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南京市消協發布消費提示:熱情理性地迎接“雙十一”

2024年11月07日07:11 |
小字號

11月6日,南京市消協發布消費提示,消費提示指出,從10月中下旬開始,各家電商平台就已拉開“雙十一”優惠戰線,各路快遞厲兵秣馬、枕戈待發,部分消費者早早就收到了前幾波打折的產品。現在,日益成熟的網絡消費者更應理性地看待“雙十一”,畢竟這是年底福利的起點,接下來,“雙十二”、元旦、新年等優惠政策也在路上了。

“國補”疊加“雙十一”,優惠購物好時機

此次“國補”政策涵蓋汽車、家電、家裝廚衛、電動自行車等領域,其中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翻倍,購買新能源乘用車、燃油乘用車補貼分別提高到2萬元和1.5萬元﹔家電以舊換新,單件補貼2000元﹔家裝廚衛“煥新”主要集中在綠色節能、智能升級類、居家適老化產品。

理性補貨不囤貨,實用適度是關鍵

由於洗化用品、紙制品、日用品等保質期較長,部分消費者家中仍有去年的囤貨。現在產品更新迭代較快,廠商不斷推出具有新功能的替代品。建議消費者在購買商品前,制定購物計劃,提前加入購物車,關注原價及價格波動﹔按實際需求選擇商品,適量適度購買; 購買商品后注意質保期,以免過期變質,錯過最佳使用期限。

付款收貨“三及時”,關注細節舒心購

定好備忘錄或鬧鐘,及時支付尾款,以防定金無法退回﹔關注物流信息,及時收貨驗貨,以防錯發漏發或者貨不對板﹔退換貨應及時,以免超過“七天無理由退貨”期限。此外,大件商品要留好外包裝,在不影響二次銷售的情況下方便寄回。

依法維權有依據,反詐意識須增強

消費者在購物前,應仔細閱讀或了解商家的產品介紹及售后服務標准等,如發現霸王條款或不合理情況,可提前咨詢,以規避風險﹔消費過程中如發現自身權益受到損害,依據《民法典》《消法》《消法實施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可與商家先行協商,協商不成的可以求助消協組織、相關行政部門,也可進行訴訟。

雙十一期間,消費者訂單較多,常會收到各種催交貨款、運費的信息,消費者一定要有反詐意識,牢記以下幾點:一是不要輕信陌生電話,不要點擊短信上的陌生網址進行繳費﹔二是不在電話裡泄露個人信息和密碼等﹔三是不在公共場所操作交易﹔四是通過登錄官方APP或鏈接查詢交易信息﹔五是一旦發現詐騙行為,及時報警、挂失相關卡片或賬戶。(孫茂強 通訊員/王芙蓉 編輯/陳進)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

(責編:張鑫、張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