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賦能高質量發展,江蘇移動競逐大模型賽道

江楠
2024年12月04日14:50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中國移動智算中心(南京)。受訪者供圖

中國移動智算中心(南京)。江蘇移動供圖

通過心理大模型,可以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狀況﹔結合AI算法,大模型系統可自動識別卷宗信息,快速查詢和總結關鍵內容……時下,行業大模型深度融入政務、出行、醫療、教育、工業等領域,不斷拓展應用場景。

今年10月,江蘇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釋放數據要素價值培育壯大數據產業的意見》,提出加快行業大模型落地應用,推動行業大模型應用場景供需雙方加強合作。在此背景下,江蘇移動憑借算力、數據等底座優勢,以及體系化的大模型研發、運營能力,助力江蘇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

夯實“底座優勢”

“我國10億參數規模以上的大模型數量已超100個。”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4年年會上表示,行業大模型深度賦能電子信息、醫療、交通等領域,形成上百種應用模式,賦能千行百業。

一眾“競品”中,電信運營商大模型的優勢在哪裡?

一方面,大模型的訓練需要豐富的、可按需配置的算力和網絡資源。隨著“東數西算”工程啟動,電信運營商在建設算力網絡方面走在前列,目前我國超過四成的IDC(互聯網數據中心)是由基礎電信運營商提供的。此外,大模型超大規模的數據參數,需要一個發達的數據網絡進行傳輸,實現數據靈活地跨區域流動。而運營商的通信網絡,恰是大模型數據和算力流動的“承重牆”。

在11月9日舉行的2024中國移動(南京)智算大會暨人工智能產業大會上,中國移動智算中心(南京)正式上線投產。據悉,其算力服務可覆蓋江浙滬皖四省,是目前華東地區已投產規模最大的智算中心,這為大模型的研發提供了澎湃的算力基礎。

另一方面,隨著大模型國產化、自主化越來越被重視,政務、交通等領域在擁抱大模型時,對數據安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它們對服務商的全棧自主、可信可靠提出了更高要求。作為“國家隊”的運營商,無疑可以打消這些領域對大模型存、算、運等方面的安全顧慮。

“憑借此前與千行百業的合作,運營商已經積累了龐大業務數據,能夠快速構建稀缺數據集,更快訓練出垂直行業大模型。這些合作經驗也能讓運營商在實際應用中更快推進技術落地。”江蘇移動技術專家徐奎說。

今年4月,國家網信辦公布已備案大模型清單,中國移動“九天自然語言交互大模型”名列其中。這標志著中國移動九天AI大模型成為同時通過國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備案”和“境內深度合成服務算法備案”雙備案的首個央企研發的大模型,可正式對外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

專注垂類行業大模型研發

在全球大模型競賽中,中國運營商有一套自己的“打法”。2023年以來,國內三大運營商相繼發布各自的大模型。從覆蓋領域上不難發現,它們都是緊密貼合使用場景,尤其是國計民生重點行業,專注於政務、金融、交通、能源、制造等垂類行業大模型的開發。

其中,中國移動是最早布局人工智能技術和產品自主研發的,其打造的九天基礎大模型,獨創了結構化數據大模型,同時構建了語音、視覺、文本等方面能力,可為不同行業針對性提供所需模態能力。在今年10月舉辦的2024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中國移動發布九天善智多模態基座大模型,並推出了30款自研行業大模型。

在此基礎上,江蘇移動因地制宜拓展大模型的研發能力。近日,在2024年國際人工智能學術會議(AAAI)舉辦的秋季研討會上,江蘇移動的“提高大模型評估公平性”研究成果入選大會論文集。

“在實際應用中,大語言模型在進行答案評估時普遍存在冗余性偏差,部分模型還表現出明顯的位置偏差。”江蘇移動技術專家章堅介紹,最新研究成果通過引入自主研發的針對性策略,提升了回答的簡潔性和准確性,“相較於前期,目前垂類行業大模型知識問答月均使用量提升了10倍。”

除了精進自身研發水平,江蘇移動還博採眾長,在其自主研發的通用底座平台“智宇平台”上,已上線九天、智普、千問等三類12款大模型能力,並搭建對外試用環境,方便用戶體驗。

“平台可針對不同客戶的基礎模型展開深度定制,通過更多數據、算力、算法、人才等資源的投入,為客戶提供模型全鏈路的數據准備、模型精調、指令優化、評測部署等服務。”徐奎說。

拓展應用場景賦能千行百業

“我和好朋友吵架了,很生氣,不知道該怎麼辦。”“我能感受到你現在很生氣,吵架后心裡肯定不好受。試著先深呼吸,等情緒平復些再找合適的時間好好聊聊,表達自己感受的同時也要聽聽對方的想法,有時候誤會說開了就好了呢。”這是一段學生與AI心理咨詢助手之間的對話。

今年10月,江蘇首個省級機關心理咨詢服務AI大模型產品——AI心理咨詢助手在共青團江蘇省委“江蘇少先隊”微信公眾號上線。“該產品以人工智能技術和深度學習算法為底座,能夠為青少年提供個性化的心理支持,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學習和生活中的挑戰。”江蘇移動南京分公司研發經理薛春生介紹,平台上線以來,已接受咨詢互動2600次,解答咨詢問題超1500個。

近年來,江蘇移動建設了基礎大模型能力庫,融合九天自研大模型和豐富的生態大模型,面向客服、政務、出行、醫療、教育、工業等眾多行業,提供從數據到模型再到應用的全流程服務。

在一家檢察機關,江蘇移動利用自研大模型能力,結合AI算法與大模型技術,支撐系統自動識別卷宗信息,快速查詢和總結關鍵內容,並提供頁碼供人工核對,預估每月能減少5個人的工作量,同時工作效率提高42%。

“目前,有不少政務單位向我們提出了具體需求。下一步,我們將深入社區街道、基層政務服務大廳等場景,進一步拓展定制化的大模型應用場景。”薛春生說。

面向未來,江蘇移動立足自身雲網資源和數據優勢,將持續鍛造大模型能力和應用,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各行各業中的深度融合與應用,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

(責編:龔世俊、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