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兩條高鐵、兩座大橋建設迎來新進展

四季度是全年工作的關鍵時期,是決戰決勝的沖刺階段。連日來,江蘇多地重大項目建設加速推進,開足馬力搶時間、抓進度、趕工期,不斷刷新進度條,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11月10日,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獲悉,兩條高鐵、兩座大橋迎來新進展。
濰宿高鐵江蘇段首座墩身完成澆筑
日前,在濰宿高鐵江蘇段(宿遷段)站前3標施工現場,隨著罐車內最后一方混凝土泵送入模,濰宿高鐵江蘇段首座墩身順利完成澆筑,正式開啟了下部結構施工。
本次澆筑的京杭運河特大橋185號墩為圓端型實體墩,高度10.5米,設計方量152.9立方米,採用一次澆筑成型的施工方法。施工單位認真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對現場技術、勞務人員多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同步做好人員及設備的部署安排,確保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措施落實到位。
北沿江高鐵海門北站進口隧道首板拱部襯砌完成澆筑
近日,北沿江高鐵(滬渝蓉高速鐵路上海至合肥段)海門北站進口隧道首板拱部襯砌在進口四倉順利完成澆筑,為后續海門北站隧道主體結構全面開工奠定基礎。
此次拱頂襯砌澆筑,結構為鋼筋混凝土,側牆厚度為1.6米,拱頂厚度0.9米,整體寬15.1米,長12米。採用高性能C45混凝土,抗滲等級達到P12,澆筑總量達235立方米。施工過程中,項目部嚴格按照“全包防水”設計要求,採用了中埋式橡膠止水帶及背貼式止水帶以確保隧道防水性能。
海門北站為地下站,全長1800米,根據相關規劃擬建設成空鐵綜合交通樞紐站。北沿江高鐵設置於地下負二層,站台長度450米,車場正上方地面設置站房,下方基坑分為高鐵車場區域及城際車場預留區域。
張靖皋長江大橋南航道橋南錨碇首個大隔艙水下封底完成
日前,世界最大復合地連牆錨碇基礎——張靖皋長江大橋南航道橋南錨碇首個大隔艙水下封底施工順利完成。
張靖皋長江大橋南航道橋南錨碇基礎長110.05米,寬75.05米,牆深83米,基坑開挖深度52米。其外圍復合地連牆結構劃分為32個互不相通的“地下深井”小隔艙,內側劃分為15個相互獨立的大隔艙,與外圍小隔艙“合力”起到錨碇支護和結構支撐的雙重作用。目前小隔艙施工已全部完成。
首個大隔艙封底混凝土厚度達10米,採用水下混凝土澆筑方式進行封底,澆筑方量超2700立方米,混凝土澆筑體量大、面積廣、施工技術要求高。施工前,項目建設團隊多次開展專題討論,進一步細化封底施工方案,組織多輪施工模擬預演,為封底施工做足准備﹔施工中採用多導管同步澆筑一次成型的方式,設置多導管同步澆筑平台,繪制混凝土液面上升趨勢圖,全方位監測隔艙封底各點位混凝土澆筑情況,確保首個大隔艙水下封底施工優質高效完成。
崇啟公鐵長江大橋南引橋S15號—S18號墩連續梁首個“0號塊”澆筑完成
近日,經過10小時連續作業,崇啟長江公鐵大橋南引橋S15號—S18號墩連續梁首個“0號塊”混凝土澆筑完成。
本次澆筑的是南引橋S17號墩城際鐵路側“0號塊”。南引橋公鐵合建段主跨56米跨啟東市啟隆鎮長島大道,採用變截面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截面採用單箱單室、變高度、變截面直腹板形式。梁頂寬12.6米,底寬6.7米,高4.335米,混凝土177立方米。
崇啟長江公鐵大橋是滬渝蓉高速鐵路上海至合肥段控制性節點工程,全長4.09公裡,橫跨長江入海口北支航道。其構造為雙層布置的公鐵兩用橋,上層為雙向6車道、時速100公裡的一級公路,下層為時速350公裡的雙線高速鐵路+時速250公裡的雙線城際鐵路。其中主通航孔橋為主跨400米雙塔雙索面鋼桁結合梁斜拉橋,是世界最大跨度雙塔雙索面公鐵兩用無砟軌道斜拉橋。(田墨池)
來源:新華日報·交匯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