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政治

南通:推動改革舉措在江海大地開花結果

2024年09月19日10:57 | 來源:南通日報
小字號

  江海大地奔涌著澎湃動能。市委十三屆九次全會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南通新實踐,明確了南通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務書、施工圖,發出了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繼續走在前列的動員令。全會召開以來,我市各縣(市、區)、園區黨員干部深入學習貫徹市委全會精神,表示要聚焦目標任務,扎扎實實抓好落實,“競”相推動改革舉措在江海大地開花結果,奮力譜寫“強富美高”新南通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勇於探索求突破

  全會報告提出,積極探索南通改革開放的新格局、新體系、新機制,到2029年,圍繞“七個聚焦”,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形成制度性成果,完成本次全會《意見》提出的改革任務。海安商貿物流產業園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郁江表示,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結合物流園發展實際,一是在產業融合上創新改革,加快推動物流服務與制造業、商貿業、農業等產業深度融合,加快盒馬食品智能產業園的招商建設,探尋價值鏈升級路徑。二是在智慧物流上創新改革,打造生產物資交易平台,招引金融供應鏈服務企業落戶園區,以數實融合增強產業體系競爭力。三是在區域協同上創新改革,加強與周邊城市群、都市圈和中西部等地區聯動合作。四是在跨境物流上創新改革,整合園區各大跨境平台,逐步拓展延伸“場站”跨境聯運鏈條。

  全面深化改革,科技改革應走在前列。如皋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盧小冬表示,如皋將深化改革創新模式、打出系列組合拳。圍繞完善共贏機制,對內建立健全科技人才雙月例會制度,對外加強與長三角國創中心等優質平台合作,通過“以投帶引”“招投聯動”撬動更多“高精尖”項目批量導入﹔圍繞延伸共建范圍,尋求創新合作最大增量,加快實現飛地孵化模式迭代﹔圍繞拓展共享格局,建立與“飛地”“本地”協同創新發展相配套的要素支撐保障體系,提升“科創飛地”服務能級。

  “把‘七個聚焦’落實到改革發展工作中,在全面推進上下功夫、在持續深化上用實勁,抓好各項改革任務落實落地。”蘇錫通園區經濟發展和科技局局長劉曉表示,要立足園區經濟綜合協調部門職責,堅持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和模式創新,在創新能力提升、科技生態優化、體制機制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試,加快推動南通創智天地建設,完善科技創新孵化鏈條,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以產業創新推動發展新質生產力。同時,積極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發展壯大新興產業集群,為高質量發展增強新動能。

  敢為人先贏主動

  全會報告提出,自覺在未知領域、前沿領域、重點領域積極探索,率先突破上級要求南通試點先行、發展最為緊迫、具有牽引性意義的改革事項,以改革主動贏得發展主動。

  7月,上海交通大學南通先進技術研究院在南通高新區揭牌成立﹔9月,南通高新區雄安創新港在雄安新區揭牌……今年以來,南通高新區在深化科技體制和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方面作出積極探索。通州區委常委、南通高新區黨工委常務副書記吳冰冰表示,南通高新區將統籌產業布局和資源配置,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大力引進高成長性創新型企業和高能級科研機構,著力提升“高”“新”能級和濃度,引導優質企業開展智能化改造,推動空間再造和低效用地盤活,不斷激發園區發展新活力。

  “項目為王,我們重點圍繞重特大項目建立‘六個一’工作機制,結合項目實際,制訂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轉化為具體的工作舉措。”如東縣發改委副主任、縣項目辦主任蔡宇紅介紹,年初以來,如東實行省市重大項目領導挂鉤、百億級項目服務專班、季度計劃開工及觀摩、定期會商會辦、項目建設督查、考評激勵等機制,全力推進全縣重大項目建設取得新進展、新成效。截至目前,全縣新開工5億元以上工業項目25個,新竣工項目14個。

  聚焦改革重點,奮力向“新”而行。海門區三廠工業園區通過改革廣泛匯聚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資源要素,黨工委書記馮軍表示,工業園區將充分依托若干國家級和省級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產業研究院等重大科創平台,加快推動一批“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取得新突破和成果轉化﹔以科研院校、高新園區企業為媒介,強化與上海、蘇南等區域的產業人才交流協作,積極打造產學研示范基地,努力在跨江融合上展現新作為,著力打造長江口產業創新綠色發展協同區的重要承載平台。

  做則必成謀成效

  全會報告提出,要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按5年時間節點倒排工期,細化改革實施方案,建立健全責任明晰、鏈條完整、環環相扣的推進機制,以改一件成一件的決心,把一份份“問題清單”變成一項項“改革成果”。

  啟東市充分發揮毗鄰上海的區位優勢,積極推動政務服務以聯滬為重點的長三角跨區域通辦,讓“不管人在哪,都能辦成家鄉事”成為日常。啟東政務服務中心突破區域限制,通過工作人員遠程“面對面”審核受理,“手把手”指導辦理,讓異地辦事不再難,極大降低了企業群眾的辦事成本。啟東市數據局局長陳衛豐說,將持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圍繞“標准化+政務服務”,打造優良的營商環境,跑出政務服務“加速度”,讓政務服務“更優解”。

  “市委全會為我市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我們將聚焦數據賦能優化環境,推動數字崇川建設走在前列。”崇川區數據局局長孫亞棟表示,崇川將建立健全“首席數據官”制度,深入推進“數據要素×”行動,打造數字經濟特色產業園,以場景創新引領產業創新﹔繼續深化審批制度改革,拓展“基層高頻事項一平台辦理”試點,努力打造“高效辦成一件事”崇川新樣板,讓項目審批更便捷,不斷優化政務服務提升企業群眾滿意度。

  通州灣示范區經發局局長蘇平表示,他們將聚焦服務業發展這一區域短板,成立服務業發展專班,圍繞服務業內培和外招兩大方向,靶向施策,全力補齊營利性服務業空白領域,全面夯實示范區服務業發展基礎。“同時,我們還將聚焦示范區批零住餐領域,努力培育示范區服務業稀缺業態,不斷提升通州灣城市功能水平。”

  “通過更精准、更高效的改革舉措,為企業帶來更多實惠,進一步打造全市營商環境新高地。”南通開發區行政審批局局長賈黨輝表示,南通開發區將始終堅持“有需即應、無事不擾、說到做到、馬上就辦”的工作定位,進一步深化改革、創新機制、提升服務,為更多項目建設高頻事項“瘦身”,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4.0升級版,努力實現全區營商環境建設水平持續領跑,為建設貢獻更大、活力更強、能級更高的長三角一流開發區蓄力賦能。(趙勇進 陳嘉儀 徐書影 黃海 陳靜 任溢斌 黃天玲 陳可 吳霄雲)

(責編:黃竹岩、張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