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清江浦:守護民生有溫度 繪就幸福新圖景

近年來,清江浦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用心用情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增福祉,用關愛“一老一小”、縣中振興、老舊小區改造等關鍵詞答好一張張“民生答卷”,推進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繪就群眾幸福生活新圖景。
守護“家門口”的“朝夕美好”
托穩“一老一小”幸福
中午11點剛過,浦樓街道化工新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送餐志願者就來到居民陳安家中。宮保雞丁、西紅柿炒雞蛋、紅燒鯽魚、地三鮮、白米飯……志願者將熱騰騰的飯菜端上餐桌。“子女不在身邊,在家開火不安全。社區食堂不僅菜品多、味道好,還提供送餐上門服務。”年過七旬的陳安高興地說。
“一頓熱乎飯”既解除了兒女們的后顧之憂,又讓老人們品嘗到了“幸福味道”。這是清江浦區織密“養老網”,推進“互聯網+養老”、醫養融合居家上門服務和全面智慧康養模式,多元化解決居民養老問題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清江浦區積極構建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融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推動全區114個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點實現全覆蓋,就近為轄區老人提供助餐送餐、文化娛樂、醫療康養等“一站式”專業養老服務,讓老人樂享幸福晚年。如今,飯點去社區食堂品嘗美味實惠的一日兩餐﹔閑時去活動中心打打牌、跳跳舞﹔不舒服時就近進行康復理療,或者請家庭醫生上門服務……這些讓老年人“養老”變“享老”的溫暖圖景正在清江浦區成為現實。
“一老一小”,一頭連著“夕陽”,一頭連著“朝陽”。今年暑假期間,為解決未成年人假期看護難問題,該區愛心暑托班、未成年人暑期系列公益課堂如期開班,大學生志願者集中為學生輔導作業,開設安全教育、非遺傳承、科學探索、社會實踐等課程,豐富孩子們的暑期生活。
為加強對兒童的關愛保護,該區實現鎮街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全覆蓋,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護閉環機制,引入專業的社會組織提供心理健康、安全法治教育等服務,為廣大未成年人營造了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
當前,結合“溫暖民政”“溫馨物業”品牌建設,該區正穩步推進醫養融合、醫育結合擴面提質,完成第二批養老機構達標建設任務,加大對特殊困難兒童扶持保障力度,切實托穩“一老一小”的幸福。
集團化辦學提速縣中振興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今年9月,在清河新區旺旺路南側,淮陰師院附小教育集團新區實驗學校迎來首批500余名小學一、二年級學生。
“當時買房的時候,最擔心的就是教育問題,沒想到這麼快就能在‘家門口’上學了。”家住清隆家園小區的徐莉莉送女兒入學時順便參觀了校園。參觀完校園后,她開心地說:“學校師資和設施都很好,我們很放心。”
居民能夠在“家門口”上好學校,是清江浦區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真實寫照。近年來,清江浦區以縣中振興為引領,抓好優秀生源地建設,深入實施“三名”工程﹔成立淮安市清河開明中學、淮安市人民小學等6個緊密型教育集團,新建、改擴建新區實驗學校等6所中小學、清河幼兒園華江路園區等7所幼兒園,推動市直優質學校與區屬薄弱學校托管共建、協同共進,全區各階段教育得到了優質均衡發展,面貌煥然一新。
“高考新課標對學生的綜合素養提出更高的要求。”清江浦區教體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區圍繞縣中振興制定實施“振興普通高中”年度計劃,推進清河中學、清浦中學創建省內有影響的高品質示范特色高中﹔健全質量評價監測體系,深化課堂教學改革,近兩年全國五大學科類競賽獲獎學生達300人,全區高考成績穩步提高。
沒有優秀的教師隊伍,就沒有高質量的縣域高中。針對這個難題,該區積極推進校際管理、教育、科研緊密融合,組建區級高中教研共同體,設立教師編制“周轉池”,推動區域教研一體化發展。近兩年,該區通過“名校優生”招聘32名高中教師,形成全區教學發展合力。今年3月,該區與江蘇省淮陰中學簽訂合作推進縣中振興協議,通過資源共享、活動互聯、隊伍共建,擦亮“學在清江浦”名片。
打好“舊改+房票”組合拳
實現群眾幸福“安居夢”
樓房外立面穿上嶄新的“外套”、電動自行車有了遮風擋雨的“港灣”、小區道路“敷”上平坦的瀝青“面膜”……近日,筆者在化工新村、前進小區等多個改造后的老舊小區發現,居民們告別了憂心鬧心的“舊時光”,紛紛為幸福宜居的“新生活”點贊。
老舊小區改造改什麼、怎麼改,居民最清楚。清江浦區堅持“共同締造”理念,將“謀劃好、設計好、統籌好、回應好”理念融入老舊小區改造全過程,開出老舊小區改造“菜單”,廣泛征求居民意見,實現群眾“下單點菜”、政府“按需做菜”。
2021年以來,清江浦區瞄准小區“水暢、路通、空間順”等核心功能,自上而下、由內而外逐步解決屋面漏雨、牆面滲水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累計翻修房屋15.5萬平方米、新建活動場地超1.02萬平方米、新增機動車停車位4100余個,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
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拆遷安置工作同樣時刻牽動著群眾的心。日前,走進該區設立的淮安國際博覽中心、運河上城二期等4個“房源超市”,手持房票的市民穿梭在關城花苑、運河上城一期、水潤華庭等51家樓盤7660余套房源展位間,詳細詢問樓盤的戶型、面積、售價、周邊配套、交房時間等信息,尋找心儀的房源。
“房票安置是貨幣補償安置和產權調換安置以外的一種創新安置方式,征遷群眾可以手持房票自由選購安置房、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清江浦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房票安置政策實施以來,全區不再新建安置小區、不再新增過渡安置費,實現了現房、跨區域安置,有效打破城鄉界限,提高了安置效率,讓廣大購房者真正圓了高品質、有實惠、個性化的“安居夢”。
近年來,清江浦區在全市率先推出《房票安置政策實施細則》,探索“房票安置+以舊換新”新模式,累計開出房票4380余張、總面額超20億元,消化存量商品房3220余套,每年節省過渡安置費超1億元,取得了群眾得實惠、房企去庫存、政府減負擔“一舉三得”的效果,相關經驗做法得到省政府主要領導批示並要求在全省推廣。(沈成耀)
來源:淮安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