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江蘇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平穩增長

今年以來,江蘇持續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平穩增長,為引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撐。
江蘇台記者黃蒙:“現在的國產新能源車到底有多‘卷’?這是一輛上個月剛剛發布的新車,它主打的一個重要賣點就是國內首個量產應用的外表皮音響。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除了肉眼可見的5個傳統揚聲器之外,在它的內飾板裡還有13個發聲單元。這樣的設計不僅讓座艙內的設計更簡潔,也能讓整個座艙內的聲場音效分布地更加均勻。”
這項國內首創的“外表皮音響”技術,由常熟經開區“蘇州·中國聲谷”內的初創企業——蘇州紫荊桃李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生產。今年年初該產品剛剛研發成功,就迅速獲得國內某汽車主機廠近2億元訂單,並在前不久發布的新車上量產應用。眼下,還有更多汽車主機廠正在向這家成立僅三年的初創企業拋出橄欖枝。
蘇州紫荊桃李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總監譚華:“外表皮音響用的是電磁式的發聲技術,整個體積、質量也比傳統揚聲器要輕,可以帶來車內造型設計上的一種優化。現在,還有多家頭部的主機廠對我們這項技術非常感興趣,整個意向訂單在10億元以上。”
紫荊桃李的跳躍式發展,正是常熟打造“蘇州·中國聲谷”的生動注腳。面對日趨激烈的區域競爭,如何鍛造新優勢和新動能?2020年,常熟選擇切入聲學產業這一全新賽道。一方面,引入中國聲學學會、南京大學等高端科研平台,打造聲學技術策源地﹔另一方面,通過建設聲學檢測中心等公共技術平台吸引聲學相關企業入駐聲谷,構建聲學產業集群。
常熟經開區科技創新局副局長唐建峰:“我們高起點布局聲學產業創新聚群,卡位發展‘新賽道’,打造‘聲學+’產創融合發展格局,開拓新的經濟增長點。”
經過三年多發展,近300家規上企業集聚於聲谷,一系列聲學領域的新產品新技術印上了常熟制造的標記。在江蘇佰家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使用回收塑料瓶生產制造的PET吸音裝飾材料,憑借優異的產品功能創新的設計樣式,產品走俏海外市場。
江蘇佰家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研發總監畢亞峰:“它其實是一種綠色環保無污染的材料,使用的是滌綸,也就是化纖,裡面是不含膠水的,也沒有甲醛的污染。我們在國內是龍頭企業,銷售額今年增長了5%,目前已經接近一億元。”
今年前三季度聲學產值達到396.7億元,同比增長11.7%。在新引擎的有力拉動下,常熟全市前三季度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同比增長3%,超1650億元。以常熟為為代表,今年以來江蘇持續加大高新技術產業培育力度,1-9月全省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同比增長5.2%,高於工業0.9個百分點,佔規上工業產值比重在今年一季度首超半壁江山的基礎上再次擴大發展優勢,達到50.8%。航空航天、智能裝備、電子及通訊設備、新材料、電子計算機增幅均高於工業,集成電路、手機、電動汽車產品出口額分別為1580億元、1183億元和160 億元,均實現高速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江蘇還強化科技型企業培育政策,出台積極培育獨角獸企業11條措施和深化“小升高”行動推進高新技術企業高質量發展15條措施,讓更多“獨角獸”“千裡馬”在江蘇大地奔跑跳躍。今年以來,全省共有9.3萬家企業參加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數量佔到全國16.7%,位居全國第一。
(記者/黃蒙 龔俊杰 編輯/張萌)
來源: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