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江蘇年度民生實事序時進度超八成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今年以來,江蘇各地堅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以醫療、養老、托育等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為抓手,積極作為、多措並舉,12類55件民生實事進展順利,取得可觀可感的實際成效,也讓百姓有更多“看得見、摸得著”的新變化和新體驗。
臨近中午,南京市溧水區柘塘中心衛生院中醫館裡依然還有不少等待就診的患者。
患者呂仕國告訴記者,自己是從南京市區來的,有一定的療效,結果很好。患者夏春偉告訴記者,看得是非常好,吃了中藥之后得到明顯改善。
遠離南京主城的基層衛生院,為何如此“火”?走訪中,記者了解到,已傳承四代的張氏喉科是柘塘衛生院的“金字招牌”,“小而精、見效快”,在治療慢性喉炎、聲帶白斑、聲帶息肉方面有著極佳的療效。在“軟”實力拿得出手的同時,衛生院的硬件條件也不斷提升,得益於江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五級中醫館建設,今年柘塘中心衛生院的中醫診療區域擴充到1500平米,煎藥室、藥材庫、康復室、針灸室一應俱全,開展10類21項中醫適宜技術,服務區內及省內外眾多患者。
南京市溧水區柘塘中心衛生院院長章壯雲說:“中醫藥服務便捷,又相對來講也便宜一點,老百姓口口相傳來到我們醫院診療,而且效果還很顯著。”
在江蘇,很多地方基層醫院中醫館人氣都很旺。一館一特色,中醫“簡、便、廉、驗”優勢盡顯。截至目前,江蘇今年已完成80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五級中醫館的改造升級工作,提前實現年度目標,累計建成中醫館1515個,實現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館全覆蓋。
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幼有所育……今年以來,一件件民生實事加速落地。在淮安清江浦區的見喬托育園裡,教師正在室外活動場地訓練孩子的平衡能力。教室裡,乳兒班的小寶寶有的在酣睡,有的在保育員和老師的照護下吃著輔食。
淮安市見喬托育園乳兒班教師杜艷告訴記者,乳兒班為12個月齡段以下的寶寶設置,對於環境的要求和配置更高,也更注意細節。
傳遞民生溫度,把實事辦到百姓“心坎”上。前三季度,江蘇2024年度12類55件民生實事序時進度達80%以上,民生支出佔比達79.1%。新增省級普惠托育機構128家、省優質幼兒園150所、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市、區)12個、優質高中22所﹔建成護理院420家﹔在全國率先實現縣域醫共體全覆蓋,全省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全面實現普通門診“一次挂號管三天”……江蘇百姓的民生獲得感更加充實。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朱曉瑩 俞銘義 郭藝 淮安台 編輯/胡超)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