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推進產才融合與雙向賦能 2024連雲港花果山英才雙創周將於11月8日開幕

2024年11月06日15:16 |
小字號

2024花果山英才雙創周將於11月8日在連雲港開幕,該活動已成為連雲港人才交流、項目招引、企業合作的重要平台。近年來,立足自身產業特色,連雲港圍繞石化、生物醫藥、新材料等十大核心產業鏈,精心布局人才鏈,激活創新鏈。通過實施“雙招雙引”戰略,積極搭建科技創新平台,吸引了各路創新人才匯聚一堂,還成功攜手眾多大院大所,共同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實現了產才深度融合與雙向賦能。

實施“雙招雙引”,人才項目一體謀劃

“作為技術人員,我選擇一個城市,最看重的是好的研發氛圍、好的發展空間。連雲港是國家規劃建設的7大石化產業基地之一,有盛虹石化、衛星石化等多家大型煉化企業落戶,為創業者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產業鏈融入條件。”畢業於清華大學化學工程專業的李迪川,擁有美國萊斯大學博士學位及殼牌石油研發經驗。2018年,他來到連雲港徐圩新區創辦了江蘇賽科化學有限公司,建設年產16萬噸脂肪仲醇聚氧乙烯醚項目。

作為加速崛起、極具潛力的“沿海產業高地”,連雲港近年形成了以石化、鋼鐵、新醫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等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人才需求也快速提升。2023年5月,連雲港出台《關於強化招才引智推進高質量“雙招雙引”的八條措施(試行)》,圍繞10條重點產業鏈和52條細分產業鏈,精准對接本地產業鏈人才需求,廣納產業人才。

堅持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一體謀劃、一體推進,連雲港在七大招商中心設立“招才引智工作站”,在歐美、日韓、中國台灣、東南亞中亞等四個投資促進聯絡處設立“海外(境外)引才聯絡站”,並明確引才專員。同時,組建市人才發展集團,開展專業化、市場化“雙招雙引”,加強與知名獵頭公司、人才服務機構合作,形成多元化的社會招才隊伍。

在引才模式上,連雲港市堅持以產聚才、市場化引才、以才引才、基金招才相結合。該市鼓勵企業自主引才,對重點產業鏈企業引進的高端人才給予單個人才最高100萬元的引才補助。同時,連雲港市還突出挂鉤考核正向激勵,鼓勵全市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國企員工等積極參與招才引智工作,對引進符合條件的人才給予表彰和獎勵。

搭建科創平台,雲集各路創新人才

科創平台的建設,往往意味著人才、產業和資源的集聚。為實現人才智慧向產業發展動能的高效轉化,連雲港整合園區、科技企業、服務機構等多元力量,加快建設高能級引才留才載體,集聚各類創新創業人才。

2022年8月,江蘇省海洋資源開發技術創新中心在連雲港揭牌成立,作為江蘇首家獲批的省海洋領域技術創新中心,該中心堅持科學家與企業家雙輪驅動的發展模式,每個平台團隊均由頂級科學家、骨干科學家及項目經理(企業家)組成,形成了強大的創新合力。目前,中心已吸引了一批科技企業與創新創業團隊共建聯合研發中心。

為了更大幅度地增強對全球頂尖人才的磁吸力,連雲港正加快建設高效低碳燃氣輪機大科學裝置、太湖實驗室連雲港中心等一批高端科創平台。同時,積極拓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搭建了諸如“一帶一路”技術轉移中心(面向獨聯體國家)、連雲港市國際人才科技創新服務基地等多個國際交流平台,並主動牽頭成立了“一帶一路”區域人才合作聯盟,顯著提升了對全球高層次人才的吸引力,為城市的創新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攜手大院大所,激發產業創新活力

中國農科院張春暉教授,由第十四批科技鎮長團灌雲團團長胡茂龍引進,成為江蘇花果山食品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清華大學研究生崔鍇,由第十二、十三批東海團團員邊雪引進到東海,創辦江蘇智疆航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連雲港,科技鎮長團開辟了一條人才工作服務基層發展的新路徑,形成了科技同經濟、創新成果同產業、創新項目同現實生產力有效對接的新模式,也滿足了各縣區對產業強鏈補鏈延鏈的新需求。

為了進一步提升科創產業的集聚效益,連雲港市積極招引高水平大院大所研究機構入駐。2022年,北京大學分子工程研究院連雲港研究中心落戶連雲港。該中心致力於國產高端科研儀器和醫療設備的研發與生產制造,並已在光電影像、新生兒眼底普檢、飛秒肝癌無標記檢測等領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目前,該中心已建成了多個技術創新實驗室,並注冊了多個科創項目,為連雲港市的主導產業提供了專業的科研服務。

產業與人才的“雙向奔赴”,正在連雲港全面開花結果。截至目前,連雲港累計引進國家級人才58人、省雙創人才167人、省雙創博士367人。大批人才的到來,不僅帶來了先進的項目和技術,也進一步激發了連雲港的產業科創活力。(余偉婷)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責編:龔世俊、張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