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民生

淮安清江浦區:老舊小區“出新”更“暖心”

2024年11月11日20:45 |
小字號

平坦寬闊的小區道路,整齊劃一的停車位,干淨整潔的庭院環境,清新雅致的外立面……近日,淮安市清江浦區清浦街道東風花園小區完成出新,孩童在修葺一新的休閑廣場上嬉戲,老人圍坐在“綠色長廊”裡聊天,老舊小區煥發出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今年以來,清江浦區以城市更新為契機,把老舊小區改造納入區政府十大惠民工程,將共商共建共享貫穿改造工作全過程,讓群眾參與到小區改造方案編制中來,確保老舊小區改造得民心、合民意。

改造后的東風花園小區

改造后的東風花園小區。

“以前這片小花園雜草叢生、黃土裸露,下雨天還容易積水。”東風花園小區老住戶楊昕媛指著一片綠化帶說,區住建部門和街道、社區認真聽取了居民意見,小區實現了整體煥新。

據項目施工負責人朱海洋介紹,該小區原來隻有200個停車位,此番經過調整布局,停車位增至400個,另新增車棚及充電設備35套,可以滿足約1000輛電動車停放﹔同時,還整修了健身廣場,新增了太極雲手、扭腰器、慢步器等運動器材以及兩個羽毛球場地。

同樣以省級宜居示范居住區標准推進的還有東方花園小區。該區住建局工作人員張威介紹,除了圍繞雨污分流、路燈監控、停車位擴增、活動場地提升等方面實施改造,還聯合屬地以書香之意、教育內涵為主要設計元素,充分展現小區的文化特色。目前,該小區改造已進入掃尾階段。

東方花園小區改造施工現場

東方花園小區改造施工現場。

房屋由舊到“新”、道路由堵到疏、車位由少到多,清江浦區78個老舊小區的“裡子”“面子”得到全面提升。張威介紹,當地在具體改造中堅持“先民生后提升”,把群眾的建議和智慧作為開展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重要依據。此外,小區改造重在提升資源利用率,違建、雜物間等低效空間的清理都能多出不少空間,特別是在保留老房子“原汁原味”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美化,讓歷史記憶融入現代時尚。

“我們在改造過程中加入城市更新微改造理念,引入‘社區管小區’治理新模式,實現基礎設施和服務效能雙提升。”清安社區黨委副書記楊志恩說,社區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堅持建管並重、長效運行,將物業管理服務融入黨的基層治理工作中,積極推動“紅色物業”進小區,做好改造工程的“后半篇文章”,實現老舊小區“有人管、管到位”,將小區打造成有色彩、有品質、有活力的溫馨港灣。

近年來,清江浦區抓住小區物管這一城市治理微觀層面的“牛鼻子”,聚焦物業管理和服務群眾的難點問題,制定《清江浦區紅色物業管理示范項目“六好”管理辦法(試行)》《清江浦區紅色物業“雙提升”專項行動方案》,建立健全“54321”工作承諾等機制,持續深化紅色物業建設,構建起全員參與、共治共享的社區物業黨建聯建格局,不斷提高黨建引領小區治理效能。截至目前,該區累計創成省級紅色物業示范項目10個、市級紅色物業示范項目10個,涌現出“紅色先鋒管家”7名。

來源:淮安市清江浦區委宣傳部

(責編:龔世俊、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