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移動:“新農具”繪就好“豐”景
轉彎、前進、收割,粉碎的秸稈向后拋出。泰州姜堰區大倫鎮朱宣村長富家庭農場裡,一台無人駕駛收割機在稻田裡靈活穿梭。農場主施長富站在田邊,熟練地用手機操控這台無人農機。時下,一幅機械化助力顆粒歸倉的圖景在江蘇徐徐展開。
近年來,從田間地頭的無人農機,到生鮮運送的低空運輸,再到商品銷售的電商直播,得益於江蘇移動數智技術的賦能,一批上天入地、能產會銷的“新農具”正在加速向農業產銷各領域滲透,也讓“新時代魚米之鄉”越來越豐實。
無人收割機收割水稻。受訪者供圖
無人農機種出“省心田”
為解決傳統大田人工作業效率低的問題,江蘇移動攜手大倫鎮朱宣村打造了“無人農場”項目,通過實施農機無人化改造、農情墒情設備數據互聯、雲計算智慧調度的全新生產模式,讓數據要素充分流動起來。
“借助北斗導航衛星定位,無人農機可以提前規劃好路線,收獲精度更高。”大倫鎮農村工作辦公室副主任王成介紹,比如遇到田埂,無人駕駛收割機能一次性自動轉向掉頭,避免了人工操作時反復倒車的情況,工作效率比人工操作高出5%左右。
除了貫穿糧食作物耕種管收全環節的無人農機,大倫村還建設了覆蓋核心大田的農情墒情設備數據流動體系,通過對土壤中氮、磷、PH值等數據的實時採集,結合氣象數據、多光譜成像數據和虫情監測數據,在雲端進行匯總、計算、分析和展示。王成介紹,通過生長模型的對比和預測,農戶可以實時掌握稻麥輪作各個階段的苗情,及時判斷長勢、精准執行植保,“綜合下來,每畝田能為農戶綜合節省200元成本。”
隨著5G、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數字技術在農業中的廣泛應用,江蘇移動通過打造便捷高效的“新農具”,助力農業生產不斷向規模化、標准化、智能化轉變。“我家種了900多畝農田,往年農忙的時候都找不到足夠的農機手。如今有了無人駕駛收割機,不僅減少了人工,還提高了效率。”施長富說。
基於移動5G-A專網的無人機運送螃蟹快遞。受訪者供圖
低空運輸送出“日日鮮”
全面推動鄉村振興,不僅需要傳統農業的數字化轉型,更需要不斷挖掘農村產業中的新業態。近年來,科技與農業加速碰撞,農業產業鏈上各個環節也在迸發新活力,“低空運輸+生鮮攬收”正是其中之一。
9月底,南京高淳區固城湖的一口蟹塘邊,蟹農陳照把剛打撈上來的螃蟹包裝好,放進基於移動5G-A專網的無人機載貨區。螃蟹禮盒隨無人機穩穩升空,12分鐘后即可到達14公裡外的高淳郵政攬投處,而后踏上南下廣東的旅途。
“消費者拿到手的螃蟹品質,和新鮮與否有直接關系。”陳照說,他的好幾口蟹塘位置偏遠,將螃蟹運到鎮上單程就要40多分鐘。“經紀人一般每天隻來一次,我們得配合提前打撈,這樣螃蟹離水的時間就更不可控了。”他說。
陳照面臨的問題並非個例。高淳郵政公司副總經理潘志賢介紹,散戶寄遞需求高,但存在件數少、攬收難度大的問題。為解決農產品出村“最初一公裡”難題,江蘇移動聯合南京郵政,運用5G-A和無人機技術,共同深化“無人機+物流”場景應用,在高淳螃蟹養殖基地實現無人機攬收。
潘志賢介紹,使用無人機進行螃蟹快遞攬收,能縮短2/3的運輸時間。時間的節約,可以加密螃蟹攬收頻次,更能有效對接快遞的郵運頻次和機場航班,擴大螃蟹快遞的次晨達與次日遞范圍。
移動保障人員助力漁民順暢直播。受訪者供圖
電商直播駛上“高速路”
眼下,電商直播正成為農村的“新農活”。“我的船剛進港,今天收獲很多,黃魚、梭子蟹都鮮得很哦!”直播畫面中,漁船馬達還“突突突”地響個不停,連雲港贛榆區海頭鎮漁民李家亮一邊向觀眾展示當天的海產,一邊往岸邊卸貨。直播間的網友競相留言:“剛打上來的黃魚怎麼賣?”“直接上鏈接!”
穩定的網絡信號,是做好電商直播的關鍵。“以前海邊信號時好時壞,網速也時快時慢,要做一場質量好點、粉絲互動很順暢的直播,隻能在家裡。”李家亮說。
2019年,江蘇移動組建攻堅團隊,在當地漁民直播熱點區域進行多輪全方位測試和優化調整,確保網絡覆蓋效果最佳﹔同時,克服設備天線安裝難、傳輸質量要求高等困難,快速開通5G基站,讓漁民們“左手捕魚網,右手互聯網”的電商致富新模式成為常態。
如今,在贛榆區海頭鎮的村頭、碼頭、船頭,隨處可見用手機拍視頻、做直播的漁民。2023年,該鎮電商銷售額達到100億元。截至今年2月,海頭鎮日活躍直播賬號超過6000個,年銷售過億元的電商戶3名、過千萬元電商戶上百名,帶動就業2萬余人,日均發貨20多萬件。
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現代化,數字化、智能化是重要手段。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江蘇農業生產信息化水平達51.2%,高於全國平均水平23.6個百分點。未來,江蘇移動將繼續發揮網信領域央企的戰略支撐作用,通過打造更富科技含量的“新農具”,推進農業數字化轉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