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前三季度南通啟東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比列南通第一

2024年12月02日16:57 | 來源:南通日報
小字號

昨天,身形龐大的M026FPSO(海上浮式生產儲油船)停靠在啟東中遠碼頭。據了解,該FPSO主船體長335.31米,型長328.2米,型寬60米,型深33.515米,設計日生產18萬桶石油,可處理1200萬標准立方米天然氣,最大儲存能力為140萬桶原油,堪稱“海上移動煉油廠”。

向“新”而行,啟東積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已形成較為堅實的產業基礎和較為完善的創新生態,也具備了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上先行先試的基礎和條件。啟東列2024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第8位,在南通各縣市中排名第一,列中國產業研發競爭力百強縣(市)第18位。前三季度,啟東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比達62.57%,列南通第一。

優化科創生態

擦亮“我用心,你創新”品牌

昨天,江蘇華滋能源工程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30000立方米陸地LPG儲罐正加快建造。該儲罐採用臥式圓柱形容器設計,可容納多種液化氣,代表了行業內全壓和半壓罐設計及制造的最高水平。

近年來,華滋能源致力轉型升級,持續加大研發創新力度,自主設計建造,成功交付船用液貨處理系統、雙燃料供氣系統、碳捕集系統(CCS)等高技術含量的綠色產品,創造了多項行業第一和全球首制紀錄。今年,華滋能源研發投入近3000萬元,持續深耕大型能源和海洋工程特種裝備領域。

今年以來,啟東市以建設省創新型示范市為引領,修訂完善了《關於持續推進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及其配套細則,形成覆蓋支持企業研發機構高質量發展、全鏈條培育、科技成果轉化等全方位政策體系,全力幫助企業做好關鍵核心技術研發、重大成果轉化等各項工作,進一步擦亮“我用心,你創新”服務品牌。

對於生物醫藥企業而言,創新是保持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近年來,啟東市始終把生物醫藥產業作為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構建了“一區三園”的發展格局,出台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人才引進等系列配套政策,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生物醫藥產業鏈。當前,“生物醫藥就到啟東”的產業地標愈發亮眼,“啟東藥谷”正蓄勢崛起。

啟東今年還深入實施高新技術企業五年倍增計劃,重點聚焦科技型中小企業,通過“摸底、起底、見底”三步走方式,面向“專利缺失”“研發缺位”“合作缺乏”三類企業,聯合區鎮開展全面摸底調查,分類分檔構建“高企培育庫”,同時,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為入庫企業精准把脈、靶向施策。目前啟東已完成高企申報159家,第一批高企認定20家,認定通過率為86.96%。

持續技術突破

加速產業鏈轉型升級

創新是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在啟東深耕20年的啟東乾朔電子有限公司,今年再投20億元,在啟東經濟開發區建設車規級電子連接器制造基地項目。添置新設備,建設新產線,淘汰低配置……乾朔電子投入8000萬元實施技改,對原有生產線進行智能化改造,產品研發、技術創新等呈現顯著優勢,產品技術指標在同類產品中處於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

走進位於啟東高新區的上海昭晟機電(江蘇)有限公司,世界最大的立式冷旋壓設備正轟鳴作業,在這裡可以生產出國內最大直徑的無縫陰極輥。“10年前,國內新能源企業使用的還是日本、韓國的生箔機。我們僅用4年時間便取代國外企業,成為全球最大鋰電池銅箔設備供應商。”公司負責人繆毅成告訴記者,加上已投入生產的高精度鋰電生箔一體機項目,昭晟機電已成為國內電解銅箔電解槽系統最為完整、技術最全面的配套商。

與此同時,啟東市海工船舶企業瞄准產業所需,不斷突破核心技術。泰勝藍島公司主營海工平台、海上升壓站、導管架等高端海工裝備,實現了對產品設計、建造全生命周期的創新管理。泰勝藍島海工研究院團隊創新項目“基於TRIZ理論的海上升壓站焊接技術研發”獲2024年中國創新方法大賽江蘇賽區一等獎。該項目通過一系列科學試驗與技術攻關,顯著提升了焊接接頭的耐腐蝕性和機械強度。

一家家企業加大技改投資,推進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為產業創新帶來新活力,今年1—10月啟東全市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55.4%。今年以來,啟東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比達62.57%,列南通第一。規上企業研發經費內部支出35.83億元,同比增長7.35個百分點。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營收增長14%,完成技術合同成交額49.3億元。

深化校企合作

暢通“政產學研用”鏈條

11月26日,啟東匯龍鎮人民政府與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簽訂合作共建協議。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啟東產業技術研究院、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啟東園區以及國家級人才張華教授(啟東)工作室、國家級人才王國中教授(啟東)工作室同步揭牌。當天,主攻無人機研發和無人機駕駛員培訓的芸瀚無人機科技項目正式入駐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啟東產業技術研究院。

“這是一所以工學見長的綜合性高校,我們將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人才引進、項目申報、咨詢服務等方面與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開展深度合作。”匯龍鎮黨委書記龔健看著裝修一新、功能齊全的研究院感慨道,“我們鎮苦於沒有環境優、配套好的創新平台,研究院的簽約揭牌,將助推鎮區內高端機械裝備、新材料、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等重點產業的長遠發展。”

企業面向市場,最了解產業和產品技術創新的需求。高校深耕前沿科技,掌握著攻克關鍵核心技術的“金鑰匙”。近年來,啟東市圍繞生物醫藥、海工船舶等重點產業,瞄准高校、科研院所這一“富礦”,深化校企合作,全力加強創新平台建設,打通“政產學研用”鏈條,形成專業與產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近日,省知識產權局公布2024年江蘇省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認定名單,啟東市北京大學生命科學華東產業研究院獲批,成為啟東首家省級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

目前,位於啟睿產業園的長三角高校研究機構啟東集聚區已完成裝修﹔啟東復旦醫學創新研究院已征集孵化項目52項﹔上海大學長江口新能源概念驗証中心已組織多場研討對接活動,排摸了擬落地的新能源類科技型項目信息30條﹔太原科技大學啟東智能裝備研究中心相關校企對接工作正有序開展﹔南通大學啟東海洋研究院即將舉行簽約儀式……

此外,啟東市科技部門深入企業摸排技術需求,建立企業項目技術需求數據庫,深入高校、科研院所,收集專家成果資源,建立專家成果數據庫,組織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常態化開展合作,舉辦啟東·哈爾濱工程大學產學研協同創新專題對接會、啟東—武漢科技成果直通車活動、省“J-TOP創新挑戰季”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專場等活動,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助力企業創新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今年以來,啟東全市共實施產學研項目177個。(錢愛仁 黃欣美 陳麗娣)

(責編:黃竹岩、張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