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

南京,數據變現分幾步?

人民網記者 馬曉波 唐璐璐
2024年09月28日06:43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6.38G的數據庫、378萬條用水記錄、5.3萬戶企業數據……南京市水務集團每月一次的周期性抄表數據,經加工成為數據產品,擺上了南京數據交易平台的“貨架”。

9月20日,這個企業用水行為數據產品一上架,一周內便與5家銀行達成合作意向。“金融機構可以根據企業的用水行為分析數據,從一個側面了解企業經營活動的變動趨勢,為貸前調查提供重要參考。”南京市水務集團財務部負責人朱江說。

今年2月,南京數據交易平台正式開放,現已上架160余款產品,一批沉睡的數據資源正在被喚醒並賦予價值。

南京城建運營集團工作人員正在“清洗”數據。人民網記者 馬曉波攝

數據的變現之旅,從基礎數據的搜集開始。以南京企業用水數據產品為例,導出原始數據容易,但將龐大冗雜的數據升級為數據產品,遠非“檢索”和“粘貼”這樣簡單。

“我們對這項數據的加工,主要涉及‘清洗’和‘脫敏’。”南京城建運營集團數智事業部負責人袁宇凡說,“清洗”就是刪除無效條目,“脫敏”則需對敏感信息進行變形處理。同時,原始數據中,不少企業未注明關聯企業單位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企業狀態等信息,他們則要一一補齊。

“處理后的數據會顯示企業用水量、應收水費金額、應收違約金、實收違約金等內容,但金融機構在使用這些數據產品時,看到的只是用水數據的環比、同比變化,違約數據等信息。”袁宇凡說,“這就叫‘原始數據不出域,數據可用不可見’。”

用水數據產品上架還需過一道合規審查的篩子。7月30日印發的《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數據交易規則(試行)》規定,數據產品場內交易之前,要經過主體合規要求、數據安全管理及技術保護能力、數據來源合法要求、數據產品的可交易性等方面的審查,這些通常由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第三方專業機構負責。

“對造紙類企業而言,如果有人拿到它們的月度用水數據,就能推測出營業額,存在侵犯企業權益的風險,后面我們就將這部分企業數據剔除了。”負責用水數據產品合規性把控的北京市天元(南京)律師事務所律師郭琳璐說。

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主任張巧玲在中國數字建筑大會2024數字交易專題論壇上發言。南京市委宣傳部供圖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構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體制機制,完善促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政策體系。

在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數據產品交易部市場總監王慧看來,不少企業還沒有意識到“數據也是一種資產”,加上數據產品的制作需要投入一定的時間和資金成本,企業進場意願不強。為此,他和同事們做起了“掃樓”。

今年以來,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已組織培訓、金陵數“聚”主題沙龍、路演等活動50場。4月,南京市公交公司推出的“南京公交實時運營數據”,給泰州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帶來啟發。目前,“泰州市好停車數據集”已登錄南京數據交易平台。目前,南京數據交易平台共劃分出工業制造、交通運輸、金融服務等12大板塊產品,“拋磚引玉”,為后續企業的數據產品開發提供參考。

此外,參照政務服務“容缺受理”做法,南京數據交易平台首創預登記模式,可以對產品實行預披露,即賣家先登記,有買家相中后再補齊合規性手續。為了讓購買大數據產品像網購一樣方便,南京數據交易平台正致力於培育數據要素流通生態,“企業可以隻提供數據,平台集聚了近千家數據商和第三方服務機構,數據加工、合規審查都有專業支持。”

試水數據產品變現,營造交易服務生態,讓“無形數據變真金白銀”。目前,江蘇多地已先后開展數據交易探索,初步構建了包括數據商入駐、產品上架、交易撮合、交易備案的流程機制,培育了一批數據商和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

(責編:王繼亮、李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