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第三個“大氣十條”發布,改善空氣質量有何新思路?
今年7月省政府印發《江蘇省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這是繼2014年《江蘇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18年《江蘇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之后,江蘇發布的第三個“大氣十條”。9月24日,江蘇省生態環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有關情況。
復合污染成為制約空氣改善的關鍵因素
會上,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主任單陽展示了2份空氣質量日記,分別由2013年和2023年在省監測中心辦公地拍攝的照片組成,可以看到,日記上的“黃泥天”“灰霾天”在減少,“水晶藍”在增多。
2013年我省系統改建了空氣自動監測站,實現縣域PM2.5監測能力全覆蓋。2013年到2023年,全省PM2.5濃度從73微克/立方米下降到33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從60.3%提升至79.6%,SO2、NO2、PM10、CO等指標濃度均大幅下降。今年1—8月,我省PM2.5濃度33.0微克/立方米﹔PM10濃度51微克/立方米﹔NO2濃度24微克/立方米﹔SO2濃度7微克/立方米﹔臭氧8小時第90百分位濃度173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率77.6%。
“臭氧濃度從2013年的139微克/立方米,上升到2023年的169微克/立方米,上升21.6%。”單陽說,臭氧超標天數佔總超標天數的比例已達60%以上,以PM2.5和臭氧為代表的復合污染成為制約我省空氣改善的關鍵因素。
“空氣質量受環境容量、排放總量、地理氣候等共同影響。”南京大學校長助理,南京赫爾辛基大氣與地球系統科學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教授丁愛軍認為,過去十年多江蘇空氣質量持續穩定改善,但全省“重化型”產業結構、“煤炭型”能源結構、“公路貨運型”運輸結構等尚未根本改變,單位面積污染物排放強度高,三大結構決定了全省氮氧化物、VOCs等污染物排放量高,導致江蘇大氣污染的復合型特征明顯。
到2025年,各設區市PM2.5濃度比2020年下降10%
《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PM2.5濃度總體達標,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率不高於0.2%,各設區市PM2.5濃度比2020年下降10%,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總量比2020年分別下降10%以上,完成國家下達的減排目標。
“近年來我省空氣質量持續改善,但大氣污染治理的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處處長王軍敏介紹,《實施方案》以改善空氣質量為核心,立足江蘇實際,推進產業、能源、交通綠色低碳轉型,從結構調整方面挖掘更大的減排潛力。
重點任務方面,《實施方案》提出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上馬,促進產業綠色低碳升級﹔強化控煤炭、降能耗、增綠電,加快能源清潔低碳高效發展﹔聚焦貨物運輸結構、機動車、非道路移動源、油品,大力推動交通領域綠色低碳轉型﹔抓好VOCs治理、園區高值壓降、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提標改造、面源污染治理等重點﹔強化機制建設、能力建設、標准規范、環境經濟政策、監督考核、公眾參與等。
具體來說,提出“短流程煉鋼產量佔比力爭達20%以上”“電能佔終端能源消費比重達35%左右”“力爭提前一年在2024年底前基本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准柴油貨車”等針對性目標要求,同時遠近結合研究謀劃大氣污染防治路徑,確定“完成單機10萬千瓦及以上煤電機組深度脫硝改造”“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40萬輛以上”“力爭淘汰60%的第一階段及以下排放標准非道路移動機械”等2024年階段性目標任務。
推進重點行業超低排放與提標改造
江蘇是經濟大省,也是工業大省。《實施方案》提出,要推進重點行業超低排放與提標改造,有序推進鑄造、垃圾焚燒發電、玻璃、有色、石灰、礦棉等行業深度治理。持續推進煤電機組深度脫硝改造,力爭2024年底前完成單機10萬千瓦及以上煤電機組深度脫硝改造任務。到2025年底,全省水泥和焦化企業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實施重點行業績效等級提升行動。
王軍敏介紹,截至目前,全省鋼鐵企業1億余噸產能全部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繼鋼鐵行業之后,我省繼續在水泥和焦化企業推進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目前已基本完成有組織超低排放改造,無組織和清潔運輸超低排放工作正在有序推進,超低排放改造完成后,水泥行業氮氧化物將減排約25%。鑄造工藝是裝備制造業不可或缺的基礎制造工藝,我省鑄造企業數量和產量均居全國前列,2023年以來,全省鑄造企業新建或改造環保治理設施1200余套,減排顆粒物等大氣污染物1000余噸。
隨著我省可再生能源裝機佔比不斷增加,煤電機組深度調峰、啟停調峰壓力進一步加大,這對燃煤機組環保設施特別是脫硝設施穩定運行提出了新要求。為有效解決燃煤機組啟停爐期間氮氧化物超標排放問題,省生態環境廳會同省發展改革委,在煤電機組全部實現超低排放的基礎上,率先推動實施深度脫硝,推進機組自並網運行至解列期間氮氧化物穩定達標排放。目前各地正在“一企一策”抓緊推進,在確保安全和電力穩定供應的前提下,今年年底(提前1年)將完成單機10萬千瓦及以上煤電機組深度脫硝改造。
王軍敏表示,下一步,將牢牢抓住治氣攻堅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突出精准治理、本質降污,鞏固好超低排放成效,進一步提升我省重點行業治理水平,以更多確定性的減排量來沖抵氣象等不確定性影響。(王靜)
來源:新華日報·交匯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