呈的視聽盛宴、一項家喻戶曉的品牌活動、一張魅力獨具的文化名片,成為全國戲曲傳承發展的重要活動平台和鮮明文化標識。
本屆盛典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演出5台大戲、21場折子戲,45家戲曲劇團共計87個劇目,涉及22個劇種,演職人員超3000人。參演人員名家薈萃,有23位獲得過“梅花獎”或“文華獎”,經典傳統劇目、優秀復排劇目和新創劇目交相輝映。
昨晚的開幕演出中,7位平均年齡65歲的戲曲淨行、丑行等名家組台演出經典折子戲,其中,上海昆劇團的張銘榮先生已經82歲高齡,主演昆曲丑行折子戲《勢僧》。浙江紹劇藝術研究院劉建楊作為“文華獎”得主,演出紹劇名段《鬧天宮》。閉幕式上還將上演少兒戲曲折子戲組合,包括展現一些短缺行當的表演藝術。不同劇種、不同行當相互映照,戲曲人才老中青少,薪火賡續,傳承有序。
全體系的戲曲“引流”行動,構建起龐大的“流量池”,戲曲百花園群芳爭秀,更迸發出一種文化的力量。從全國戲曲劇種院團大匯聚、大展示、大交流,到全國戲曲表演領軍人才培養對象入選人員優秀劇目邀請展演,再到舉辦“天下第一團”表演英才傳習班和音樂創作傳習班,百戲盛典匠心經營,年年有新意。
薪火賡續破解戲曲傳承之策
悠悠文脈,弦歌不輟。作為一座江南韻味獨特、現代文明彰顯的魅力城市,昆山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既有昆曲、顧炎武精神、水鄉古鎮等傳統文化瑰寶,也擁有咖啡、可樂、時裝等現代文化代表。在推動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交相輝映中,百戲盛典的橫空出世,正成為昆山提升文化影響力的一個破題之舉,以古今交融的人文積澱,為打造中國式現代化的縣域示范提供了豐厚的文化滋養。
繁榮發展戲曲事業關鍵在人。聚焦緊缺行當,文化和旅游部今年從全國申報的淨行、丑行演員中各遴選10位優秀演員,在昆山舉辦全國戲曲演員會演,並將推舉出表現突出的演員,授予“新時代中國戲劇淨行(丑行)領軍人才”“新時代中國戲劇淨行(丑行)中青年英才”稱號。盛典期間,還將從2021年至2023年全國戲曲表演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入選名單中,特邀27人領銜出演14場精彩演出,集中展現近年來優秀中青年表演藝術人才的風採。
過去兩年,百戲盛典期間舉辦的“天下第一團”表演英才傳習班,為全國121個僅有一個國辦團體的劇種培養表演人才。今年,昆山又舉辦“天下第一團”音樂創作傳習班,組織29名戲曲創作骨干來昆山培訓一周,通過教學、採風、觀摩、實踐等多種方式助力戲曲音樂創作人才成長。
澆好“花園”,育好“苗圃”,以百戲盛典為媒,喚起了更多人保護戲曲、傳承戲曲的意識,掀起看戲、聊戲、研討戲的熱潮,一個個古老劇種欣欣向榮,折射傳統戲曲傳承發展破解之策。
文旅融合延伸“百戲+”產業鏈
舉辦戲曲百戲盛典,既是傳承弘揚戲曲藝術的重要舉措,也是激發文旅消費活力、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有力抓手。今年的百戲盛典期間,將舉辦“看百戲 游江蘇”戲曲之旅特色活動,聯動省內多座城市,圍繞昆劇、蘇劇、錫劇、淮劇、揚劇、淮海戲、山歌劇等江蘇特色劇種,推出戲曲簪花游、親子童樂游、文化研學行、青春潮流派、康養文化行等五大主題10條文旅線路,將觀戲和賞景充分融合,豐富市民、游客的文旅體驗。
延伸“百戲+”產業鏈,本屆盛典同時與海峽兩岸(昆山)中秋燈會聯動,在昆山慧聚廣場、周庄古鎮等地安排多項戲曲惠民演出﹔與千燈歇馬古道·音樂季、2024“戲游周庄”主題活動等昆山特色品牌節日牽手,讓廣大觀眾、游客領略戲曲之外的藝術之美﹔劇場演出之外“百戲國潮嘉年華”活動亮點紛呈,推動戲曲走進文旅休閑街區,推出富有戲曲元素的國潮市集,打造“轉角都是戲”的生活場景。
“創新戲曲文化供給形式,用心做好惠民服務,盛典期間將安排劇場惠民演出、‘百戲0元購’等,向群眾提供公益演出服務。”昆山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副局長金磊介紹,今年百戲盛典除在昆山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昆山梁辰魚昆曲劇場等專業劇場演出外,還將走進基層小劇場,並安排在戲曲百戲博物館、亭林園、慧聚廣場等公共空間,讓鮮活生動的戲曲藝術直達基層,走進生活,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來源:蘇州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